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垃圾食品再热销,销量猛增两位数,有人囤三箱可乐有人买30包泡面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周享玥
  编辑/ 陈芳
  他们都在囤"垃圾食品"
  最近一段时间,方便面、火腿肠、罐头、薯片、榨菜、可乐等一向被打上"不健康""垃圾食品"的一众快消品,出乎意料地又重新受到了"追捧"。
  家住苏州的95后易安,自认已经过了爱吃"垃圾食品"的阶段,完全没兴趣,4月11月与小伙伴去超市采购时,却罕见地跑到了"垃圾食品"所在的货架前,将薯片、饼干、罐头、午餐肉等全买了个遍,最后塞了3/4个购物车才罢休。
  "正经的一个没买,倒是囤了一堆垃圾食品。"易安后来总结,自己的初衷虽然是要去囤一些可以饱腹的食品,但实际上,最后囤的东西中有90%都算是"垃圾食品",另外10%还是"正经但又不完全正经"的方便面、面包等。
  (图源:受访者)
  杭州达人青雨也在最近购入了不少"垃圾食品"。作为家有两个孩子的宝妈,青雨平时坚决反对小朋友喝碳酸饮料,因此可乐等几乎从来不会出现在她的购物清单中。但这一次,青雨却在囤鸡蛋、牛奶,甚至蔬菜干、柠檬片等的同时,还一次性囤入了三箱可乐、七八碗从来不买的泡面,以及一些平时很少给孩子吃的彩虹糖、大白兔奶糖等食品。
  "我们家人比较多,至少应该有五六千元的东西,其中零食大概能占到30%,毕竟要考虑到小朋友的需求。"青雨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住在苏州的00后阿漫虽然平时就有囤东西的习惯,并经常从中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满足感",但最近同样是她有史以来买快消品最多的一次。
  4月13日,在连续一周都没在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线上平台上买到菜后,阿漫直接冲向了小区外面的便利店,"怒囤"了一堆"垃圾食品"。最后,泡面、薯片、饼干、辣条、糖果、巧克力、可乐等全被扔进购物车,带回了家,直接将她的两个三层高的储物柜塞得快要溢出来。
  正在广州上学的00后潇潇最近更是开始了持续性地采购,她几乎每天都会登陆一下电商平台,选选自己想吃的放到购物车,等攒到3种到6种后,再一起下单。"网购一次的价格一般控制在几十到一百元不等,有时也会去线下超市买一些。"潇潇介绍说,截至目前,她已经囤了五百元左右的零食和一百多元的牛奶。
  实际上,不仅仅杭州、苏州、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在加大购买各种零食,北京、沈阳、大连、无锡、淄博等地也都有不少消费者在开始囤"垃圾食品"。
  住在北京的80后方桦,已经五六年没有吃过方便面、榨菜等食品,火腿肠、午餐肉、罐头等更是一度被她列进"从来不吃"的清单,打上了"垃圾食品、不健康"的标签。但最近,芳桦也在这波"囤货潮"中,顺手在超市买了6大袋共计30包的方便面,有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番茄牛腩面,有统一和今麦郎的老坛酸菜牛肉面等,外加15包榨菜、一包火腿肠和一些罐头。
  (图源:受访者)
  微信指数显示,3月中旬以来,方便面搜索出现了大爆发,指数多日维持在2亿以上,4月16日整体指数值日环比依然增加132.99%。
  一些网友还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囤货攻略,在小红书平台上,最近一两个月与囤零食相关的笔记量增加明显,高达14万多篇,囤方便面、囤可乐相关的笔记也有1万篇左右。
  "垃圾食品"又香了?
  消费者为什么一反常态,疯狂囤曾经被自己嫌弃的"垃圾食品"?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很大一部分人囤"垃圾食品",实际都是出于一种"有备无患"的心理。方便面、火腿肠、罐头、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虽然在过去几年间,被打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惨遭一部分人的抛弃,但在关键时刻,其方便食用、易储存、保质期长的特点反而让其在人们的囤货清单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芳桦之所以在自己价值2000多元的囤货清单上添上方便面、榨菜、罐头等产品,正是为了避免万一遇到极端情况出现"吃不上饭"的问题。青雨的泡面则是专门为家里两个小朋友准备的,以便在没有大人帮忙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己完成吃饭任务。
  实际上,这些方便操作且易储存的"垃圾食品"除了被广泛寄予极端情况下应急的期望,更是不开火或者不会做饭人士关键时刻的救命口粮。最近,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自己本来想去超市囤点食物,却发现自己"这也不会做,那也不会烧,最后除了买了一堆速食面条,全是垃圾食品"。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疯狂囤入这些"垃圾食品",更多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给自己提供一点"快乐"。
  潇潇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自己虽然喜欢囤零食,但平时消费很理性,最近频繁下单零食,实际也是为了防止一旦遇到突发情况,自己吃零食的自由会受到限制。阿漫也坦言,自己囤"垃圾食品"并不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是为了保证自己不得不在家待着时,还能有一些配合玩游戏、追剧等休闲娱乐的吃食。"否则光吃泡面得多难受呀。"
  易安突然选择购入大量"垃圾食品"的原因也很简单,最近她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堂食的乐趣,养成了在路边空旷的地方吃东西的习惯,在她看来,万一自己有一天不得不开始居家办公,不能走动了,每天却还只能吃一些泡面或者面条等食物,"那就真的太没滋没味儿了"。
  而青雨囤"垃圾食品"的原因除了应急,以及给家里的小朋友"解压"和"提供快乐",实际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源于可口可乐在上海变成硬通货,以及"一箱可乐可以换三包软中华"的那个传说。青雨回忆称,自己囤可乐和啤酒的事情,婆婆和家里的保姆阿姨一开始都十分不理解,但她却认为,这些东西虽然家里人不一定用得上,却是可以在非常时期用来做硬通货交换物资的东西。
  一个事实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一向被人们打上"垃圾食品"标签的方便面、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的确在最近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
  易安在去超市囤货的那天发现,超市里的方便面、罐头等所谓的"垃圾食品"基本都被选购一空,反而是生鲜区一些看起来有点蔫了的蔬菜被大量留了下来。
  叮咚买菜的数据也显示,仅2022年3月份,叮咚买菜全国方便面的销量就较春节前上涨了近40%,火腿肠增长近50%,碳酸饮料增长10%以上,而榨菜增长近50%,其中,又主要以长三角区域销量较高。
  而据《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发现,这些"垃圾食品"最近也在北京的超市内,出现了一定的销量上涨。
  4月14日上午9点多,《财经天下》周刊在北京东城区崇文门附近一家正在补货的物美多点超市内看到,泡面、罐头、米面、大桶矿泉水等区域,货物空缺都较其他区域更为明显。对此,超市内正在补货的员工解释称,"最近确实感觉架子上米、面、方便面、罐头等东西空得很快。"
  正在附近一家永辉超市上货的康师傅上货员孙燕,也明显感知到了这波变化。她发现,最近她所负责的几个超市,上货量都增加了不少。"比如像物美多点这样在附近比较大的超市,平时一次只能送上六七十箱方便面,但最近却能上到一百多箱。"孙燕说。
  (摄/《财经天下》周刊)
  "垃圾食品"是真的又香了吗?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波囤货热引起的所谓的"垃圾食品"的销量上涨,是一种临时刚需行为,这种刚需决定了消费者此时对于食品实际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当前,整个消费的刚需度在提升,消费的频次可能是降低了,但单次的采购量会加大。"朱丹蓬补充说,这对于龙头企业来说,的确会是一种利好,可以通过全渠道布局,极大地提振自己的销量,"但这也要看消费者对它的需求度有多高,如果是特别刚需的品类,销量肯定会上涨比较多,但如果只是休闲类的定位,销量不一定会上涨太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4月14日,正在北京一家家乐福超市内上货的奥利奥厂家上货员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最近一段时间内,奥利奥的相关产品虽然也在送货量上出现了上涨,但幅度十分有限,"大概只在平时每周送两次货的情况下,每次增加了一箱的量"。
  扭转不了颓势
  方便面等商品被打上"垃圾食品"的标签有着近二十年的历史。2003年,随着一份名为"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的出现,方便面、罐头、火腿肠、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的称号不胫而走,流传甚广,尽管世卫组织后来在2018年辟谣称从未发布过垃圾食品名单,但"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却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长期戴着"垃圾食品"帽子的方便面、火腿肠,在过去几年间,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困境。
  最典型的是方便面。随着外卖等的兴起和消费场景越来越少,方便面行业的整体销量下降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方便面销量就处于下行轨道。在国内市场上,2013年方便面的销量为462.2亿份,2014年销量降为444亿份,到了2016年销量则降至385.2亿份。
  到2020年,因为疫情的带动,方便面销量罕见地出现了上行。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微增0.1%,销售额同比增长4.7%。其中,线上市场的拉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百观科技提供给《财经天下》周刊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仅天猫平台上的方便面销售量,就从单月最低1000万件出头,一路上涨至了单月最高近5000万件,销量上涨明显。
  不过,这种上涨态势很快在2021年再次调头。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方便面行业销量同比衰退了4.0%,销售额则下滑了2.7%。
  也是这一年,方便面市场的老大哥康师傅和统一的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具体到方便面业务上,康师傅虽仍然以45.7%的市占率位居市场第一,但对应的收入和净利润却分别同比下降了3.60%、26.67%。统一的方便面业务也不例外,从上年的90.55亿元收入缩减到了2021年的90.07亿元。
  再叠加最近的"土坑酸菜"事件,康师傅们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而据品牌与产业战略专家李兴敏透露,截止到目前,"土坑酸菜"的负面影响实际还没有完全消退。
  曾经与方便面一起风靡全国的火腿肠和方便面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
  一方面,火腿肠作为方便面的"黄金搭档",不可避免地也因着外卖等业态的出现,在消费场景上出现了大幅缩减,另一方面,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拉低了人们对火腿肠的价值预期。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冷链冷藏技术的成熟,以巴氏杀菌为主的"低温肉制品",由于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肉的营养成分,符合人体健康需求,正在逐渐取代以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成为肉制品市场的另一大主流趋势,独留增长乏力的火腿肠们,在存量竞争中缓慢前行。
  这种趋势在行业龙头企业双汇的年报里有明显体现。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双汇高温肉制品营收连续四年下跌,从157亿元下滑到了140.44亿元,虽然此后三年又逐渐增长至了2019年的161.7亿元,但平均下来,6年来年平均增长却不足1%,营收占比也早已从2013年的35%降至2019年的26.81%。2020年半年报以后,"高温肉制品"更是再未被单独列示,而是与低温肉制品合并为包装肉制品。
  无独有偶,近几年间,中国膨化食品市场的零售规模虽然没有像方便面、火腿肠一样下滑,但其增速也在逐年下降,从2014年的10%到2019年的8%,且有不断放缓的趋势。至于碳酸饮料市场,也一度在2014年左右开始走向下行区间,全国碳酸饮料销量从2014年的1810万吨一路下滑至了2018年的1744万吨。
  在李兴敏看来,包括可乐、罐头、方便面等食品品类实际上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竞争阶段,"大概率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但用新的社会化的玩法去重做一遍,形成一个新兴的有趣味的品牌,再火上几年却是完全可能的"。
  事实上,这些食品企业过去几年间也的确在尝试各种方法,寻求新的机会,如康师傅、统一等多家方便面企业对中高端市场的探索,碳酸饮料领域打出的无糖概念等。
  不过,截至目前,真正取得了比较明显成功的,似乎也只有一个无糖概念。
  中国产业信息数据显示,2014年到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16.6亿元增长到1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8.69%,且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276.6亿元。而其中,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0亿元增长至了2020年的6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47%。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中国碳酸饮料市场此前跌跌不休的态势,让其在2019年重新获得了5.8%的同比增长,产量上涨到1845.3万吨,并在2020年再次增长至1971万吨。
  如今,这波突然兴起的"垃圾食品"囤货热,真的能够让曾经被不少人放弃的方便面、火腿肠、罐头、碳水饮料们重新"香"起来吗?
  "这应该更多是一种阶段性效应。"李兴敏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之前爱吃方便面、火腿肠的人,可能因"垃圾食品"的标签,不得不放弃,最近在采购时不排除是因为觉得其产品品质提高了,再次激活了消费,但更多的情况下,短期的囤货效应实际并不会改变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固有看法。
  朱丹蓬也认为,当前的囤货热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垃圾食品"的现状,要想扭转颓势,更多还是要靠食品企业在自身层面发力。

产量和进口量增加后,玉米价格开始退烧中国商报(记者马嘉)对玉米市场来说,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产量进口量均有增加,且价格波动明显。而今年伊始,玉米市场就出现了降温迹象。供应量影响价格2022年开年,玉米价格有了偏弱本网视点节后棉纱价格是何走向?中国棉花网专讯距离春节时间越来越近,郑棉价格出现回调,郑纱价格回调幅度小,表现相对坚挺。节后不少企业将开始逐步采购新棉,现在棉纱产销价格倒挂,到时纱价能否上涨并顺利向下游传递呢?如节前最后一周,还有红包行情吗?春节之前我们看到央行动作不断,从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提高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再到最近的直接降息,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为了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A股都是利好,但是最近超越日元!人民币成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据新华社电上海证券报22日刊发文章超越日元!人民币成全球第四大货币。文章称,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需求强劲增长,如何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文梁萌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报我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美指2022开年失守!2029美元大崩盘?2021年已经过去了,但本轮美元的震荡还远远没有结束。2021年的美元指数走势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月初至3月底,主要受美债收益率走高的带动,市场热捧再通胀交易推升了通胀美国即使加息,人民币依旧稳如泰山美国极可能加快加息的步伐,这么快就收割,美国饿得扛不住了吗?其实,大家都知道,2014年就开始了一直憋到现在了。是真饿了,这不,这急等着乌克兰的米来下锅呢。乌克兰的动荡让欧洲的资金投150万,一年纯利100万。这种投资能投吗?这一看就是要拉你搞风头啊,这么高的利润率,确实让人兴奋。啥也别说了,先把项目计划书发来看看,还有实施计划风险预案成本测算利润分析市场分析等等报告都发过来。要投资总得心里有数才行,你马云和赌王何鸿燊相比,谁更有钱?马云和何鸿燊的财富比较,毫无疑问是马云更有钱一些。讨论两个人的财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个人财产,何鸿燊的个人财产大概在700亿,马云的个人财产则高达2750亿,谁多谁少已经一只股票五十万持仓,拿个三五年会怎么样?有一只股票持有过6年,我的经验可以分享。期间最多的时候,涨了近10倍,10倍时清仓过,然后在他跌了60的时候重新买回,套了4年,亏损最多的时候近60,到现在依然有50以上的亏损。中为什么很多人不敢发自己实盘买过的股票,但却在头条说的头头是道?不会啊,我一直在发,只不过,都是我做完一只票之后再发的,那就不涉及到推荐股票的问题,那样就不过是一次成功操盘的案例分享和复盘而已。这样做一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二是随着胜率的增多,也会
安徽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议郑栅洁主持并讲话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5月23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议,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光明论坛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6,外贸外资双双以两位数增长实现开局稳。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这不比买基金赚钱?银行罚息都挡不住这届年轻人提前还房贷提前还了80万房贷,利息少了111万,这不比理财赚钱?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最近,不少人都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提前还房贷的经历。购房时利率高还款压力大缺乏投资标的,是房子库存10年消化不完,为何年轻人不买房了?非常不理解为何房子卖不动了?需要买房的人口并未发生减少啊?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4,相比2021年末增长了4700发7万房票给学生,超20市松绑多孩家庭买房,为何房子仍卖不动撰文李逗编辑董雨晴楼市相继解绑,售楼处急切盼望着购房人的回归。然而,至少短期来看,政策的暖风效应还没来得那么快。与此同时,调控的力度和边界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房住不炒始终是核心。越帮越忙!各国政府或应停止插手汽油价格除非需求下降,否则燃料价格将继续上涨。今年3月,就在英国政府宣布为期一年的燃油税下调后不久,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JavierBlas提出,政府在鼓励燃油需求方面采取了错误的能源政策。三部门出手!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新政来了,企业可缓缴个人不能正常还贷不算逾期继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后,住建部等三部门也出手抗疫纾困。5月2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文,要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包括企业可缓缴公积金,到期再补交个人关注!虚开发票企业的12个风险特征供应商准入筛查对企业有效规避接受虚开发票风险非常重要。很多企业的报销系统可做到对假发票进行事前拦截,但对于真发票假事项情况却很被动,税局向企业推送风险发票时,一经核实发票无对应业务一天跌11个亿!食品之王风光不再,大量股民欲哭无泪我们往往会将一些价格昂贵的东西列在一起,就好像价格贵的东西原本就是一家人一样,就好比贵州茅台,茅台酒一直都是处于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高端成了茅台的代名词不管5月20日A股利好消息早知道1耗资3000亿欧元欧盟公布了一份能源转型计划,直接燃爆A股风电和光伏板块。这则消息直接拉升了今天A股的风电和光伏板块,预计5月20日仍将延续火爆势头。2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主张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五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