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从三聚环保到海新能科,垫资模式退隐江湖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国资入主4年之后,三聚环保终于改名了。
  7月20日,三聚环保对外发布消息,公司已正式完成名称的工商变更事宜,公司名称由"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也由"三聚环保"变更为"海新能科"。 证券代码保持不变,仍为"300072"。
  名称变更的原因,是因为公司近两年来大力推动转型,已逐步发展成为以生物柴油、催化净化、新型煤化工等为主营业务的能源科技企业。
  而新的名称,更加贴近企业的经营实际,也更能充分体现海新能科"中国能源低碳科技领军企业"的新愿景。
  从此以后,江湖上少了一家环保企业,多了一家能源企业。而三聚环保曾经赖以成名的"垫资模式",也随着新股东的介入、公司的转型,逐渐烟消云散。
  至少从目前的成果看,这一转型是成功的。刚刚过去的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1.17万元,扭转了上一年同期亏损13.80亿元的势头,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1
  "三人相聚,共创辉煌"   公开资料显示,三聚环保成立于1997年6月3日,最早是由林科、张杰和刘正义三人共同发起的。之所以起名叫"三聚环保",就是寓意着三人相聚,共创辉煌 。   当时,三聚环保的主营业务是为能源与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提供净化剂和催化剂 。早在2003年,公司就收购了原国有沈阳催化剂厂,设立沈阳凯特催化剂有限公司。   2010年4月27日,三聚环保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盘上市。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三聚环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但是,由于迫切地想要做大做强,三聚环保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扩张模式——"为下游公司和其他合作方垫资搞建设,垫资及预期收益计入应收账款"。也就是说,三聚环保垫资给客户投产,帮客户采购销售,客户的产供销经营活动全部由三聚环保代劳,客户取得收益后再按照特定账期还款。   这一模式,虽然带动了公司营收的增长,但赚的钱都是账面利润,数字很漂亮,现金流却很差。 这使得三聚环保的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加,为公司后来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2017年,三聚环保的股价冲至64.88元,较上市之初翻了一番,成为环保界的"明星股",甚至当时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也曾经重仓三聚环保。   不过,与此同时,三聚环保的应收账款也越滚越大,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117.68亿元的最高值 。   2017年末2018年初,随着"PPP新政"和资管新规的出台,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骤然收紧,"东方园林发债事件"更是使得环保民企的融资形势进一步恶化。三聚环保的资金链也变得岌岌可危,一直悬在头上的应收账款问题终于爆发。   那一轮危机中,大多数环保企业都是依靠混改走出泥潭,三聚环保也不例外。   2018年6月,北京海淀区国资委入主三聚环保,海淀国资委下属的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三聚环保的实际控制人。   混改之后,海淀国资拿出真金白银,通过受让应收账款、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努力化解三聚环保的现金流危机。   同时,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在优化。此前都是由一把手来判断某个项目的可行性,国资入主后则要由技术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甚至区国资委层层审查,需要有严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能进入下一步实操阶段。   与此同时,转型的要求也被提出。项目不再是"什么赚钱做什么",而是必须要符合整体的战略要求,甚至会与国家层面的需求相结合。   而转型的最主要方向,就是"生物质能源" 。   2
  "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的领跑者"   2019年7月,三聚环保鹤壁悬浮床加氢工业装置利用生物原料油,成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第二代生物柴油产品 ,标志着公司先进的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具备了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悬浮床反应器将废弃生物质低成本、高效环保的转化成绿色生物汽柴油、航煤等清洁油品和化学品,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以及较高的技术壁垒。   通俗地讲,这项技术就是可以把"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变废为宝,转化成清洁、低碳环保的二代生物柴油。   而二代生物柴油具备无毒、低硫、燃烧性能好等优势,还能与石化柴油按任意比例调和使用,有效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   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帮助柴油发动机降低尾气颗粒物、一氧化碳、硫化物等污染排放,最高甚至可以降低高达8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MCT悬浮床加氢装置   众所周知,2020年末,中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三聚环保的这项技术无疑非常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取向。   正是依托于这项技术,三聚环保开始坚定地向生物质能源方向转型。   2019年,三聚环保收购集新能源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四川鑫达,并表示,这将"开启三聚环保在新型环保、清洁能源方面资产运营的步伐","快速实现公司向新型清洁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2020年,三聚环保继续坚定推进业务转型,仅10月一个月就进行了两次战略剥离。10月16日,对北京三聚能源有限公司进行"非核心业务资产战略剥离"。10月30日,又通过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北京宝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2020年10月,三聚环保又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三聚环保(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负责在马来西亚的生物原料的采购、收集、处理、仓储、贸易,为公司生物能源项目的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2021年11月,三聚环保还通过收购北京亿泽阳光实业有限公司所持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70%股权,形成能源行业核心运营资产,做大做强生物能源和清洁煤化工及化工产品等核心业务,加快战略转型步伐。   2020年8月,三聚环保在召开上半年经营总结会时强调:"要加快生物燃料的产能建设,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的领跑者,这是重中之重,战略中的核心。"   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7月,三聚环保设立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海右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4.33亿元,主要包含40万吨/年生物燃料加氢装置、配套制氢装置等。   2021年3月,该项目一次开车成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生产基地。   3
  "三聚环保"更名"海新能科"   借助生物质能源技术的成功,三聚环保也实现了华丽转身。   不过,随着公司战略定位与业务发展方向变迁,"三聚环保"这一名称也越来越与公司的主业相背离,无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还是多数投资者,都多次对公司名称更改提出过意见 。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今年7月15日,三聚环保正式更名为"海新能科"。   公司表示,新名称将更加贴近企业经营实际,充分体现海新能科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生物质为特色、以绿色为核心,向着"中国能源低碳科技领军企业"这一定位愿景迈进 。   随着公司名称的变更,三聚环保最初的寓意"三人相聚,共创辉煌"也宣告结束。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三聚环保的创始人之一林科就提出书面辞职报告,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   名称的改变,也意味着三聚环保正式告别了过去环保企业的身份,迎来了能源企业的新身份。   在转型完成的同时,过去环保企业时代"垫资模式"带来的应收账款问题,也逐渐得到了化解。   三聚环保表示,随着公司战略转型的深入,公司对外垫资建设项目规模已经显著下降,应收账款余额较峰值也已显著下降,但仍有部分项目的应收账款尚未完全回收,存在资产减值的风险。   截至2021年9月末,三聚环保的应收账款余额已从最高峰时的117.68亿元,下降至49.48亿元。   图片来源:Wind   与此同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在逐渐回暖。2021年年报显示,三聚环保2021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57.51亿元,同比下降19.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1.17万元,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而在上一年同期,三聚环保的净利润还是"亏损13.80亿元"。   公司方面表示,更名后的海新能科将继续以生物能源产业作为主营发展方向,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大考中的排头兵与践行者,推进持续迭代的技术创新,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核心运营资产。   参考文献:   1、今日要闻 公司正式更名海新能科,开启能源科技新篇章,海新能科,2022-07-20   2、三聚环保更名 革故鼎新 在服务大局中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海新能科,2022-06-28   3、首批接受国资纾困两年后,三聚环保为何仍净亏损15亿?环保圈,2021-03-02   4、将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变废为宝,这项技术立功了,海新能科,2020-06-30   5、财报速递:三聚环保全年净利8291.17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同花顺iNews,2022-04-22

CBA最新积分榜上海5战4负,广东第16名,天津9695绝杀山东北京时间10月21日,CBA常规赛第5轮结束了最后两场比赛,广东131108大胜上海,结束两连败,也拿到本赛季第二场胜利,上海则继续低迷,近5场比赛输掉了4场,只比全败的宁波稍好天洋洋聊德甲科隆做客美因茨,了解3个特殊信息,有助于看懂比赛德甲第11轮,科隆做客美因茨的比赛,作为本轮德甲的首场对决,很快就要开始了,两队在德甲基本都算中游甚至有些偏下的球队,我们这些中立球迷,对他们的比赛关注度相对也是有限的,所以,洋洋曾将输球原因指向西帝引网暴今发挥不佳拒绝采访恩比德也有今天作为76人这几年重点培养的球员,恩比德确实是在费城兑现了自己的天赋,这两年恩比德一直都是MVP的热门人选,如果不是约基奇,恩比德拿到至少一座MVP奖杯,应该不是太大问题。1年前76马云背后的女人马云无疑是成功的,他财富积累的过程,离不开这样一个女人,那就是张瑛。图来源于网络是马云让她加入创业,而在她全身心投入职场当中,又是马云,让她回归家庭,但最后张瑛还是答应了马云的请求9月增程销量榜首,首月交付更是破万,理想L9究竟有何能耐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主流的动力系统大致分为三种,分别为纯电插混增程,其中,增程式动力的车型相比于前两种动力系统而言,比较小众,但是其在纯电动力的基础上,更是增加了内燃机发电,启明星英矽智能AlexZhavoronkov对AI新药企业关键能力的思考编者按近日,启明创投投资企业英矽智能凭借其自主研发的AI靶点发现引擎PandaOmics荣获第4届香港商业科技卓越奖(HKBTechnologyExcellenceAwards20闲鱼这碗饭,不好吃了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作者邹帅编辑唐亚华闲鱼也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了?据闲鱼官方通知,10月8日起,闲鱼规范要求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经营性卖家应按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提突发!iPhone老机型更新iOS后FaceID失效,修不好中关村在线消息10月21日,据相关爆料,iPhone老款产品在更新iOS15。7。1RC版本后,可能会出现FaceID失效的情况,即便想重置FaceID功能,手机也会弹窗提示Fac欧洲三大金童级球员,谁更优秀?欧洲金童奖由意大利都灵体育报于2003年创办,由欧洲各国重要媒体进行投票,包括欧洲20个国家媒体,30名记者组成。评选对象必须是欧洲俱乐部21岁以下的青年球员。首届金童奖得主为范德扫地出门!曼联当家球星将被解约!有望签下23进球11助攻射手对于曼联来说,从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来看,他们已经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从联赛当中的形势来看,他们的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4位,距离前4名只有一步之遥。在赛季初期球队状态低迷的时候,很难有人皇马有意引进拉什福德,准备为球员提供合同曼联阵中的主力前锋拉什福德已经处于自己的合同年当中,尽管曼联方面希望能够激活他合同中续约一年的条款,但是就现在来看他们也并没有为他准备好新的合同,所以他的未来如今也是未知数。而近日
2022金晖奖申报启动数字领航未来,共创工业互联网新生态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企业而言,找准切入口和发力点至关重要。近几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密码(华为微软谷歌等)知风云各种命运的世界一流企业,凭什么人家成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汲取其中好的经验教训。讲师华为六君子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知名教授杨杜编辑亿亿校对阿苓一四种类型的世界级企业在研究过程中数字经济究竟是什么?中国经济数字经济首次写进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它到底是何方神圣,而劳动者们在享受数字经济利好的同时,也在遭受它所带来的双重技能挑战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数字经济究竟是什么?数字经济指一可用性工程文档可用性工程文档对可用性规范的输入可用性规范可用性确认计划形成性测试(迭代测试)报告和更改确认记录总结性评价报告可用性工程报告1。执行概述2。使用规范描述3。用户接口描述4。已知的使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蒸蒸日上又上一个台阶,下一个目标,10亿!不久前,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调用量达到5亿次时,童力军信心满满地在朋友圈立下新目标。此时,距离平台上线,还不到2年。童力军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辞海告别宁德时代,3D打印下一代电池上场,改变游戏规则十年后,电池格局将发生变化,而现在正处于这场革命的风口浪尖,3D打印固态电池或许将是下一个风口。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固态电池科技云报道私有云市场加速洗牌,超云为何异军突起?科技云报道原创。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私有云市场发展渐入佳境,一股新的建设高潮汹涌而至。根据IDC对于20222026中国SDS及HCI的市场预测,中国私有云基础架京东众筹宣布暂停运营,越来越像预售的众筹还能走多远?记者于浩近日,京麦商家中心发布公告称,京东众筹业务将于2022年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公告内容显示,京东众筹入口从9月30日10点起下线,已经上线的项目将继续众筹,成功后正常发货空中写卡的eSIM走红,SIM卡会被完全取代吗?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eSIM技术应用范围。近日,工信部在回复网友提问中谈到的eSIM引发关注。这种不用东方财富证券给予精锻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位17。25元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周旭辉近期对精锻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深度研究国内精锻齿隐形冠军,电动化下新品大爆发,本报告对精锻科技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7。25元,当前新能源车保有量超1100万辆,谁是9月销冠?公安部10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前三季度新注册登记371。3万辆。截至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