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论澳大利亚特许经营立法及其借鉴价值(1)论文

  关键词: 特许经营/行业准则/特许人/受许人  内容提要: 特许经营在澳大利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与澳大利亚有比较完善的特许经营立法有很大的关系。特许经营立法在澳大利亚有一个从自愿性准则发展为强制性准则的演变过程。
  1993年,澳大利亚制定出一个自律性的行业指引——《特许经营作法准则》, 1998年代之以《贸易行为(行业准则——特许经营)条例》。该《条例》为特许经营的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等待期制度、规制特许关系的制度、争端解决机制。
  这些制度对完善我国的特许经营现行立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特许经营是特许人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将其特许权(该权利是由商标权、专利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专有技术等多项权利构成的权利束)授予受许人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受许人依约支付相关费用的一种新型分销模式。
  特许经营在分销产品或服务上的优势已为澳大利亚人接受。据估计,澳大利亚在1999年有特许人700家,受许人49, 400 家,就业人数超过500, 000人。
  整个行业的年营业额估计有810 亿澳元。除汽车、汽油特许外,合计的年营业额为370亿澳元, 占零售总额的3  4% , 年增长率保持5%7。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澳大利亚有比较完善的特许经营立法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意在探寻澳大利亚特许经营立法过程、主要内容和制度特征,从而揭示其对我国相关立法完善的借鉴价值。
  一、立法过程——从自愿性准则到强制性准则   特许经营在澳大利亚有多年历史,最早的是汽车、汽油特许经营,后来又出现了快餐特许。伴随着特许发展的,出现了不公平交易行为。
  1990年12月,小企业和建设部部长授权特许经营特别工作组就有关影响特许经营行业增长和效率的障碍和困难进行审查并提出解决方案。1991年,特许经营特别工作小组经过审查后,提交了一份关于特许经营的报告。
  它推荐设置一项行业自律机制,以克服特许行业的混乱,提高特许行业的效率和刺激特许经营增长。该报告推动了1993年制定出一个自愿和自律性的指引——《特许经营作法准则》(即franchising code of practice,笔者翻译为特许经营作法准则,以便与后面的《特许经营行业准则》区别。
  ) ,其目的是提供一个自律性的最低限度信息披露标准。 《特许经营作法准则》作用有限, 1997年自然失效。
  1997年5月,联邦众议院工业、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对特许经营的状况进行审议。该委员会在报告中认为,特许行业的自律机制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故以立法手段强制实施特许行业行为准则是必要的。
  [i]114自愿性质的《特许经营作法准则》显然失败了,这种失败清楚地表明自愿规则体系面临的困境:一只没有利齿的狗,不能咬人。不能咬人的狗,无论叫声多大,人们也不会怕它。
  [ii]7 行业自律机制的失败促使澳大利亚于1998年制定强制性的《特许经营行业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并对1974年《贸易行为法》进行相应的修改,《准则》成为贸易行为法第51AE节的组成部分,结果,《准则》由行业自律性规范上升为法律。当然,准则内容还是以自愿性的行为准则为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仍是关于信息披露的要求。
  它的实施结束了由于先前的自愿性准则的失效而带来的规制的不确定性。[iii]含有新的特许经营行业准则的法规全称为《贸易行为(行业准则——特许经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在1998年7月1日生效,但其大部分规定只在10月1日以后才对所有的特许合同生效。
  《准则》是所有行业准则中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强制性准则,其他的仍是自律性行业准则。
  二、《贸易行为(行业准则——特许经营)条例》的主要内容   《贸易行为(行业准则——特许经营) 条例》分4个部分,共31条,另外还有2个附件,附件1是向准受许人(对于prospective franchisee,有的译为潜在的受许人、被特许人(者) ,本文一律称作准受许人。)或受许人的披露文件,附件2是对准受让人的披露文件。
  (不过, 2001年修改为"向准受许人或受许人的简式披露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披露制度 特许经营的很多问题可以归结为特许人和准受许人、受许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信息披露不充分。阻止一个人作出一个蹩脚的商业决策比较困难,但是,通过保证受许人缔约前得到充分的信息,以便其评估加盟的风险程度,从而减少这种蹩脚的商业决策的发生是可能的。
  所以,过去发生的很多的特许经营行业的不公平交易行为,可以通过要求特许人缔约前后的信息披露予以避免。[iv]5 1.关于披露主体 披露主体分义务人和权利人。
  披露的权利义务主体正好与特许经营的权利义务主体相反,依条例第6B
  (1)条规定,信息披露的义务人应当是特许人、区域受许人。披露权利人是指有权获得义务人提供的披露文件的人,条例第6B
  (2) ( a)条规定,权利人是准受许人和受许人;在区域特许情况下,区域受许人转授予特许权的,该区域受许人的受许人也当然为权利人。特许人及区域受许人应当向其提供各自的披露文件,或共同的披露文件。
  2.关于披露时间 关于缔约前披露,条例第10条规定,特许人至少应当在下列行为发生的14日前,向准受许人或受许人提供披露文件,即准受许人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或者达成有关双方缔结特许经营合同的协议;向特许人或其关联方就拟议中的特许经营合同进行不得退还的支付(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形式的对价) ;在特许经营合同予以续约或延期时。缔约后是持续的信息披露。
  对于缔约后发生的重要事实,在披露文件中没有披露的,也应当向受许人披露。条例第17 ( 1) 、18 ( 2) 、19 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缔约后信息披露:有关特许体系的重要事实;受许人书面向特许人要求最新披露文件时;特许人要求受许人分摊市场或其他合作费用时。
  3.关于披露形式 一般而言,披露文件要以书面形式,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条例也允许特许人采用电子方式披露信息。披露文件应当按照法定的格式,包括简式披露文件和普通披露文件。
  条例第7条规定,披露文件应当采用法定的编排格式,即披露文件的格式、次序、号码和内容应根据采用附件1格式或附件2格式的具体情况确定;披露文件的标题必须是向受许人/准受许人的披露文件或向受许人/准受许人的简式披露文件。披露文件应当根据相关附件的规定编制目录,标明所在页码。
  4.关于披露内容 条例第6A ( b)条规定,特许人应当向受许人提供最新的、对于特许门店的经营将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载体包括:一份含有附件1或附件2规定的内容的披露文件;一份特许经营行业准则的复印件;如果涉及营业场所租赁的,一份租赁合同或租约的复印件,未经租赁使用的,使用营业场所条件的书面文件或授权使用营业场所的所有文件。
  持续披露的文件,包括有关市场和其他合作费用的收入和支出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复印件、最新的披露文件、有关特许体系的重要事实的披露文件等。
  (二)等待期制度 等待期允许受许人缔约前后有充分的时间更好地理解特许体系,同时,又有助于特许人招募到更合适的候选人作为受许人,所以有助于增进特许体系的约束性。它具体包括: 1.犹豫期 从澳大利亚特许经营的立法过程来看,显然受美国立法的影响和启发。
  美国立法上很多制度,如缔约前信息披露等,澳大利亚差不多是全盘照抄,但关于犹豫期制度,虽然名称未变,内容完全不同。根据条例规定,特许人向受许人或准受许人提供披露文件的时间至少在14日前,即特许经营合同订立或双方就订立特许经营合同达成协议的14日前,或向特许人进行支付的14日前,或特许经营合同续约的14日前。
  2.专家咨询 条例规定有相当长犹豫期,表面上看准受许人可以从容、仔细地阅读披露文件及特许经营行业准则,但准受许人毕竟只是普通人,商业经验不足,缺乏特许经营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面对一大堆的披露文件和很多自己从未见过的专业名词、法律条文,准受许人即使能读完也难以充分理解,因此,条例规定了一个缔约前专家咨询制度,以保证准受许人能真正理解披露文件及特许经营行业准则。对于披露文件、特许经营行业准则,准受许人自己不能读懂或不能理解的,可以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
  条例第11 ( 1)条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准受许人没有进行咨询的,特许人不得: ( a)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或者对特许经营合同予以续约、延期; ( b)达成有关双方缔结特许经营合同或者对特许经营合同予以续约、延期的协议; ( c)根据特许经营合同或达成的缔结特许经营合同的协议接受受许人的不予退还的支付(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形式的对价) 。 3.反悔权 受许人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后的法定期限内,受许人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条例第13 ( 1) 、( 2) 、( 4)条规定,受许人在缔约后,或按照合同进行任何支付(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形式的对价)后的7日内,可以解除特许经营合同(或达成双方缔结特许经营合同的协议) ,受许人解除合同后,特许人必须在14日内退还按照合同向特许人进行的任何支付。但对于特许人按照合同规定产生的合理费用,可以从受许人的支付中扣除。
  (三)规制特许关系的制度 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受许人的关系,或者说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特许经营所涉及的最核心的法律问题。起初,澳大利亚立法者并未对此予以重视,认为将双方的权利义务交由当事人用特许经营合同来协商确定就可以。
  然而,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偏差,立法者意识到之后决定要立法干预特许关系。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于普通商业关系的特殊性,这种关系的建立以"双赢"作为基础,即受许人的成功会给特许人带来利益,特许人的成功也同样会给受许人带来利益。特许经营可以通过分享特许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资源来提升市场竞争力,特许人、受许人的付出具有互补性、固定性、长期性,双赢的目的实现有赖于建立一种长期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相互依存,彼此尊重。
  另一方面,特许经营又是一种天生的不平等关系。特许人处于支配地位,从市场营销到产品质量、甚至产品定价等方面,特许人有决策权。
  相反,受许人却要尊重和遵守这种决策。交易能力的差异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却极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在一个特许体系中,受许人虽拥有特许门店及其财产,但特许人对经营和投资的决策享有决定权,这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作为个体的受许人希望回应当地市场状况,投资和发展他们的经营,以便得到收益,这种意愿可能与特许人着眼于整个特许体系的决定或计划(并不与当地市场状况同步)发生冲突。此时,受许人发现自己签了一个长期的含有巨大沉淀成本的协议,而他对成本构成和经营策略却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由此可以看出,若特许权的滥用,受许人就被特许人置于一个经济上不利地位。 澳大利亚立法机关为了保证特许关系建立在公平基础上,在条例中强化缔约后合同内容的规制。
  条例第16 ( 1)条规定, 1998年10月1日及之后订立的特许经营合同不得包括或者要求受许人同意签署一个免除特许人对受许人责任的一般条款。这是一条总的原则。
  而对于涉及特许经营合同的重大问题,如特许合同的转让、解除,甚至争端解决机制等,条例也有具体的规定。 1.特许门店的转让 条例第20条规定了受许人转让的情形: ( 1)受许转让特许门店的,必须取得特许人的同意;未经其同意的,受许人不得转让;
  (2)但特许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同意。关于正当理由条例的规定是: ( a)准受让人不能承担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经济义务; ( b)准受让人不能满足特许经营合同对转让特许门店的合同要求; ( c)准受让人不能满足特许人的选择受许人的标准; ( d)特许门店转让合同将对特许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 f)准受让人不愿书面承诺履行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受许人的义务; ( g)受许人该付给特许人的金额没有支付或者没有为支付作好必要的准备;( h)受许人已构成违约,但未对违约承担责任。
  (3)特许人在请求后的42日内未能给予受许人书面答复的,答复的内容也可以拒绝同意,并说明拒绝同意的理由,视为特许人同意转让特许门店。 2.解除特许合同 条例规定了特许人解除合同的规则。
  根据解除合同的原因,分为受许人违约而导致的解除,非因受许人违约而导致的解除。
  (1)受许人违约而导致的解除受许人违约,构成特许人解除合同的原因。但这不是绝对的,根据条例第21条规定,这不是当然解除,而是通知受许人解除合同的意图,并给予一个宽限期(至多为20 日) ,在该期限内,受许人不能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的,特许人始可以真正解除合同。
  违约在合理时间内已得到特许人所希望的补救的,特许人不得因为违约解除合同。
  (2)非因受许人违约而导致的解除条例第22条规定,即使在受许人未构成违约的情况下,特许人无需受许人同意,也可以在特许经营合同届满前,按照合同中关于解除合同的约定,解除合同。但在解除合同前,特许人必须向受许人提供含有打算解除合同及其合理理由的书面通知。
  (四)争端解决机制 特许经营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合同关系。在特许体系内,特许人和受许人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双方都有维护特许体系同一性和商誉的责任。
  共同的命运促使特许人与受许必须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有的学者把特许关系比作"婚姻关系",互相相任和自我约束是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发展的良方。
  双方互不信任,或双方发生矛盾,必须有一种机制来解决争端,重塑信任关系,以度过危机。诉讼固然是一种解决争端的选择,但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将对于特许关系将造成不可弥合的损害,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条例确立了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特许人和受许人发生争端时,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的内部处理程序,或者特许经营行业准则规定的调解程序来处理争端,以消除彼此的误解,促使双方理解争端背后的潜在原因,积极寻找补救办法,巩固并提升互信度。 1.内部处理程序 条例第26条规定, 1998年10月1日及之后订立的特许经营合同必须规定一个投诉处理程序。
  第29
  (1) 、
  (2)条又规定,对于程序的规定,应当有这样的条款:在双方发生争端时,投诉人向被投诉人发一份书面通知,通知的内容包括争端的性质,投诉人希望达到的结果,投诉人希望对方采取的解决争端的行动。双方应当尽力就争端的解决方式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争端内部处理程序,或者按内部处理程序不能解决争端的,当事人可以采用调解程序。
  三、澳大利亚特许经营立法的特点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的特许经营立法与其他国立法相比,具有极为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立法内容和立法技术两个方面。 首先,从立法内容上看,澳大利亚特许经营法的特点可归纳为几点: 1.前瞻性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立法对特许关系的规制具有如此超前的意识。
  它不但规范缔约前信息披露制度,还规范缔约后合同关系;不但要求传统的披露文件,还承认电子披露文件的合法性。关于特许经营立法向来有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特许关系,即缔约后的特许人和受许人的权利义务,是特许人和受许人的自己的事情,应当由双方通过特许经营合同来约定,不应由法律规制,而且也属于法律无力规制的领域。
  美国《特许经营条例》(该法简称"FTC Franchise Rule",全称是"Disclosure Requirement and Prohibitions Concerning Franchising and Business Opportunity Ventures"。)中只规制缔约前信息披露,法国、巴西以及加拿大均如此,欧盟相关立法中既不要求信息披露,也不规制特许关系。
  随着特许经营的发展,上述主流观点已经受到挑战。特许关系,对于作为弱者的受许人来说,已不是所谓的"合同自由"的净土,特许者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凌驾受许人之上,比如任意解除合同、无正当理由拒绝续约、随意提高相关费用等,损害受许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规制缔约后特许关系对于保护受许人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美国正准备对《特许经营条例》进行修改,并考虑对特许关系予以规制。显然,规制特许关系将是特许经营立法的发展趋势;而电子披露的使用,可以减轻特许人的披露成本,降低特许行业的交易成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2.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特许经营经历了产品特许和商业模式特许两个阶段。产品特许现在主要的是汽油、汽车及罐装饮料(如可口可乐)等。
  一些国家,产品特许经营和商业模式特许经营分别适用不同的特许经营法律,不适用普通的《特许经营条例》; 如美国,对于产品特许经营, 适用特别的特许经营法来规制;汽车、汽油产品的特许经营,分别适用1956年《汽车交易特许经营法》( The Automobile Dealers Dayin Court Act) 、1978年《汽油销售特许经营法》( The Petroleum Marketing Practices Act) 。商业模式特许经营则适用《特许经营条例》。
  欧盟除关于特许经营的一般性集体豁免条例外,对于机动车辆分销和服务的特许经营,则独立适用欧盟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分销和服务类型的协议适用条约第85条第( 3)款的第1475 /1995号条例,予以豁免。(该条例的名称为Commission Regulation ( EEC) No 123 /85 of 12 December 1984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5
  (3) of the Treaty to certain categories of motor vehicle distribution and servicing agreements。它只是对1985年Commission Regulation ( EC) No 1475 /95 of 28 June1995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5
  (3) of the Treaty to certain categories of motor vehicle distribution and servicing agreements的修正。)澳大利亚尽管也有相关的特许经营特别法律,如1980年汽油零售特许经营法,但条例第2 ( 2)条明确规定,必须同时适用条例。
  此外,正如前述,条例既适用于特许经营的缔约前,也适用于缔约后,甚至还规定了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这样,特许经营的开始、发展、终止无不置于条例规制之下,适用范围之广,他国立法无法相比。 其次,在立法的技术上,为了保证立法的适时性,澳大利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注意:  1.立法的价值取向 特许经营关系中,无论是缔约前还是缔约后,准受许人、受许人都是弱势方。
  特许人作为强势方,有着受许人无法企及的经济优势、信息优势等,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这种优势损害受许人的利益。实践中特许人的侵害行为主要有:在缔约前,不进行信息披露,或信息披露虚假、不充分,或者不给予必要的时间以致准受许人在没有获取足够的资讯或足够的时间的基础上作出加盟决策,增了投资风险。
  另外特许经营合同是特许人事先设计的格式合同,自然对特许人有利,受许人对格式合同条只得被动接受,没有选择的余地。缔约后,特许人在合同的解除、费用的收取等方面的随意性和诚信的缺失,受许人缺乏有力的制约措施。
  澳大利亚立法在保护受许人利益、遏制特许人的强势,促进双方力量的均衡方面,设计了一些具体制度,比如信息披露制度、等待期制度、合同解除的通知制度、争端解决机制等,又比如缔约前专家咨询制度,披露的要求(除披露文件外,还应向准受许人同时递交准则) ,无不贯穿保护弱者,实现公平交易这一价值取向。 2.法规审查机制(由于资料的关系,笔者无法断言其他法律是否都有审查机制。
  据笔者所知,起码与特许经营行业准则有关的1974年贸易行为法也有审查机制, 1989年对该法的修改就是审查的结果。) 无论是先前的自愿性准则,还是现在的强制性准则,在生效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都任命特定机构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查结果采取对策,包括修改、废止等。
  这种审查机制能够使立法者及时了解准则对特许行业的影响程度,及时修改或废止。审查的方式包括向整个社会征求关于特许经营行业准则的意见,就行业准则的法律、政策问题邀请利益相关者,如特许人、受许人、相关官员和行业协会等举行听证会,就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专门的社会调查等,经过审查以后,审查机关把审查的经过与结论,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写出总结报告,提交有权机关,作为有权机关将来立法或修改法律的依据。
  事实上关于电子披露文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都和审查报告的建议有关。这种立法过程的透明性、民主性、谨慎性,很值得我们学习。
  3.立法的具体技巧 澳大利亚特许立法在立法技术上的特点有三:一是移植。将澳大利亚立法内容与美国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其特许经营行业准则的制定受到了美国的很大影响,很多制度是直接移植。
  二是突破。它没有照搬照抄美国立法,而是兼顾澳大利亚国情,有所取舍,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从特许经营行业准则规定的内容来看,美国立法对特许经营的定义是广义的,商业机会也是特许经营法律的调整对象,而澳大利亚的特许经营是狭义的,仅限于特许经营本身;澳大利亚关于冷却期制度的规定,完全超出美国法的本来意义;澳大利亚关于简式披露、特许关系的规制和强制性的争端解决机制等规定,也是美国法所没有。三是细致。
  为了保证披露规则的实施,在保护受许人或准受许人利益和鼓励特许人开展特许经营方面,作了细致的平衡。比如,关于合作和其他费用的财务报表的审计要求,达到一定数量的受许人的同意,可以不经审计。
  最新的披露文件,受许人一年只能书面索取一次;考虑到小型特许人利益的简式披露文件等。同时,从经济性的角度,对披露规则的修改产生的费用、争端解决机制的费用等,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以保证披露规则的变更、争端解决机制的启用等,不致引起特许人负担不合理的增加。
  四、澳大利亚特许经营立法的借鉴价值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在2011年8月召开的"第6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透露,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特许品牌诞生,特许体系的数量连续几年保持增长。据该协会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 年底,我国特许体系总数已达到1900个,成为世界上特许经营体系最多的国家。
  2003 年,虽然受SARS等非常因素的影响,体系数量依然比上年增长了5813% ,是2000年的316倍,[v]但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004 年12 月10日,我国取消了特许经营市场准入的限制,过渡期已经结束。
  随着特许经营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竞争已不再限于国内, (据新浪网报道,马兰拉面,已在巴黎、纽约开了几家分店。但是自营门店还是特许门店没有交代。
  天津"狗不理"包子,以特许连锁店的形式,在韩国汉城开设了新店。)即便是国内市场也同样面临着国外行业巨头的挑战。
  为保障特许经营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特许经营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2005年2 月1 日,商务部颁布并实施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 ,取代了原国内贸易部1997 年发布的《中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 (简称"试行办法") ,并就《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特许经营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新办法尽管有一些新内容,但其最重要的进步,就是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对完善。试行办法虽然也对信息披露作了规定,但仅有一个列举性的、原则性的条款。
  而新办法第四章专章对信息披露制度作出规定,从全面的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审计以及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建立了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的基本制度,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特许人在信息披露的质量。但新办法亦存在不少问题,参照前述澳大利亚立法,我们可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 1.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是披露内容的规范化。
  总的原则是,特许人应当向受许人提供最新的、对于特许门店的经营将是至关重要的信息。从信息的载体上看,应包括一份含有法定披露内容的披露文件、一份特许经营条例的复印件;从披露的时间上看,既有缔约前披露文件,还包括持续的披露文件等。
  从信息的内容上看,新办法规定的不够,还应增加不得披露的事项,如禁止特许人对准受许人作出收入预测或收入保证,以免信息混淆或误导。其次是披露形式规范化。
  一是披露形式多样化。披露文件除书面形式外,也应当允许特许人采用电子方式披露信息。
  当然,电子披露同样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容易为受许人获得。电子披露的使用,可以减轻特许人的披露成本,降低特许行业的交易成本,与传统的披露方式相比更为先进,也因应了因特网时代的需要。
  二是被露形式格式化。实行信息披露立法的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规定了法定的披露文件格式,有附件1式和附件2式二种法定披露格式。
  这易为特许人遵循,又为统一内容提供了保证,我国的立法应规定法定的披露格式。 2.规制特许关系,强化对投资人、受许人的法律保护 尽管新办法对特许关系有所关注,比如规定特许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特许费用、特许期限等,但这些条款只是建议的,不具有强制性。
  也就是说,如果特许经营合同中没有新办法建议的条款,特许经营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否受到影响? 如果有这样的条款,法律上必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如果没有法律要求的内容,这种条款的法律效力又如何? 这些新办法没有相关规定。立法对于反映特许关系的特许门店的转让、特许合同的解除、续约、不竞争条款及争端解决等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立法作出相应规定。
  特许关系,对于作为弱者的受许人来说,已不是合同自由的净土,特许者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凌驾于受许人之上。比如,任意解除合同,无正当理由拒绝续约、随意提高相关费用、在受许人的营业区域与其竞争等,无不损害了受许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特许经营立法应以投资人、受许人利益保护为根本出发点,这是我们必须秉持的基本的立法价值观。 注释:   [i] Report of the Franchise Policy Council: Review of the Franchise Code of Conduct[R]. Canberra: 2000.  [ii] Australia has adopted a New Franchise Law [J]. Franchise Update Winter, 1998 /1999.  [iii] Frank Zumbo. Franchise: Complying with the new Code. 2000 - 03 - 03.  [iv] Office of Small Business. Review of the Franchising Code of Conduct[R], Discussion Paper, 1999.  [v] 郭戈平. 当前我国特许经营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2004 - 08 - 30.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毕业论文摘要发声练习是培养歌唱者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之1。它是歌唱者的发声得到进1步的发展与提高,并使发声器官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状态下,通过科学正确的指导,纠正错误的论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感的培养毕业论文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实施素质教育AbstractImplementqualityorientededucationbecomeofourcountrychildrenanim浅论音乐表演心理毕业论文音乐的音响运动力量是巨大的,从它可以了解到1个国家的兴衰,音乐的精神世代相传,音乐的历史不断发展。古代时期的音乐作品活在今天听众的心中,音乐作品的内在生命力获得和丰富,并不浅论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的特色毕业论文摘要农村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发展相对落后,除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原因以外,教育科研也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的音乐教育往往是步城市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尘,照搬城市学浅论身心放松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毕业论文摘要钢琴演奏是以高度技术操作为特性的表演艺术,是动作技巧与心智融合的复杂活动。身体和心智是我们在学习钢琴中不可忽视两个方面。本文根据在钢琴演奏中对于影响身体和心智的更为基础学海无涯乐作舟浅议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毕业论文摘要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新的教学模式,第2课堂音乐谈如何在钢琴练习中融入理性思维毕业论文摘要练习是演奏好钢琴音乐作品的必要条件。本文针对钢琴练习,提出了融入理性思维的观点,并从理性的角度入手,详细的说明与论证了在钢琴练习中融入理性思维的方法,和最终产生的效果。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现象批判毕业论文作者宋瑾作者简介宋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系教授音乐美学博士。正文20世纪末至今,中国依然存在直接以西方音乐为样板进行创作和教育,以及西方音乐在社会音乐生活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毕业论文作者钟思第作者简介钟思第,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译者吴凡正文华夏正声传7代千年未泯,南灯圣会连10家百岁长荣1990年碑文山高皇帝远传统谚语本书记录的是迄今为止在南高洛论舞蹈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毕业论文摘要时代的发展已把审美教育推向了前沿阵地,全面贯彻实施审美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应从素质教育入手,找到1种适合青少年特点符合他们年龄段和身心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历史理论基础和评论毕业论文作者约翰沃尔特希尔作者简介约翰沃尔特希尔,美译者余志刚正文10分感谢你们对我的邀请,使我能够发表这篇关于早期音乐演奏活动的讲话。我愿意就这1题目谈1点个人的故事,它涉及我的
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及改革对策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及改革对策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所获得的实际进步或发展。简单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调任通督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深圳市中医院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卒中后失眠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浅谈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浅谈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幼畜的养殖尤为关键。而幼畜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幼畜身体的各方面的机能和功能尚未完善,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实际的兽医诊疗预约挂号就诊在医院管理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部开始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干预,并将实施后的应用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效果评价普外科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中最大的专科,主要包括肝胆外科肛肠科消化外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地位。由于普外科治疗范围广,患者年龄分布广,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发病原因往往较临床兽医诊疗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分析临床兽医诊疗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兽医诊疗也日益成为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省的临床兽医诊疗,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着诊断中的误区中职牧医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中职牧医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一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学习中,学校聘请了很多名师,其中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张拓书教授和王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红河州农业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中等农业中专学校,其中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自办学以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先后与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的内涵问题探讨摘要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相关内涵和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专业定位不清专职化阻力大制度化规范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大复合型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现状探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部分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职业化情况进行调研,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进程的措施。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定性与定量描述性分析调查访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