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听着就是属于"从前慢"的事物,本月上旬,苏州河上海境内最后一个渡口——万狮渡口正式停运。根据规划,距离这里1.5公里的下游将建造一座桥梁沟通两岸,因此 万狮渡口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听闻消息,不少人在关停前赶赴万狮渡口拍摄留念,留下苏州河摆渡船的回忆。 万狮渡口位于青浦区白鹤镇万狮村,渡口也因村而得名。这里也是上海和苏州昆山的交界处,江的南岸是上海青浦白鹤镇,北岸除了万狮村属于上海,其他绝大部分都属于昆山花桥镇。吴淞江(苏州河上游)本是沪苏两地的界江,但是由于曾经的河道改道,导致一部分万狮村留在了北岸,被昆山四面包围。 对于整条苏州河来说,万狮渡只不过是过去众多渡口中不起眼的一个;但是,这里对于生活在附近的人们,却是无法或缺的日常交通工具。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渡口的话,村民们 想去对岸的花桥就只能先行5公里到白鹤镇过桥再绕行5公里才到,十分不便。 万狮渡和我们印象中的渡口还不一样,它并没有固定的班次时间表;而是随到随走,只要摆渡的乘客上船就能走。单程2元,用时约1分钟,便捷实惠又人性化。如此小的渡口,两边渡口还有简陋的侯船用水泥亭子,如今已沧桑斑驳得极具年代感。 万狮渡用的船和之前在我们黄浦江上坐的渡船又不一样,小小一艘被漆成醒目的黄白相间,上面有个大遮阳棚,两侧只有栏杆没有任何座椅。上船后,直接交船资付给船老大即可,连专职的售票人员都不需要。而正是这样简易的渡船,三十年如一日地运送着沪苏两地的居民们。 行船途中,发现其实吴淞江两岸的风景十分秀丽。放眼望去,近处是万狮村的低矮农房和农田,远处"上海后花园"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的商品房高楼林立。尤其到了晚上,一边灯火辉煌,一边则是"黑灯瞎火",一江两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沪苏边界线上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情况类似的美墨边境、港深边界。 对于上海来说,白鹤镇是偏远的边缘地带,有农业红线;但对于昆山来说,这里却是最靠近上海的地方,一栋又一栋的商品房便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来此落户。在万狮渡看这样的差异现象尤为明显,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两地边界不会有的感觉。 渡口停航,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悄然谢幕;不久后,苏州河上将出现崭新的水上旅游航线,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