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识字二amp8226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一颗小石子、一颗珠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要考考你的眼力。看,(出示铅笔)这两支粉笔,比一比,一支粉笔 长,一支粉笔 短,对!那这两本书呢?这个本子呢?(师随手拉过一位学生)那我们俩呢?
  刚才,大家通过比一比发现了这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板书:比一比)齐读。
  二、看图读词
  1、看图
  老师带来一幅画,找找看,说说你最喜欢什么?(点击课件:黄牛)你呢?你还喜欢什么?
  例子:学生说苹果,点击出现"苹果"(带拼音),什么样的苹果?(红通通的苹果)齐读:苹果(好吃的杏子, 可爱的鸭子,红红的桃子)
  2、认读带拼音的词
  ⑴借助拼音,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试试看。(学生练读带拼音的词语)齐读。
  ⑵(课件演示:去图不带拼音的词语)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也会读吗?(学生练读词语)
  教师指读,分组赛读。
  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了?(词语分成两类:动物和水果)
  3、看图比一比
  那这些动物和水果也可以比一比吗?说说看。
  (课件:牛和猫,鸭子和小鸟,苹果和红枣,桃子和杏子)
  比如,牛大,猫小;鸭子多,小鸟少……
  三、读韵文
  1、其实大家说的就在课本的76页,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找得快。(打开书)
  快读一读吧。(学生自读课文。)
  2、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指名读课文)多勇敢的小姑娘!
  3、你知道吗?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个拍手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边拍手边朗读示范: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谁能接着往下说?(请3个学生尝试)自己练一练拍手读课文。(学生拍手读课文)
  男女生拍手读,齐读。
  4、学习量词:颗
  ⑴刚才老师发现这个字读得不太准,读什么?"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学生介绍记字方法)
  ⑵那你还知道"一颗 "(学生说,一棵树)师板书:棵这个字才是"一棵树"的棵,(板书:颗 )比一比,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⑶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出示实物:一颗小石子、一颗珠子。还有夜晚在天上一闪一闪的 一颗星星
  5、学习量词:
  老师还想读课文,注意听听老师说得对不对?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个鸟。
  咦?怎么错了?那应该怎样说呢?
  (课件:课文中的量词变红)是啊,像这样的词就叫量词,量词可不能乱用,用错可要闹笑话。
  6、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只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现许多只鸭子)现在可以说一什么鸭子?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出示"群"字)你怎么记住它?
  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课件出示一堆杏子)可不可以说"一群杏子"?应该是"一堆杏子",动物可以说一群,水果可不行。(在一堆杏子旁边,课件出示"堆"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
  7、量词练习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的量词,现在我要考考你,会不会正确使用量词,会不会像老师这样闹笑话?(课件:课后的量词练习)
  四、识字
  1、课文大家已经读得很熟练了,生字一定也难不倒你!(课件:生字)
  2、自己试着读一读。(学生练读生字)
  3、抢读生字。
  4、同桌合作识字:同桌互相检查,读对了,你就夸夸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5、检查生字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卡片,读对了,再用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卡片就送给你。
  五、拓展说话
  没得到礼物的同学也别着急,老师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画给你们欣赏呢!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多,什么少?(或者是:大小、高矮)你能不能像课文那样说一说。
  六、总结
  今天,我们在看图、学字中,认识了不少量词,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出示图)课后找一找,说一说,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生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一)课文特点地位及作用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二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重点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学情分析学生之前认识二年级语文丑小鸭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36自然段,能区分倒影倒映的意思2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56自然段3教育学生遇到不幸遭遇,不要灰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通过上人教版错误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愁予的错误,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加以说明。一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是钱梦龙老师提出来的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我们身边的物质说课稿说课有利于考核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我们身边的物质说课稿,欢迎查看。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小学科学团队的成员。我流程的优化的说课稿一课程标准要求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的改进方那树的说课稿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那树说课稿,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幼儿园语言教案电视广告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电视广告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说上几句那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孩子们对电视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教师将幼儿兴趣的聚集点动物的自我保护幼儿园大班说课稿范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本次说课我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活动重难点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这几个环节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喜爱小动物是孩
小班诗歌教案四月的雨幼儿园小班诗歌教案四月的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下雨的声音2课件动画片去户外活动过北师大版长江课堂教案设计北师大版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通过本文的诗歌秋天的雨教案设计设计思路我们现在开展的主题是春夏秋冬。结合主题,又正逢秋天。平时吃好饭我就会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有些孩子在散步时观察寻找秋天并谈论着幼儿园的小草变黄了,树叶掉下来了等等。有些幼儿也争大班大自然的话诗歌教案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3激发幼儿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活动准备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南京长江大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4。引落叶课文说课稿落叶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新词。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课文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积累懒洋洋慢吞吞这一类的词。2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课文春日教学设计范文设计理念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课时目标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课文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能认识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教学重点生字教比尾巴课文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说明这篇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究竟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