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一般能内退政策的单位,不是央企就是国企,先来说说内退政策 。 内退是指内部退休,企业为优化人才结构,降低人工成本,企业又不能直接辞退员工,因此就出现了内退,内退年龄一般是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员工,有些企业甚至会出台"5+1",距离法定退休5年的基础上再加一年,即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6年的员工,可以办理内退。 内退政策的出现,给企业减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会出台内退政策。 前面我们说了能办理内退的一般不是国企就是央企,那为什么那么大的企业会让员工提前退休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内退政策的优点了: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优化人才结构。这说明什么,可以降低成本,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内退来降低成本。第一,企业成本负担重,盈利能力有限,已经不能再负担起庞大的人工成本,因此,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企业就选择了内退。第二,人工结构差,有些企业在经过繁荣扩招的时期后,人力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增加,在以后的年度就选择不招生,经过十多年人工就形成了断层,后期为了优化这种结构,企业会优先考虑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这部分员工。 企业出台内退政策目地在于给企业减负,给员工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呢? 第一,达到内退条件的员工,企业在下行过程中,已经负担不起太多人的成本,有些企业会率先降低工资福利等,企业的福利待遇相较于之前会大度缩减,员工的舒适度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内退的出现就形成一种红利。第二,内退工资,内退后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基于按上年度工资基数计算社保,总体来说内退工资也是不低的,因此对内退员工来说,有工资拿,给交社保,给可以不干活,这对他们来说无异是一个福利。第三,内退的这部分员工,由于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在内退后,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这部分员工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内退后,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旅游,或者做一些小生意等等。 内退不仅给企业减轻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给员工也有了保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前些日子,我的前同事老王,就遇到了这事,比题主所提的内退条件还诱人。老王听到有不上班的事,满心欢喜,不过还没到龄就不上班,遇谁都要纠结上一阵子。于是,老王就把这"好事"同家属子女沟通商量,还分享给几个好友,让大家为他出谋划策,好多人都说老王是"瞌睡遇上枕头"的美事。当老王和我聊起时,我提出了不同想法,老王觉得合理,还采纳了我的意见。 老王在县上一垂直单位上班,不是公务员身份,职务和工资待遇跟公务员走。若撞不上延迟退休政策的话,老王离到龄还有整两年。老王前年从班子中退了出来,目前占着虚职的位子,管着单位的档案室,基层单位档案上的事,不是太多,工作清闲轻松,只是参加会议,没事了坐在档案室里,读书、写文、练毛笔字,只要人到就是上班,和退休在家没有多大区别。 有一天,领导找老王谈话。巡视组提出系统内存在虚职"超职数"配备的问题,属牛的今年要退,不存在占位子的问题,上级单位研究,做虎、兔两个年龄老同志的思想工作,免职腾位子。条件是可以不上班,工资包括岗位津补贴,如正常上班一样一分不少,到龄后办退休手续,前提是本人自愿。这操作,只是领导谈话,不下发文件,也没有记录,还要本人写申请。 老王拿定主意,准备要内退。因我俩是同学,还是前同事,算是脚不离鞋、鞋不离脚的挚友。关系到他个人的利益,在关键问题上,我知道这事,不把掏心窝子的话说出来,对不住我们大半辈子的这一层关系,至于他听不听,是他的事了。 你目前的工作不是太苦太累,日子好混,虚职对我们这一茬人来说,并无太大的诱惑和不舍。不过,谁都要养家吃饭,工资对我们每一个人还重要,我们的思想境界,还没有到连工资都不考虑的这一步。你若是像我还有几个月,没必要再坚持,是好事找上你了,立马到卷铺盖走人的时候,借坡就下,给领导也给个面子。你还有两年,说短也长,期间政策变化还大。现在的公事,越来越变得中规中矩,去年巡视组提出虚职"超职数"配备,今年再下来一回又提出,我们这些老同志,没职务、不上班,还一分不少地领着职务工资和津补贴,怎么也说不过去。你不上班的这事,又没文件,还是自愿,你没犯错误,为何还要心甘情愿地要求免职?即使上级的巡视组不提这问题,若是有人向上反应这事,在延迟退休政策马上要实施的背景下,作为上级谁敢说这是正确的事?这事本身是违规操作,到时谁来为你埋单?在涉及你个人利益的事上,领导能不能为你担起这个责任?今天这领导跟你谈,明天人家调走,一旦有事的话,你找谁去?真正到那个份上,组织不会为你再恢复职务吧,工资吃亏是一回事,巡视组叫你谈话,弄不好还给你一个"戒勉"。一场公事干到头,因这事再背上个小污点,你说骚不骚?当年"下海经商""买断工龄"那两回,曾经年轻气盛的你,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一阵子,不也是我拦住了你?我们的朋友圈里,有几个人当时没有把握住,如今还有吃低保、住廉租房的人,那人在这事上该是我们的老师傅了。我说的都是"如果",如今的政策环境变了,一切都是按规矩办事,国家没有政策而办了的事,都是违反规矩的事。这"如果"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到时候别抱怨别人了,只能怨你没头脑。你现在上班,家庭没有多大困难,身体还硬朗,熬了四十年,就再坚持不了两年?我们睡觉要睡个自然醒,难道工作一场就熬不到自然退休? 我的一席肺腑之言,提醒了老王。老王决定不内退了,还给他单位一位四十来岁的同样是虚职的同志,办了件好事。老王给领导回话后的一个月多时间,那人调外县提前进了班子。 老王夸我谋事周到,我说是一辈子不占便宜的思想使然。不管是奔六的人,还是在职在岗的人,或许可以遇上比这还好的"好事",在看似有"利益"可图却暗藏不"规"的事情面前,还是三思而行为好,对单位、对领导、对个人都有好处。 人说"一个便宜一个亏",马上到龄的同志,别在"便宜"面前心动,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光荣退休、体面最重要。当然在延迟退休的国家政策面前,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需要你上班就得上班,无理由老早撂挑子。 人生路上,岔路口好多,有些小路看似深邃、好奇、充满诱惑,一旦步入,就走出了队伍,还会走丢。我们这一茬,已经是"船靠码头车进站"的人,如果退下来没有什么可干的话,那就守着这份清闲,顺风顺水顺心情,顺其自然不是挺好吗? 作为一位亲历者,我说下自己的情况,希望能给楼主一点帮助。2016年我办了内退,企业给交五险一金,每月两千元生活费。虽然大家都说政策好,但我毕竟只有四十来岁,退了之后干嘛去呢,经过半年时间的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内退。退了之后,我在家只呆过半个月就闲不住了,我之前一直是文职工作,那种工作也是迫于生计,内退之后,我尝试了很多以前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换了多次工作,炒老板鱿鱼是常态,活得比较"任性",没有压力,目前的工作很休闲,对我而言现在的工作只是体现一点自我价值、找个地方混一混,两份收入,一份养家,一份养娃儿。 不愿意!我现在已经退休,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差点被内退。在还有两年多退休时,人事科长和我说:上级让各公司上报需要内退人员,他回答说我公司就一个够条件的大姐,我们还当宝贝呢。我马上说:谢谢老弟。虽然我知道,这事他得请示主管领导,但还是感谢他的主张。因为我们单位专业性太强,我的能力再强别处都用不上。而我们单位属工作于流动性大,不流动了也是跨市跨省的,地点在偏僻农村,所以为防止职工泡病号(国家规定八年以上工龄病假拿百分之八十工资),每月工资和奖金补贴几乎一张,加上季度奖,年终奖,基本工资只占总收入的不到三分之一,如果内退只能拿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比如班挣一万,内退只能发两千,除了吃饭看病都没份儿。我是公司年龄最大的,好在那些弟弟们都对我很好,都很为我着想。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要是我的话,我坚决不同意!我劝你也要拒绝!我最要好的同事现在就后悔了!主要原因是内退会使你的切身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听我分析―― 收入会大打折扣。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是事业单位,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岗位绩效等部分组成,其中津贴补贴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职务补贴、通信费、独生子女等补贴。如果题主说的基本工资是这其中的一部分,那提前离职损失的可就大发了!即使工资全部发放,损失仍然不可小觑! 我有一同事,生活中我叫他三哥,就因为这事,现在是苦不堪言!甚至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2018年他刚到50岁,当时是单位中层干部,单位领导找他谈话,说可以让他内退,工资待遇不变,他当时就同意了。但是单位也没给出文件,也没签订合同,反倒让他自己写了份申请,申请自愿离岗。他第一时间把这个他自认为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告诉了我。我当时表示反对,理由是:现在领导还在位,说了算,等他调离了,你这边的待遇出了问题他还能回来给你证明吗?还能给你落实应得未得的待遇吗?因为你是自愿离岗的,既没有文件,也没有合同,打官司都赢不了!……他没听我的,但很快就后悔了! 2020年单位兑现了激励奖,这项奖励我们这里各单位之间差别也很大,而且单位内部也分了好几个等次。叫法也不同,有的叫年终奖,有的叫绩效奖、精神文明奖等等。我们单位中层的激励奖是4万,另外交通补贴每月500元,每年6000元,节日福利每年2000元……而这几项都是在岗人员才有的,所以我同事白白损失了近5万元!这还不算其他的损失。他去单位找了也白搭,领导已经调走了…… 再一个理由就是提前离岗会使生活质量降低。提前离岗者大都身体还不错,但像我们这样的单位,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自己的生意。想创业,无资本,即使有资金,也不敢轻易投资,因为没有那个经验!所以大都找个看门、发货等这样技术含量低、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工作。相比失去的待遇,得不偿失,降低了收入,降低了生活质量! 当然,我说的是我身边的情况,那些有实业、不差钱、有技术、有更好选择的朋友不在此列。 离岗有风险,内退需谨慎! 对于一些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同志们来讲,尤其是现在还处于基层一线的工作岗位,他们巴不得赶紧内退下来。他们大都五十来岁了,工作了半辈子,眼也花了,干活手脚也不灵便了,身体基本都是亚健康。有些是被和自己子女一般大年龄的年轻人领导,工作中可能会受气还一时接受不了。这些老同志们大都家庭稳定,也有些积蓄,有稳定住所(有人甚至好几套)。他们的事业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所以也就没有了在奋斗的动力。至于说工资减少,这他们是完全接受的,奋斗了一辈子,积蓄还是有的。提早退下来,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旅旅游,帮子女带一下孩子……对于一些工作强度大的岗位,说实话,如果透支身体去工作,那给医院送的钱要比挣的多!当然,对于一些长期处于管理岗位、领导岗位的同志,他们是不愿意提前退下来的,倒不是说他们在意那点工资。由于长期处于领导岗位,已经习惯忙的生活,习惯别人对自己的毕恭毕敬,习惯去管人。猛一下从领导岗位下来,这种生活突然终止,感觉心里空空的,像缺了什么似的……所以,内退是因人而异,大家要对号入座。 你要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怎么选了:钱是赚不完的,健康是无价的。 如果是我,我绝对选择内退,因为企业会帮交社保,虽然工资少很多了,但还有基本工资,所以至少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能生存,只是生活品质会下降一下。 但你自己个人的时间却多起来了,你也有时间好好休息了,不用早出晚归了,不再有企业内部的各类勾心斗角了,不再有工作的压力了,你完全放松下来。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好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可以有规律的生活了,跑跑步运动健身,旅旅游,不用再和大家节假日去挤了。 可惜自己享受不到内退政策,还只能靠自己继续打拼了。 单位让员工内退,不用上班拿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否能落实到位还需要斟酌,如果单位所承诺的不用上班,基本工资又能落实到位,员工需要做一个综合考虑:1、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允许内退。 我朋友的爸爸就是内退的,年轻的时候打拼积攒了一些钱财,自身经济实力比较好,50岁就选择内退了,内退之后,开始享受生活,去各地游山玩水,体验风土人情,也是活的很潇洒。因此,选择内退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内退后的生活。 2、如果选择内退,自身工作能力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运筹帷幄。 一般内退的人年龄不会太小,很多人选择内退后会另谋一份工作,但是另谋一份工作后,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否应对新的工作,能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考虑内退时,也应该考虑自身的工作能力。 3、内退后能否闲的住。 很多人内退后无事可干,每天无所事事。内退时,还达不到退休年龄,刚刚内退后感觉非常轻松,时间一长,找不到事干,闲不住,会很难受。其实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找个轻松的活干,比如正规网约车、开出租车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选择内退,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虑。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和讨论,喜欢记得关注我。 很想,但是不敢。 我今年55,如果不摊上延迟退休的话,再有四年多就可以退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几年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了,每年看到体检报告都一阵肝颤,化验单上的一个个小箭头预示我的身体各项机能正在逐渐走下坡路,慨叹自己是真的学不懂干不动了,再也不能以筋骨为能了,天天就盼着早点退休,回家调养生息了。 现在的工作还算稳定,跟下岗工人比算是好很多了,但是真要让我现在内退,拿点基本工资过日子,还真的是不敢啊。说白了就是囊中羞涩,虽无人情外债,终究家中存粮不多,这年头物价蹭蹭往上涨,万一再有个三长两短,亚历山大啊。 要是年轻个十年八年,我会在梦里笑醒,但是现在还是强撑一把老骨头再干几年吧,万一真的是人活着钱没了,那就真的是悲催了。 这种情况有,而且还流行,说明单位人浮于事,是单位瘦身的一种办法也是为退旧人换新人让人力资源配制合理化。拿基本资,不用上班,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愿因是这些人离退休年龄还有一段时间,在单位有个一官半职的,那种自我存在感很强,让他们离开单位不同意而且非常抵触,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没办法,大势所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遇此情景也不要想不开,如离群之马垂头丧气。换个地方,北山可纳凉,南山可乘阳,处处春光都娇美,流水曲吟歌畔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