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探索论文

  摘要推进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因专业结构不合理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的办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以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为例,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自身的办学优势出发,坚持"协调性、适应性、效益性"三大原则,顺应地方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方向性和结构性的调整,走出了一条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专业结构;调整战略;轨道运输;专业集群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同时强调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升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重庆,这个作为西部的直辖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已将轨道交通已纳入到"2+1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轨道交通产业链也依托重庆城镇化的推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将以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学校背景、专业调整的依据、专业调整的原则和专业调整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谈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探索与实践。
  1学校背景
  学校始建于1985年,原隶属成都铁路局。按照当时成都铁路局的学校布局规划,建校时的专业定位在铁道信号和铁道通信两个专业上,主要是为成都铁路局培养电务中级技术工人。2005年底移交重庆市经信委管理。在刚移交到地方时,学校面对专业不对口,前途迷茫的情况下,一手抓市场机遇,一手抓内涵建设。在"发展内涵,提升品质,突出特色,育人铸魂"的办学指导方针的指导下,确定了内涵发展的主攻方向:推进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是从自身的办学优势出发,坚持"协调性、适应性和效益性"三大原则,顺应地方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方向性和结构性的调整,创出了一条走轨道交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的特色办学之路:专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化,专业由建校时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8个;着力解决因专业结构不合理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好轨道交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目前,办学规模发展到5千余人,成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7年全面实施自主招生入学考试,在重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轨道运输类专业学校。
  2专业调整的依据
  所谓依据,就是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专业调整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宏观上找政策,中观上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上找学校自身优势。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国乃至重庆的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学校自身发展历史的优势也为我们的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2.1轨道建设规划
  1)全国铁路交通的发展规划。我国将用10年的时间,按照2013年科技部印发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6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全国主要省市区实现五纵六横七连线,形成国家高铁网络大框架。重庆市交委发布《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铁路方面,继续加快成渝客专、渝黔新线、渝万铁路等干线铁路和重庆北站、西站、沙坪坝站等枢纽建设,到2017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00公里,铁路覆盖80%的区县,实现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的目标。2)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据统计,从2013至2020年,全国拥有地铁的城市从19个将会发展到50个,总里程从2366公里扩建到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就2014年,全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3)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重庆在2009年11月提出"九线一环"的发展规划基础上,于2013年提出新的"十七线一环"的建设规划,其线网总长约820公里,同时将建设重庆首条铜梁至璧山之间32.1公里的都市快轨试验线。4)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重庆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庆借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大提速的机遇,力争打造西部唯一的大型化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基地和动车组维修基地,建成轨道交通产业的整条产业链,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成为重点打造的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2.2学校办学优势
  所谓"优势"就是在竞争中具有竞争的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可持续发展,专业结构调整就必须认真分析学校发展历史找到其自身文化和专业文化底蕴,科学的确定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实施专业结构调整,形成核心竞争力。1)学校文化底蕴。学校在从铁路移交到地方的过程中,学校教职工经历了难忘的三个阶段:一是20年的"铁老大"办学阶段。专业教师来自铁路一线技术骨干,学生来源都是铁路职工子女,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二是移交前后时期的茫然和绝望阶段。"铁饭碗"被打破,教职员工对学校转型和发展去向感到茫然和绝望,"铁老大"瞬间从天上掉到了地上。这时办学思路混乱:丢弃了铁路专业,跟市场办学之风,办起了旅游、机电一体化、财会等专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三是移交后的奋发图强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虽然我们感受过从铁路移交到地方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前途渺茫而出现"见光死"的绝望;饱受了因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办学艰辛,但我们也收获了全校教职工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大家众志成城高唱《国际歌》所激发的"团结、拼搏、奉献、担当"的团队精神,这为学校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专业文化底蕴。专业文化是专业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是我们履行学校使命,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背景。我们有20年为成都铁路局管辖内的云、贵、川等地区培养大量的中级电务技术工人的办学经历;有20年在铁路企业建立的铁路的情节和人脉关系;有一支来自铁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教师队伍;有专业实训基地等,沉淀了我校特有的、具有铁路文化色彩的专业文化底蕴,这为我们专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为此,我们确定专业结构调整方向:围绕"轨道"办学。
  3专业调整的原则
  因盲目跟风开设专业而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专业调整必须遵循"协调性、适应性、效益性"三个原则。
  3.1协调性原则
  专业结构调整要协调好专业发展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建立在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之上,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之后,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地方政府的规划,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恶性竞争,防止浪费教育资源。
  3.2适应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专业调整就要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与依赖的关系,也就是建立专业优势去适应重庆经济发展和客观要求的调整机制,做到稳定性与机动性相统一。
  3.3效益性原则
  专业调整既要注重符合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地方人才的需求,又要重视学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用学校对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的投入,避免重复投入,避免低产出投入。
  4专业调整策略
  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专业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调整。
  4.1产业链对接
  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来进行。专业要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与城市轨道运营企业、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制造企业和铁路工程等企业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4.2发展集群
  围绕城市轨道新兴产业发展"专业集群"是我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专业集群"是专业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专业集群"中的各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指向重庆城市轨道产业链中的轨道运营企业、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和铁路工程企业相关的产业。我们在分析全国和重庆轨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轨道运输产业链中对各岗位的需求,建立轨道交通运输"专业集群"目前,我们的"专业集群"已由原来的2个专业,发展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为代表的8个专业组成,其中有4个专业评为重庆市的精品专业,"我们专注,因为我们专业",服务轨道是我们不变的信念。
  4.3多元参与
  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方互动,多元参与办学模式。坚定不移地立足于重庆,面向全国的轨道产业发展来调整专业结构;探索建立"共商方案,共同育人,合作培养"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打造一流的品牌学校。总之,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本位;坚持发挥学校专业文化优势,实施顺应市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规模非均衡发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构建与产业结构、经济特征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培养出优秀的为轨道运输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的办学思路,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轨道企业的认同,企业对学校的评价是:"专业且专注"。学校也因此得到了全国包含成都、重庆、青岛、无锡、宁波、苏州、福建等城市的订单培养计划。
  作者:郑建杭 单位: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现状原因与应对策略分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一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一些滞后现状,本文就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滞后现状为契机,分析一下其形成的原因与解决策分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论文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水环境是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生态化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生态化设计理念分析我国建筑行业面对当前社会能源紧张态势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目标,生态化设计理念在房屋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节约各项装修材料用量,并要将一些含有化学成分网上银行策略发展研究论文网上银行策略发展研究论文摘要网上银行做为新经济的一个亮点一直被人们寄予了很大希望。然而在网络神话破灭的日子里,网上银行也相继陷入了困境。人们发现当前运营状况不错的网上银行是那些在传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论文范本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全文如下摘要根据系统思维的理论,教师应该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主题单元教学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根据教材设置选择教学主题金属锻造节能技术研究的论文1金属锻造能耗及污染现状1。1能源消耗高在金属锻造行业中,能源的使用效率受到从业人员工作经验材料本身热效率设施水平等限制,能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锻造的流程主要包括下料装炉加热锻造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分析论文摘要本次研究以机场作为主题,探讨与其相关的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及实践问题。首先对中央空调的系统设计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通过分阶段水温运行节能调整节能技改设备养护,以及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汽修技术总结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离子膜法制烧碱节能技术分析论文1离子膜法制烧碱节电技术分析1。1节约动力电在当下烧碱生产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力电消耗现象,尤其是氯碱生产中电解槽装置的电能消耗量,尤其明显,且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回流电路。因此,数字信息发展下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化论文摘要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年代,广播电视也得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化也就越来越重要,所以广播电视技术要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提高。这篇文章根据此重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民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困境及出路论文近年来我国网络隐私权造成的法律纠纷屡见不鲜,而我国民法在这一方面目前还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民法在网络隐私权保护上的缺失,探究加强网络隐私权保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浅谈摘要为有效探索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特点及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一步保证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关键词水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防治措施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混凝土结构施工经常出现裂缝病害问题,这种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人员,也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出现。为此,施工人员应结合混凝土作业的具体特点,明确其施工规范和相关水利水电施工中筑坝工程关键技术摘要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筑坝工程尤为重要,大坝是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其安全性和稳固性对于整个当地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筑坝工程之中,要合理使用各类施工技术和工艺方信息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建设的应用现如今,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水利水电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技术领域,相关单位选择将自动化技术与工程施工有效结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与完善措施引言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迅猛发展而来的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做好水利水电施工的效率性以及安全ZD6型金属摩擦带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分析了ZD6型摩擦电流不稳定的原因,以及给铁路行车工作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方案。通过应用金属摩擦带,提高摩擦带耐磨性,延长摩擦带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支出,减少了维修工作量,提高HyperWorks在精密铸造产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拓扑优化形状优化精密铸造后悬置支架有限元分析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借助于Alatir公司的Hyperworks结构优化软件,对精密铸造产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且以对某汽车驾驶论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论文关键词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增塑剂迁移现有难题论文摘要聚氯乙稀(PVC)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大热点。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浅析旧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试验采用水泥作为稳定剂,通过再生设备对旧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现场再生利用是一项先进的道路维修技术。目前,实际施工中多将旧半刚性基层材料作为新砂石料使用,但由于基层材料水稳再生利用过程中其关于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侧压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的空间特征为芯部纤维沿经向呈现X字形,X字形的高低(Z向)可以调节,在XY两个方向的间距可以设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织造而成,具浅述材料发展史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史,然后分别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关键词材料发展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