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发展探究

  以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为例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概念阐释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从而在老龄社会背景下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总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目前医疗和养老相分离的状态,积极开展生活照料、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等相关服务,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要。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因此,积极构建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妥善解决老龄社会背景下老有所医、实现全民健康养老的关键内容。
  二、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社会背景及其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医养结合这种兼有养老和医疗功能的新型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完全铺开,正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但从全国一些在这方面发展较好的城市以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资源互补、协同合作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以及医疗的双重需求,同时还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人看病难、医疗服务不到位、养老机构匮乏等问题。可以说,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必将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方面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先于国家两年进入老龄社会,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哈尔滨市百万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选题背景
  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由于我国发展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未富先老。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我国养老问题日趋严峻,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给全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我国目前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在此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很多城市自发性地在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在养老院中增设了医疗机构,从而满足老年人既需要养老也有可能需要看病的现实需求。
  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市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64万,占人口总数的1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哈尔滨市老年人口家庭空巢化、失能半失能者多的特征显著。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全市空巢老年人口约80.6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22万,目前,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已经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和失能老年人口增多的三加速,一增多现状。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衰退,很多高龄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医疗、康复和护理是他们较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老年病人的特殊医疗需求,使他们更有尊严地养老,成为当前政府亟须解决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目前,哈尔滨市现有的三种养老方式都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和弊端。首先,就机构养老而言,目前哈尔滨市养老机构主要有老年公寓、敬老院和老年护理院,这些养老机构具有社会化、专业化特征,但在数量、规模、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参差不齐,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的双重需求。其次,家庭养老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空巢、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家庭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也不断受到冲击。4-2-1家庭结构一方面给子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也很难解决老年人在医疗救护、日常护理等方面所面临的养老问题。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但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资金和护理人员非常匮乏,因而很难向社区老年人提供较为优质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哈尔滨市也成为我国较早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城市之一。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分析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医疗和养老双项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具有可持续性、科学性、安全性的医疗养护服务。这种养老模式使老年人在不必长期占用医院病床的前提下,就能满足其长期护理的需求,并能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得到较为全面的照顾。
  首先,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困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完全可以满足患一般性老年病、慢性病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养护服务,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其在出行就医方面所面临的不便。同时,由于这种养老模式对突发性疾病也能够采取一定的救治措施,因此也可以使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及时有效的诊治。
  其次,突出以人为本的养护理念,在避免老年人往返奔波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同时,更减少了费用开支,节约了时间,减轻了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再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但可以利用好一些现有医疗机构的闲置医疗资源,合理优化病床资源配置,解决养老院病床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二级以下中小型医院的经营发展,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现状及其困境分析
  目前,上海、北京、青岛、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都相继开展了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哈尔滨市作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会城市,从2014年开始就按照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原则,着手打造一批一站式医疗护理服务机构。截至2015年底,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551家。其中市民政部门直属的第一、二、三社会福利院和安康社会福利院这4家养老机构都设置了医疗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24家企事业单位办和民办大型养老机构(设置养老床位100张以上)中,有2家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大型养老机构设置了医疗机构;其他的中小型养老机构则均无医疗支持。目前,哈尔滨市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实际困难亟待破解。
  (一)专业护理人才匮乏,护理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专业护理人才方面的问题。首先,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护理水平较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能悉心照料老年人的饮食起居之外,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医疗知识和护理技能。然而,目前哈尔滨市的老年护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其中具备医疗专业护理技能的人员寥寥无几。其次,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队伍不稳定。由于老年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压力大且工资待遇低,造成养老护理人员缺口一直很大,流动性很强,人员队伍很不稳定。再次,缺乏岗位技术培训和统一的技能等级考评。目前哈尔滨市还没有专门的养老护理岗位技术培训机构,相应的岗位考评、技术鉴定等都处于空白状态。以上种种,都造成了养老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二)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
  哈尔滨市政府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康复医院和门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常常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譬如在场地、资金补贴(开办、运营补贴等)、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由于受到多个部门的同时管理,经常出现执行政策不统一、政策不能落地执行的现象。同时,由于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隶属于民政和卫生两个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因此容易出现二者各自为政、各管一摊的局面。对于老年人而言,其最重要的养老和医疗两大部分被割裂开来,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在家庭、医院、养老机构之间往返奔波,既浪费了时间,也延误了治疗,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三)医疗服务水平有限,层次有待提升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以及医疗设备水平都应该高于普通的养老机构,__其不仅在医护数量上要相互匹配,同时在医疗资质、医疗设备、场地大小等硬件设施上都要高于普通养老机构的标准。但就目前而言,哈尔滨市现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大都十分有限,其不仅缺乏专业水准的护理人员,同时在医疗设备、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与大型医院无法相提并论,在康复护理、医疗急救、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更是几乎无法提供,因此根本不能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治病方面的实际需求。
  (四)养老床位供给不足,床位紧缺
  养老机构床位紧缺的现状一直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目前,哈尔滨市各类养老机构总计551家,床位37,820张。其中,城镇养老机构455家,床位21,820张;农村养老机构96家,床位16,000张。但实际上具备医疗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只有20家左右,其养老床位更是不足3000张。而目前全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为20.9万,对养老床位的需求量很大,床位非常紧张。尤其是具有医疗护理功能的公办养老机构,由于收费低、条件好、服务规范,因此常年爆满,一床难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民营养老机构由于收费较高、设施功能不完善、不能提供医疗服务等原因,其病床闲置情况严重。这种冰火两重天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五)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不支付特别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收费。因此,很多患病老年人为了能够获得医保支付的医疗护理费而选择住院治疗,进而导致需要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的患者长期占用医院床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过度紧张,同时也给医保基金带来了很大压力。2012年,山东省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护理保险业务,此举不仅减轻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其他城市应积极借鉴其先进经验,探索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相分离的保险制度,进而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六)资金匮乏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缓慢
  资金匮乏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瓶颈问题。目前,哈尔滨市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患者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由于资金匮乏,大型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的人员开支、医疗器械购买等问题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多数三级及以上大型医院根本不愿意加入到医养结合的队伍中,这无疑极大地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步伐。同时,政府部门一直通过提供运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于多数民办养老机构而言,其扶持力度依然不够。由于资金匮乏,很多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养老机构在利润低、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难以为继,有的甚至濒临倒闭。
  四、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如何解决好亿万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养老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在政策措施、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积极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
  1.合理布局,提前规划
  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总体规划,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医疗资源分布规划。根据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对养老机构进行合理布局,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近距离规划,签订合作协议,以更好地发挥二者优势,形成资源互补。要提前布局,合理规划,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各级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共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在土地划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等方面,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资金支持工作,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顺利开展,减少资金匮乏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落实发改委关于确保福利彩票50%以上收入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的补贴力度。
  3.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获取医疗服务资质
  建议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现有养老机构中凡是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都可根据其发展规模和实际需求,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同时允许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和政府财政支持长效化,是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建立养老投入资金按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增长的动态增长机制,在财政预算内设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将其用于政府示范性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等。
  其次,民政部门建立专项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向医养结合方向发展,对具备一定条件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养老骨干企业的机构发放贷款并帮助其控制资金风险。
  再次,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等社会资本依法开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提高床位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可以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养老保障能力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从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入手,积极建立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管理,逐步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__专业化水平。
  1.建立和规范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的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针对在职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建立在职人员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其次,建立薪资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对薪资结构、薪资增长机制以及福利待遇做出明确规定,进而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再次,逐步规范针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起养老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同时还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对养老护理人员加强监管,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2.提高待遇,将养老护理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
  养老护理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必须从提高护理人员工资待遇入手,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首先,可以通过对相关人员发放护理岗位津贴、护理员职业技能职称津贴等措施提高其待遇。也可以实行绩效工资,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将养老护理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同时规定从业人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增强岗位吸引力,增加从业人员数量。再次,建立养老护理人员人才库,准确了解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数量、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等,为养老机构提供可靠的人才数据,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3.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建议养老和医疗机构与医科类大学、职业学院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以订单培养的方式不断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输送具有职业医师或护士资格的专业对口、素质精良的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如此既可以解决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为养老机构输送人才,从而实现相关院校和养老机构的双赢。
  4.培育和壮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老服务志愿活动中,同时发展普通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养老助老志愿服务人员数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和帮助。
  (四)有效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
  1.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
  具备医疗条件的大型养老机构,必须设置专门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不具备条件的小型养老机构,可以与邻近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如有需要可以立刻转诊转院,实现最佳救治。通过医疗和养老资源的双向融合,形成互补互助的发展格局,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和家庭结为定点医疗服务单位
  专门为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医疗、护理、保健和健康监测等服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门诊部向以老年康复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方便老年人就医。
  3.鼓励、引导和培育社会力量兴办集养老、康复、护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专科医疗机构
  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医养结合服务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壮大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有益补充。
  (五)健全管理机制,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性质、主体对象和服务范围的基础上,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及从业人员资质、医保政策等,同时灵活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准入标准,在场地面积大小、医护数量匹配、医疗设备设施等方面要区别对待。此外,还要积极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养老机构、老年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医疗纠纷和护理矛盾是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同时为了切实加强和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既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长远发展,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再次,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我国除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方面仍处于缺失状态。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失能半失能以及患慢性病的老年群体数量不断攀升,护理费用也逐年增长,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护理保险是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护理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为主要载体,开展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建立科学完善的筹资、支付、经办服务机制,从而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的一种保险机制。就哈尔滨市而言,应积极借鉴德国、日本以及中国青岛等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护理保险覆盖范围、资金筹集、受益人资格准入等方面做出科学界定和合理划分,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争取早日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逐步实现城乡统筹。

40例急性胃穿孔外科诊治的研讨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特征救治中使用的方法及所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40例患者均治愈产前子痫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和处理作者张守华何立华阿孜古丽产前子痫剖宫产术麻醉处理子痫是产妇无颠痫或其他抽搐疾病伴有严重的妊高症的基础上于孕期分娩时产后发生的抽搐或昏迷。子痫是妊高症中最危重的阶段,在产前,产时,产乙烯雌酚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取环前应用乙烯雌酚的临床疗效,以减轻绝经妇女取环手术中的痛苦,预防取环带来的并发症,提高取环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术前每晚阴道内放1片(0。5mg)乙烯雌酚,连用6天低分子肝素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者赵林海李玉霞赵林兴刘绪鑫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降糖降脂降压等基础上加用浅谈T型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钙通道阻滞剂(CCBs)是一类通过干扰细胞膜钙离子通道活性,阻断或减少膜外钙离子内流,降低胞浆钙离子水平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国内外的多个指南发明申请中常见的中药名称问题及审查意见的研究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由于时问地域等因素,很多药都存在异名土名等名称。一种中药可能存在多种异名一个异名可能对应多种中药,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而技术术语清楚是一项发明专利帕雷托分类法在我院药品库存管理中的运用分析我院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二级甲等医院,药剂科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任务。药品库房在医院药品供应工作中负责药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储存养护等一系列药品管理工作。医院的药品储备,是药盐酸索他洛尔注射液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盐酸索他洛尔是新一代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自主研制的盐酸索他洛尔注射液采用的处方与原创药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原辅料种类和用量上均一致,本实验主要通过注射门诊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研究药学服务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学科,将现代医学的新观念充分体现出来,让人们更好的体会到医疗服务的人性化。随着临床医学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门诊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和模式得到越来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对护理的临床意义探讨药理作用迅速并且显著对人体容易造成危害的药品被称为高危药品。高危药品包含以下几种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化药品等。我国对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及高危药品管理的加强正在得到越来越血液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探究血液科是一个以收治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主的特殊场所,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免疫系统更容易遭受破坏,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医院感染是其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报道指出,血液科患者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论文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重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环境观设计争议性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换为环农田水利工程作用及意义论文摘要国家的经济与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在今后农业工程的浅析向量理论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摘要向量是今天数学与物理教育和研究的基本概念,其理论也是这两大科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向量理论诞生的过程以及它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便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向量的概念医院管理中和谐医院文化建设作用论文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建设的主流文化,而和谐医院文化作为我国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医院发展所不可获缺的软实力,其主要是在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中国调选产业国际贸易的论文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出发,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贸易保护政策的有关概念及其内容,经济危机下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案例分移动设备对于网络教育的意义论文一网络教育与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也被称为行动装置,比较典型的移动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等。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移动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日趋完电教媒体对于教学的意义论文一确立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时,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描绘惟妙惟肖,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用语言去进行简单的说教,还是容易使部分学生难以去感知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然而如果可以利课堂情境教学对于教学的意义论文课堂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授课内容来,通过诸如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诸多方式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更加深刻的把握课堂内容。这种教学环境设置能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小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是优化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研究论文一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理论追溯欧洲近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人性的探析上,不论是伦理学还是哲学,都想从对神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特别是在伦理学领域。近代,霍布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的影响论文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决定性作用。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