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管清友2022年经济十大预测,资产迎大年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题:2022年经济十大预测,资产迎大年
  作者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华鑫证券首席经济顾问
  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世界政经格局巨变,从全球经济到国际关系无不走入了未知的无人深空。回望中国国内,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2022年将会否极泰来,是一个资产大年。
  一、"分化"是2022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主题
  一是经济的分化,各梯队差距持续扩大。由于各国抗疫能力的区别,导致不同国家经济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经济恢复的分化又进一步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分化,中国已经开始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而美联储准备在2022年加息进行货币紧缩,也有土耳其这样的国家逆市场规律而行,通过降息抗通胀。而更多的国家则是无力抵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运行状况将进一步拉开差距。
  二是阵营的分化,针对性封锁是新常态。生产全球化的优势在疫情封锁期间变成了地区性的生产短板,而全产业链的制造优势让中国成为疫情期间的物资出口大国。面对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制造的封锁,我们要从过去的"科技追赶"到"科技创新",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一段痛苦时间,对于很多高端制造企业来说,未来可能要长期面临一针一线自己造的局面。
  二、新冠疫情成为世界历史分水岭
  毒株持续变异,疫情冲击成常态。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作为在VOC(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列表里的五个毒株,每一次发现都会引起经济和市场的波动,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新冠毒株的变异速度可以达到一周一次,好在不是每次变异都会产生VOC级别的毒株,但无论如何,疫情已经是我们身边常伴不去的灰犀牛了。
  疫苗不平等还在继续,特效药短期内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全球疫苗接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新冠毒株不断变异下,各国疫苗接种程度之间的不平等现实无可奈何,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一直期盼特效药可以成为解决全球疫情的关键。但从经济角度上来说,新冠特效药并不是后疫情时代的万能药。从制药到分配再到吃药,生产的限制、运输的时间差和分配的优先级都是我们在疫苗推广过程中看到的现实困境。
  三、将长期面临新"三重危机"
  在全球"分化"、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化割裂带来的不确定性、疫情频发带来的"防控考验"、新货币金融环境带来的财富分化成为了掣肘经济前行的新"三重危机"。
  四、经济增速从"前高后低"到"前低后高"
  基于2021年"前高后低"的基数效应,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大概率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而2021年末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开始出现发力迹象,同时针对2020年以来部分矫枉过正的举措开始纠正,通过放活经济来搞活经济,避免过度监管带来的"竭泽而渔"。如今来看政策底已经基本出现,经济底有望在2022年中旬出现。
  五、金融下行周期将正式宣告结束,出清已到尾声
  金融周期从2017年开始强监管,对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进行了有组织有规划的成建制的去杠杆、挤泡沫过程。经此一役,金融行业从"虚假繁荣"开始回归理性。2021年是出清的尾声,但是在房地产两端三红线的政策下,出清的尾声来的比预期还要声势浩荡一些。现在以2021年三、四季度政策调整为标志,2017年以来这一轮挤泡沫的出清过程基本结束,我们可能站在了长期宽松的起点。2021年的金融数据整体经历下跌到磨底的过程,2022年一季度也有可能继续探底。但在宽松的政策下,企业后续将迎来经营环境的改善,金融数据将最晚在二季度触底回弹,信贷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
  六、中周期和短周期政策底已现,宽松将至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2022年迎来宽财政,专项债有望年初发力。2021年专项债节奏明显后置,虽然三、四季度节奏加快,但仍有结余。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向基建发力,托底经济,专项债节奏前移,力度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财政宽松空间仍受到地方政府债务制约,严控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和表外融资。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抓住货币宽松时间,打通宽货币到宽信用通道,降准与降息可期。这次宽松并非是大水漫灌,仍是结构性调整,主要针对中小企业、战略性科技企业和绿色创新,向相关领域再贷款、再贴现和结构性降准降息。2021年央行新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达成"双碳"目标。货币政策仍需加大宽松力度,触达更多人群,为中小企业纾困。
  从地产政策角度看,政策底部已到,开始发挥效应。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工作会议都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下半年调控政策力度过大,出现集体快速下行,多地房地产政策已出现松动,政策底部已经确认。2022年地产调控会因城施策,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各地救市政策会不断出台。但目前更多是政策调控,"房住不炒"主题不会改变,地产去金融化仍会持续,将其带回建筑业属性。
  七、"PPI-CPI"剪刀差已见顶,中小企业迎曙光
  一方面,供需矛盾暂缓,PPI大概率将逐步回落。2022年大宗商品供需矛盾会有所缓解,但受制于能耗双控与"双碳"目标,价格仍会保持高位运行,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受到2021年高基数影响,2022年下半年PPI可能呈现快速下行。
  另一方面,2022猪周期或将回归。猪价近期临近双节,呈现传统季节性上涨,春节过后会进入下行趋势。但本轮下跌猪周期已经逐步接近尾声,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已接近底部,生猪存量目前还在高位,预计在2022年二季度猪价重回上涨周期。
  八、房地产已熬过"最冷的冬天"
  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经历一轮过山车,上半年销售火爆,下半年地产强监管,逐步降温。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房地产政策,保障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但目前看,扭转预期后续还需要一系列的组合拳,货币与财政双发力,从"紧平衡"转向"宽信用"。2022年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对刚需和改善型住房家庭是利好。市场消化政策需要一定时间,金融底部仍在构筑阶段,市场底和行业底预计要到2022年2季度出现。需要提醒的是,"房住不炒"主题不会变,政策不是大水漫灌,房地产行业需要以时间换空间,泡沫不能主动刺破,要做长期结构性调整的打算。
  九、2022将是资产大年
  我们对2022年A股市场相对乐观,可以说是一个资产大年,是"喝酒吃药做饭修路架桥盖房子造汽车"之年,应抓住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稳增长"。我们判断2022年也将会是基建大年,2021专项债发行速度缓慢,四季度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冲量,但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基建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同时投资可能受到优质项目稀缺而制约,从数据上看专项债并没在投资端落地。如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再提财政重要性,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财政对于基建的托底效应仍值得期待,尤其是新基建企业生存环境将会大为改善。
  二是"必选消费"。2022年经济政策发力基本成为定局,同时目前来看经济底还没有到,从政策底到经济底还需一定时间。在货币相对宽松、经济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需求刚性较强的、基本面坚挺的板块最先受益。
  三是"次龙头"。中、短期内科技成长型赛道,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与赛道已经积累了不小的涨幅,赛道已经相对拥挤,这些赛道的"次龙头"配置份额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赛道投资机会缩窄。头部企业戴维斯双击已经达成,业绩与股价均涨,估值没有被消化,应警惕短期内杀估值风险。但在相对宽松友好的政策环境下,部分没有被挖掘的细分赛道与热门赛道的"次龙头"也值得关注。
  十、能源转型大势所趋,产业估值逻辑将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能源转型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挑战,也是全方位的机遇。
  一是宏观层面国际地位的机遇。碳交易系统是促进减排全球化、国际化的最重要抓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由世界各国协同努力,在完善《巴黎协定》的同时,推动构建全球碳市场运行机制,将人类视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全国性碳市场如今仅是走出了第一步,未来与国际市场链接,实现全球碳排放价值公允将会是大趋势。
  二是中观层面部分产业与赛道的机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在短期来看虽然部分中下游企业市值增长过快透支了部分估值,但在长期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等赛道一定将会是市场的主流方向,具有10年以上的成长性。也正是在能源与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汽车行业估值逻辑已经生变,从"周期"变为"大消费""大科技"逻辑。一方面传统车企"制造"估值逻辑变为了"消费"逻辑,估值中枢和汽车销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高市份额带来高利润增长预期;另一方面部分汽车新贵和造车新势力公司估值呈现"科技"逻辑,技术壁垒高与环保属性强的汽车企业可以得到更高的估值,因此应充分关注其本质逻辑的转变。(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60的基民都是年轻人,能通过基金赚钱的有多少?数据揭露了真相在今年,一项有关基金方面的数据中显示,我国购买基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亿。按照这种算法的话,几乎每两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购买过基金,但在事实中,很多人并不了解基金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A股高端制造前40强名单出炉!建议收藏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也是科技能力的竞争,该竞争往往体现在高端制造业上!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高端制造亦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是关系到我国高端工业命脉开发商不降价反悔?8月开启降价销售,3类房不建议买了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似乎已经成为了投资的试金石,专门识别买房人有没有眼光。有人给出了这样一番总结,通过买房这件事儿,把人分为了3类第一类具有远见的人。这些人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湖北和浙江比差距在哪儿?这些干部从县域经济角度量距离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8月4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正式发布。百强县榜单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关心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各方面关注议论和思考。澎湃新闻记森系轻食加盟火爆市场,品牌如何吸引创业者的?人群对健康的追求一直都不曾停歇,而且现在重视食物的色香味,轻食市场中,更是融合了这些健康美味的追求,在市场上受到众多的消费者喜爱,在选择投资轻食的发展中可以优先考虑森系轻食品牌,它一签一辆宝马5,史上最贵新股成色如何?8月3日,有着重组基因抗疫新冠核酸检测CRO等诸多标签的义翘神州开启网上申购,发行价高达292。92元,成为A股有史以来发行价最高的新股。但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义翘神州(SZ3010为什么搞民办学校的,都是房地产大老板?揭秘教育行业的一点内幕9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民促法,就会正式实行。这等于是给之前高速扩张的民办教育,还有K12教育培训,带上了一个紧箍咒你们要以公益性为原则,不能成为资本逐为何不少人存款开始选择放银行,却不存余额宝?银行柜员道出真相你有多久没有带现金出门了?在如今,科技和互联网发展迅速,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在随之改变,原来都是出门带着钱包,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吃喝玩乐,无论是出行坐车打车,还是路边吃饭逛街,大一个月工资就5000左右,有必要学习理财吗?你一个月工资就5000左右,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学习理财的。理财的概念是指管理规划财产和债务,使财产保值增值。理财不在于你工资多少,即使只有5000左右,你也应该做好规划和管理,如果能2021中国建筑建材行业十大风向站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建材行业将何去何从?东方雨虹作为从业企业,在行业摸索二十余年,仍秉持以变应万变的理念,去观察行业动向,前瞻洛阳钼业和紫金矿业的估值比较洛阳钼业的年报出来了,再来细读下,并且和紫金的年报比较下。洛阳钼业(SH603993)紫金矿业(SH601899)读有色的年报读什么?我觉得冶金企业在主业经营管理上其实差不多,所谓
不怕得罪中国?乌总统向土耳其推销马达西奇,俄媒后果不可挽回4月15日,环球网报道称,日前,乌克兰总统统泽连斯基建议,将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股份的50售给土耳其投资者。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该项决定表明乌方决意将中国天骄航空公司所持有的马达西奇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投资人的8000亿怎么办?2021年4月5日,央行宣布所有在营的P2P网贷机构将全部停业。从2007年6月国内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贷成立算起,P2P行业从无到有,到遍地开花,再到雷声滚滚,到停业落幕,前后只水滴递交招股书水滴筹不是公益也从不赚钱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频频传出上市消息的水滴,终于有了确切消息。4月17日,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对公众来说,水滴公司因旗下大病筹款业务水滴筹广为人知。截至韩外长如果日本以标准程序排核废水入海,韩国不反对(观察者网讯)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9日,日本驻韩大使相星孝一在首尔出席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十周年纪念图片展开幕式,在接受采访时,相星孝一就韩国派遣专家参与监测福岛核废水排海过程年轻人,你根本不需要理财这篇文章势必会遭到理财圈,培训圈等诸多人士的口诛笔伐。同为年轻人,我想给大家说点务实的建议。现在培训圈里面,针对年轻人的理财培训特别红火。翻来覆去就是那一套月薪3000同样可以理财职工医保将迎来这几项变化,你一定要知道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职工医保改革的4项措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研究,对此是怎么看的?十步认为这一次的改革对我们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接下来我们就分析分析顺丰的阳谋作者Eastland头图视觉中国2021年4月8日晚,顺丰控股(002352。SZ)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将亏损9亿至11亿元。2019年Q1净利润12。6亿,2020马光远房价一直在上涨吗?不一样的经济和投资趋势课今天上线第11讲判断房价高低最重要的指标不是你的收入,而是央行发烫的印钞机。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在房价趋势问题上,对大家最有误导的观点有两个一是房价会永远上相比起房价上涨,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未来房子多或成为负担关于房价的走势,这是社会中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房价的话题。在过去,刚需和还没有房子的人最担心的就是房价上涨,因为一旦房价出现大涨,就意味着西安房价连续上涨62个月之后,楼市会如何走?文子木这几年,哪个城市的房价最夸张?有人说是深圳,连政策都压不住,只能被迫封市也有人说是厦门,福建有钱人的货币天堂还有说是杭州,炒房之都,从房改后就没停过。其实很多不知道,中国真正房太子县城被套上限高紧箍圈,房价要跌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县城怕是很难再建高层住宅。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就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个报告简单来说就是县城的房子限高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