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课标《语文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基本要求就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传记类文言文仍为首选,但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也渐入人们视野。
  对山水游记文言文的考查,和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一样,有两个能力层面的要求:理解和分析综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此考点涉及到18个文言虚词。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试说明》规定了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文段内容的理解。其考查形式,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三是断句。
  (5)筛选文中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这需要我们静心阅读,细心比对。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根据等。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是除了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疏通文字外,还要依据游记文体的特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遵路识斯真",在此基础上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比较容易了。如《石钟山记》,依据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其思路为,以"疑"为线索,先叙后议:质疑—探疑—评疑。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为山水游记散文,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在具体的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我们读完《石钟山记》,可发现是作者借记游石钟山,表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个观点。
  【例题精析】
  游东山记
  (据2009年安徽高考卷改编)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皆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阅读提示】
  这篇游记主要不是写东山的景胜,而是把笔墨放在记游历者的访村舍、饮酒、赋诗、歌舞、戏鱼等文人雅士的活动上,显示了杨士奇文章叙事平正纡徐的特色。林纾曾说:"此篇在游记中似过涉烦碎,然能纬之以深情,虽琐琐屑屑,皆觉有致。"其评论颇得其神。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B.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C.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D.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中的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首先通读句子,尽量理解句子意思,根据句子意思,抓住主宾和句中的重要虚词,寻找规律,进行断句。文言断句的基础是读懂句意,然后才是技巧,主要的技巧注意一些经常用在句苜和句尾的词和句式的对称,但主要好要明白陈述对象的变化和事件的变化,所以断句时看人称的变化,尤其是省略的人称,还要关注动词,往往动词变化意味着事件的变化本题为断句选择题,句子中的名字、称谓、地名、连词等一般为断句标志,根据句子中意思,应为"余归庐陵"我回到庐陵这个地方,排除A两项;B、D项中,"始命笔追记之未毕"应该为两句话意思为"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故答案为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这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循环,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朔"也可引申为"开头"。如"朔"可指清晨,这是一天的开头。C.传觞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古人喝酒很有讲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戏,如"流觞曲水"。
  D.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理解文中涉及的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A选项是关于干支纪年法的,而"丙"、"戊"都属于天干,故不可能出现"丙戊"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实物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做题时要注意人物、事件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又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C项中的"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4分)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3分)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3分)
  【参考答案】
  (1)老人直到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识、无用、怀、句意)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窍、作)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为什么不能给我诗呢?"(揖、奈何、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注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字诀:留、对、换、增、删、调。本题有三个句子,共10分,它会在句子当中各选10个知识点,或实词或虚词或句式,这些重点必须要翻对,除了意思对了之外还要明确词性,如第一句中的"识"、"无用"、"怀",第二句中的"窍"、"作",第三句中的"揖"、"奈何"、"与",当然还要关注句意是否通顺。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海每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伸出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古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常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老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就被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无偿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谒折断了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谒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谒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喝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嘛?"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黯然长逝。我痛苦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哪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追记东山之行。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相对奥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方法指导】
  古代山水游记,是一种以描写山川胜景和自然风物为主要题材的文章,在多情作者的笔下,诸多地方的胜景尽收眼底。《围炉夜话》中说得好:"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江海,悟其浩瀚,则俯仰皆文章也。"不错,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情感的源泉,是人类心灵的最好寄托载体。
  由于山水游记内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使得山水游记文本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青睐的对象之一,这也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选择人物传记文本的局面。
  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考查的知识内容和传记类文言文别无二致:常见文言实(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其中,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倒装句式及理解概括能力需重点训练。
  一、熟悉山水游记类相关常识
  游记的分类:记事描景《登泰山记》、抒情类《小石潭记》、言志类《醉翁亭记》、说理类《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等。
  景物描写:1.角度:(1)形状、声音、色彩(2)远近、俯仰(高低)、内外(3)动静、虚实(4)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作用:(1)交代游览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2)介绍游览的进程;(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思想;(5)衬托人物心情。
  二、掌握四步阅读法
  筛选——概括——比较——揣摩
  首先,略读全文,了解文段所叙述的事情:何人游何景点,标明游踪;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文段所描写的景物:看景物的特点、景物的变化;
  再次,画出注意文段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思想、行为、态度、品德、命运、影响;
  最后,通过阅读,领悟文段所蕴含的情理:对人、事、景的态度、情感;作者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人生哲理。
  【针对训练】
  游丰乐醉翁亭记
  (明) 王思任
  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寻入欧门,上醉翁亭。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琅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②垞(chá):土丘。③蘧(qú)舍:旅舍。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
  B.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
  C.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
  D.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莳种/而导之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B.永叔即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并倡导了"古文运动"。
  C.《史记》是司马迁所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子瞻是苏轼的"字,古人所取之字往往是名的补充解释,是和名相表里的,故也叫"表字"。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于辛丑年面君回来时,因为丰乐亭、醉翁亭的官员接待,本来有机会游玩两亭,但催促自己尽快赴任的公文阻断了自己游玩的兴致,作者就打算趁着癸卯年入朝见君的机会,游玩一下两亭。
  B.文章第一段以游踪为线索,写了作者观赏了登上醉翁亭、意在亭、梅亭、玻璃亭、老梅亭等返程时还拜访了智仙庵、开化寺,并表达了作者的看法: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
  C.本文传达了山川是借助人的作用而流传千古的思想,如滁阳诸山景色平庸,但一旦有了名人的足迹,有了名人(欧阳修、苏东坡)的垂青,便显现了其游玩的价值,这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D.欧阳修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乐不忌讳醉。苏东坡领悟了欧阳修的见解,他们师生双方,思想不同凡俗,作者也在这次游玩中醒悟了一些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 (5分)
  ②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5分)
  【参考答案】
  1. B
  2. A("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应为了韩愈、柳宗元
  3.B 返程时还拜访了智仙庵,但并未拜访开化寺
  4.①(4分)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个牌匾,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欧阳修争高下吗?
  评分建议:"扁"、"然则"、"已"、"斗力"、语句通顺,各1分。
  ②(5分)那些(所谓)贤能的人在烟云水石前作诗饮酒,然而叫骂怨恨叹息酒酣耳热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忘怀。
  评分建议:状语后置句、"诗酒"、"咨"各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
  辛丑那年面君回来,因为两亭(丰乐亭、醉翁亭)官员接待我,让我住下来(游玩)。适逢有公文,催促命令我尽快赴任,我洒脱放逸的兴致全被阻断了。我打算趁癸卯年入朝见君的机会,一定要游玩一下丰乐醉翁亭。我们骑快马登上丰乐亭,门生孙教、举人养冲氏反复地请我饮酒。观赏苏东坡书写的"丰乐亭记",笔力雄健超拔飘逸可爱。登保丰堂,拜谒五贤祠,却不如门额之开阔。登上醒心亭,读曾子固《醒心亭记》,放眼望去庭外古树枝丫层层叠叠,倒也深邃值得探看,而我内心并不想旁及其它景点,于是走过薛老桥,登上酿泉井台,品尝酿泉之水。不一会儿直入欧门,登上醉翁亭。又游玩了意在亭,途中观看了梅亭,观赏玻璃亭,而最后到了老梅亭,梅是东坡亲手栽植的。我认为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一个官员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个牌匾,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欧阳修争高下吗?如果有人又建一座解酲亭,来效仿古代反驳文章成名的圈套,就迂腐鄙陋令人厌恶了。返程时拜访了智仙庵,想拜进开化寺,在琅玡纵情游玩,随行的人认为天色已暗,就离开了。
  滁水北岸的群山,跟我家乡的山崖沟壑相比,只不过是几处小土丘而已,(然而)有欧阳修、苏东坡二老涉足骋目其间,就可以与天下胜景比千古价值,难道不是名人效应吗?读欧阳修《醉翁亭记》,白发太守与老人孩童一起高兴游玩,差不多就是上古理想之国的风采,这一定是有欢乐游玩的原因而后才能欢乐游玩的啊。先生贬谪到茶陵的时候,寻找《史记》,不能读下去,非常怨恨议罪之辞的荒唐,所以先生用来治理滁州的理念,一定不在闲适欢乐昏然无知之内啊。全部升官或者降职,都把它当做转换旅舍(写:移置),那些(所谓)贤能的人在烟云水石前作诗饮酒,然而叫骂怨恨叹息酒酣耳热之后,最终还是不能忘怀。先生以中央大臣身份暂时治理滁州,淡然忘记自身处境,好像是管理自己的家园那样,这种忘怀得失没有物我区分的表现,襟怀气度哪像被贬之人?再说用丰乐夸赞他的老百姓,这是现任官为自己立碑啊。醉翁可修建亭子吗?亭匾墨迹初干,可是轻浮急躁的议论已经到来矣。先生难道不能(为自己)辨正名分(正、方:使动用法)吗,(题名)却反而不嫌"乐"、不忌讳"醉"。他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不忌讳了。而崔文敏还议论这些,认为是不教育百姓栽种,却诱导他们喝酒。哎!先生地下有知,岂不是要笑脱了下巴?苏东坡领悟了欧先生的见解,所以特书大书,表明自己是先生门下的学生,不可以推辞题写亭名。他们师生双方,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太深远了啊。我与养冲君在这次游玩中终于醒悟了这些道理。

女生多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太重要了。多认识一点儿人,你才不会被你狭隘的生活圈子所拖累。不会觉得偶然认识的一个男生,也能成了你的非他不可。你不会觉得当男生向你吹嘘月入过万的时候多么了不起。你知道更好的人是什么人在50岁时必然面临7大难关,安然度过,余生才能自在随心文马梓开郑重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发布,全网维权,侵权必究。50岁,是一个人即将进入老年时代的尴尬阶段。之所以说尴尬,是因为这时候说老不老,说年轻则确实已经不年轻了。之所以说尴尬,更是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就是一种不完美,有缺憾,苦难与抗争的平衡,而生命在缓缓徐行,不会为谁停留。当我把书合上时,我的心情显得沉重。当我重新审视生活时,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我是如此年轻,我也不知道自青文原创提升自我尼采曾曾说过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不同的镜子能映射出不同的自己,然而能真正的认清自己,谈何容易。然而,有一些人会一直沉浸在他的世界,不去跳出那每一个优秀的人内心都是有大爱的文请叫我小月肖公子(微信公众号小月肖公子)今天,醒得早。一片寂静。正因为静,所以一点点声音也听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手机闹钟,循环往复着,响了一次又一次。记得曾经有人说,大清早会被剁肉当你穷困潦倒时,需要读懂这四句话看过这样一句话你怕这怕那,为什么不怕穷呢?是啊,一个人一辈子,穷一次就怕了。此时,心情变得低落,做人也没有底气,看谁都觉得在嘲笑自己。最难过的是,常常被人追债,就是平时很要好的朋友晚间悦读丨学会沉淀,保持沉默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我就感到了空虚。一个人越是心浮气躁,越喜欢喋喋不休,因为他需要用言语来填补内心的匮乏。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保持沉默。唯有抄书第一天摘自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每当我心情低落,气愤时,我就会拿出这本书阅读,它能使我躁动的心宁静和喜悦。对着这本书,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它就像一面立体的镜子,能折射出你的困惑并给予你答长津湖之水门桥有多惨烈?应到157人,实到1人,原来这就是钢七连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走出电影院,我吃了一颗糖,因为那时候,急需一点甜,才能将我拉回现实。现实中灯火璀璨,满目喜庆的中国红电影里格局,就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曾国藩曰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什么是格局?格局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一个人的格局,由他的学识,眼界和人格所决定。学识拓展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的命成年人的社交很简单,六个字什么价,值不值不知道是失眠的人真的增多了,还是到了我这个年龄失眠的人多了,亦或者,只是我朋友圈里失眠的人多了。昨天夜里发朋友圈的有三个失眠的,实际上这个数字更多。因为,从凌晨1点到凌晨5点半,我
要做海燕,莫做孤星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还是无能为力。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去尽力争取。我从来都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来自央视的顶级文案(一)1。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一一撒贝宁2。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一一朱广权3。是微风,是晚霞,是心跳,是无可替代。一一董卿4。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人是被人性操控的行为本质人是被人性操控的而人性里面有很多是属于卑劣的根性所以要有教育需要向往文明我个人认为文明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文明才是把人和畜牲区分开的最重要条件这一集我说人的自私人性里的自重如果一个人,经常把三句话挂在嘴边,十有八九面善心黑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道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反映出他的教养与素质。无论一个人的外表经过了怎样的粉饰,发自内心的价值观和品德,依然会暴作文素材积累40个八字短句,让你的作文瞬间高大上01往日不悔,未来可期适用主题不追悔往日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等释义对于匆匆流逝的时光,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和期待。通过对自己的认识通过自身清明时节,怀念天堂的父亲又到一年清明节,怀念天堂的父亲。父母活着时,大多数年轻一代都或多或少嫌弃他们越来越愚钝,越来越唠叨,只有自己老了,才知道原来自己太年轻不懂事了。每每想到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爱而我们却清明寄哀思凌晨父亲走入我梦中梦中的父亲清瘦的身躯蹒跚的步履看到我后满脸惊喜却没有言语如他生前一般因为被病痛折磨的那几年父亲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梦境那么短暂醒来泪水夺眶而出亲爱的父亲我知道清明节散文用心触摸冬天作者冰山雪峰沉静了万物的冬天,有一种美,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静美。冬天,尽管没有春日葱翠盎然的蓬勃,却有着一种大气豪放的壮阔冬天,虽然没有夏天骄阳似火的热情,却有着一种自然的冷静和苍劲高质量的人生,源于这十种生活态度我们不单要努力的活着,还要尽力的让自己的人生质量高一些,很多的时候,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自身在物质方面的拥有程度,但是可以从另一个人人都具备的层面上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质量。富足的物质拥有2022保命原则1。以前,我问过一位我很崇拜的作家,我问她,你孤独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对话的时候,你会干什么?她说,我会去看优秀人写的书,去看他们的演讲。你只有把自己对标这样的人,你才可以成为卓越的人这一辈子,只有两样东西靠得住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件事靠得住一是人品,二是努力!人品是底牌,努力是根本。人不正不可处,品不正不可交。人这一辈子,金银钱财会有花光的一天,容颜会有衰老的一天,唯有人品是越攒越多不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