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探究论文

  摘要: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
  职业道德作为行业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某个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自觉遵守。高校学生的专业划分比较清楚,就业指向性也比较明确。高校毕业生想要满足企业需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企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职业道德也列入了重点考虑的范畴。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较晚,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随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90%以上的学生意识到了职业道德在将来自己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度比较高。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虽然认识到了职业道德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深远,但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行为非常散漫,迟到早退、违反纪律、旷课现象经常出现。
  2.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功利主义倾向。高校学生对自身缺乏全面、清楚的认识,很多人不愿意到一线就业,把择业目标放在那些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上。有些学生并不认同爱岗敬业,认为敬业不是必须爱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对待实习工作没有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具体表现在他们不愿意不计报酬、无偿加班完成没有做完的工作。这部分学生比较欠缺奉献精神,认为经济回报应与自身的劳动付出呈现正相关,即以经济利益衡量职业价值。持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比较倾向于选择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职业。
  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高校没有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很多高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缩减了本该用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生时间、师资力量、财力支撑等。例如,师资力量很难保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少,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都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
  2.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个体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而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职业道德教育的授课内容过分强调一般职业道德相关理论和知识,缺乏行业具体的职业相关道德规范,也没有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主处理道德问题的意识较差,这就造成职业道德理论内化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效果不太让人满意,学生难以将职业道德理论运用于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许多高校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仅仅只是形式化地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在教材选择上,没有真正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缺乏针对性,而且内容以理论为主,较为空洞,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就造成学校提供的教育内容与学生所需的教育内容不相符合的矛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失去信心。在授课方式上,教师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要求不相符,教师本身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参与培训的机会又少,平时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多。总的来说,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现实需要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
  4.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以考试为主,形式比较简单,有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如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对于能力提升和行为的评价方面则难以操作。而且,评价结果主要根据教师的评价,没有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体系,无论是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方面,还是在评价标准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导致出现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道德评价极高,而就业后职业道德较差的现象。
  三、提高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想要高校给予职业道德教育足够的重视,就需要高校加深职业道德教育对高校学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保驾护航。高校需要上到管理者,下至德育工作者、广大教职工,都能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发挥全部人的力量,做到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
  2.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教育要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感,并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首先,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以职业道德的标准来进行职业行为的判断和决策。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高度认同,从内心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变成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并提高学生在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其次,教师应该关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道德状况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来着手进行。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倾向,提高学生服务一线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同时,加强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并将这些教育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忽视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课堂不感兴趣。本文介绍几种有利于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利用情境模拟的形式,将行业需求、企业要求和学生个体融于职业场景之中,借助案例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现实职业背景下的职业道德体现。(2)课堂讨论法的运用。这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发动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提高以后遇到同类问题的应对能力。(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途径。第一,高校需要创造大量的实践、实习机会给学生。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学校负责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企业负责行业规范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校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行业带头人向学生介绍行业道德准则,并结合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下,深化对这些道德准则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二,高校应该在专业教学里穿插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广大教职工都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全校上下一心,合力完成职业道德教育。第三,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最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高校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数量足、素质高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同时,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教师的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
  4.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既需要理论传授,也需要实践教学,因此,对于其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同时,课程评价需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其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途径也要更加科学,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具体来说,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例如,学生的实习表现,除了参考带队教师、学生的评价外,企业对其的评价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建立直接的联系,比如奖学金、评优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综上所述,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以真正提高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校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职业时空,2010(7).
  [2]邱秋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6).
  [3]罗金彪.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
  [4]张莉初,龙燕.高校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3).
  [5]徐振.新时期高校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
  [6]贺芳.加快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7]徐振.高校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求职导刊,2015(5).

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摘要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高频词汇。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治理蕴含着不同的实践取向,并在不同层面决定着社会治理的当代转向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学会阅读并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解决的库克慈善午餐69万美元创历史最高价库克慈善午餐69万美元创历史最高价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慈善午餐拍卖已经结束,为罗伯特。肯尼迪人权组织募集688999美元,这也是库克慈善午餐拍卖的最高价。中标辞赋对话模式的生成与展开摘要辞赋之对话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即人与神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和人与自然的对话。三种模式次第展开,映射出中国历史文化变迁与士人主体精神消长变化之大势。上古巫术文化向周秦理性文化转化,佛教与中国文学一前言佛教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学也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这本小书用个与字把两者联起来,只是想说说,将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于中国文学,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称之为影响,意思是如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内容提要90年代的学术思想,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型。学者们从80年代对历史和传统的审视,进入到对自我和自我时代的审视。话语转型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体现,有着深层的社会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二十世纪是中国戏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时代风气的转移,戏曲这种本来被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的小技,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学术殿堂二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记不清是哪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我总觉得,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只有深得中国文化的三昧的人才说得出来。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佛教与中国文学二(一)文的题材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在线评论的生动效应和商户再反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摘要通过实验法考查了经济型酒店在线评论的生动效应和商户再反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消费者更看重少数在线评论所给予的购买建议,而忽略全体消费者累计在线评分的影响,在线评公民城邦与亚里士多德的生命伦理观公民城邦与亚里士多德的生命伦理观摘要亚里士多德的生命伦理观,一方面基于希腊城邦社会生活的德性考察与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则基于实践理性反思与德性生活理想的逻辑证明。他的生命伦理观,主要
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文章来自3edu教育网不是历史,而是民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更多内容源自3edu幼儿近年来,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精品源自3edu英语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分析电视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更多精品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析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精品源自中考备中国歌剧对美育教育的作用歌剧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剧是指音乐戏剧舞蹈舞台艺术等多种艺术之间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中国的歌剧是根据西洋的歌剧转化而来的,中国的歌剧是指西洋歌剧中国戏曲中国民歌中国中国电视剧的意境探讨在当代,电视剧作为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自然而然也成为美学中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电视剧究竟拥有怎样的意境呢?这是中国电视剧相关行业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一电视剧意境的构成在电视剧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详细内容(1)内容提要在对原生态民歌和后现代民歌做出比较的基础上,从审美人类学角度,即运用人类学的实证方法从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做出阐释。由此得出,在当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1)徐复观之在现代新儒学思潮中独树一帜,一个总的特点,在于他的思想不是以建构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说出来。这一工作的兴奋点,他首先是放在对中国道德精神以生命价值点化中国艺术境界宗白华与艺境(1)在现代美学史上,王国维第一个对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意境的内涵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阐发,使之成为他统观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创造。宗白华的艺境理论可以说是延续了这条思路,并且进一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颇不少。就批评的意见来说,大约涉及三个方面其一,认为徐复观将庄子的道解释为艺术精神,是误读了庄子1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