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说屏

  课文研讨
  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第1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文章开头说"‘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是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这种感觉与印象,起初来源于古诗画,偏于感性;继之则产生于对屏风所作的研究工作中,添入了理性成分。
  第2 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
  第4段讲要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屏风的大小要因地制宜,它的造型、色彩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它的设置要与整体相称,它的安放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得体,等等。
  最后一段再次强调屏风是很吸引人的,并热切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能在屏风的使用上推陈出新。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获得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受到感情上的熏染。
  1.作者介绍了屏风的这些知识:在室外和室内安置屏风的作用,其中有实用性的,也有艺术性的;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角度划分出的屏风种类;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2.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二、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注意本文在行文上的特点,并唤起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的介绍对象 屏风 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教学建议
  本文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对于屏风,作者不是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用一些专业术语详细介绍屏风,使读者获得比较全面的关于屏风的知识,而主要是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有关屏风的功用及如何使用屏风,教学时不要以传授关于屏风的知识为目的。可辅以图片,使学生建立对屏风的直观印象。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简历:
  1918年11月27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2—1949年 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
  1950年 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
  1951年 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
  1952年 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5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1978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1985年 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9年 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
  主要论著:
  1.《徐志摩年谱》(1949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1989.
  2.《中国建筑史图集》,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3.《漏窗》,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4.《窗修集录》,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4.
  5.《江浙砖刻选集》,北京朝华出版社,1956.
  6.《苏州园林》,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6.
  7.《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8.《书带集》,花城出版社,1982.
  9.《扬州园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10.《说园》,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85.
  11.《绍兴石桥》,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12.《中国名园》,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0.
  13.《书边人语》,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二、古代的屏风(汪莱茵)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辞海》上载有"黼(fǔ)""斧""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后汉李尤的《屏风铭》有这样一段:"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它正确地道出了屏风的特征和功用。紫禁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正中的宝座上,设有雕龙髹金大椅,椅后摆着雕龙髹金屏风。这样陈设,不仅可以御风,又能增加御座的庄重肃穆气氛。由于屏风常摆设在室内明显的位置上,人们在屏风本身的美化和装饰上下过许多功夫,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著名手工艺品之一。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做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帝王贵族们使用的屏风,用材尤其珍贵,做工精细,画面丰富多彩,瑰丽夺目。据史书记载,在西汉皇室的宫廷里,曾使用过璀璨斑斓的云母屏风、琉璃屏风和杂玉龟甲屏风等。《太平广记·奢侈·赵飞燕》称,西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向以挥霍无度闻名于世,有一次臣下向她进献三十五种贡品,其中就包括云母屏风和琉璃屏风。后世还出现有珐琅屏风、象牙屏风等等。这些屏风价值连城,多为统治阶级专用的奢侈品。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在我国,屏风的使用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留存的实物甚少。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屏风,可说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屏风实物。这是一具彩绘漆插屏,木胎,长方形,通高62厘米。屏板长72厘米,宽58厘米,厚2.5厘米。屏板下安有两个承托的足座。屏面髹漆,一面红漆地上满绘浅绿色油彩,中心绘一谷纹圆璧,周围绘几何形方连纹,边缘髹黑漆地,朱绘菱形图案。另一面髹黑漆地,以红、绿、灰三色油彩绘云纹和龙纹。但见一条游龙飞舞于长空之中,昂首张口,腾云遣雾,体态轻盈矫健,形象神奇生动,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魅力。绿色龙身,丹赤鳞和爪,边缘菱形图案呈朱红色,色调醒目鲜艳,画工技巧高超,落笔潇洒利落,刚柔结合,奔放有力。
  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了许多简册,其中第217简记载:"木五菜(彩)画并(屏)风一,长五尺,高三尺。"简文所记的尺寸,可能是当时一般实用屏风的尺寸。汉代5尺约合现在公制1.2米左右。但出土的这架彩画漆屏风与该简文所述的尺寸不符,面积要小一些。
  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土了184件绚丽缤纷的漆器。就其胎骨质地来说,不外木、竹胎和夹胎两类。这具屏风的胎骨经鉴定为斫木,制作比较粗糙,可能是一件模拟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实物的明器,专为陪葬而准备的。
  经专家鉴定,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年代,在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之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之前。死者可能是第二、三代(dài)侯的妻子,也可能是第一代侯的妻子。因此这架彩绘漆屏风,距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首次完整出土,为我国研究屏风史提供了稀有的实物资料。
  是否有比西汉更早的屏风实物出土呢?现在有的学者认为近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虎噬鹿铜器座、错金银犀牛铜器座及错金银水牛铜器座,可能就是一架屏风的柱础。器座上都有銎,虎噬鹿器座为双銎,犀牛和水牛器座各为一銎。三个器座共有四个銎,銎上还残留有木榫,可惜出土时已看不到屏面的形状及其大小了,它可能就是一件围屏的柱础。当然,这一点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比起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屏风迟得多的模拟明器,则有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彩绘木屏风架,以及河南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小型陶质屏风。
  说起古代实用屏风,则要推1966年出土的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的一架漆画屏风。这是南北朝后魏太和八年(484)以前的作品,大部分已经朽毁了,所余五块屏板还比较完整。板高约八十厘米,还有四件浅灰色细砂石精雕的小柱础,每个高十六点五厘米。如果复原起来,可能是一具四尺屏风,其形状不同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插屏,而是可供一人使用的设置在床头的围屏。
  紫禁城宫殿里每个殿堂上的宝座后面,几乎都设有屏风,如"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屏风""乾隆牙雕山水人物染色围屏""雕龙髹金屏风"等都是清代极为珍贵的工艺品。屏面上的纹饰更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有浮雕的云龙纹,有镶嵌和刺绣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它们是我国古代屏风的精品,集中反映了我国手工艺的高度水平。
  (选自《文史知识》1983年第6期)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乡下人家评课稿乡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黄主任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充分引导学生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这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东城区花园小学吴少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听了陈利玉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丰碑评课稿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听到爱迪生评课稿小学语文第六册爱迪生评课稿教学本课时,既要注意抓住爱迪生不怕危险顽强实验和不顾劳累连续工作这两个重点,还要从创造性教育的角度来考虑,让学生懂得科学家的成长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努这儿真好评课稿评课稿(蒋薇)周次十四日期5。26科目语文班级一(2)班课题这儿真好课时2教者叶华听课评析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观潮评课稿观潮评课稿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听了深圳学府小学桂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受益匪浅。桂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北风和小鱼评课稿听课评析北风和小鱼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肆虐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小鱼却不怕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的情景。王老师整堂课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观潮教学实录与点评观潮教学实录与点评授课教师阜新市细河区解放街小学姚佳妤师同学们,大自然是伟大的魔法师,它赋予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美,而作者又是神奇的画师,他用优美的语句,勾画出钱塘江大潮一幕幕有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设计(一)认知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感情朗读课文。(二)情意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阅读教学观摩鸟的天堂梁西发作上课老师广东汪秀梅课堂实录鸟的天堂广东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汪秀梅一,导入知道汪老师从哪里来吗?听到广东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荔枝粤菜)课件展示广东的特产。(龙眼荔枝杨桃红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一一教学设计说明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
我们爱老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爱我老师,爱我学校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泉城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关于语文快乐宫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隔音符号的作用。2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有关词语。3独立阅读短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4熟记名言,积累语文材料。5学写留言条。6写好上下结构的字。教学过程一拼读下面的词夜上受健康城闻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内容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1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2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通过比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21机械能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引入能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量,也简称为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小学语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一篇课文,9个会认的字,10个会写的字,两道课后题。本课使我们懂得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有关假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教学时数两课时课时内容目标使小猴过生日教学设计范例教学目标1懂得朋友之间赠送劳动成果是为了表达友情,做到不收别人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礼物2能听故事记住要求,并能看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3能说几句祝贺别人生日的话,能用因果句式说理。教学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以爱为主题,诉说了对普通人的爱,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是本单元重点。新课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