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美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被政府无能的表现所激怒,人们希望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大规模开展公共建设事业,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为达到目的,大量群众聚集起来,前往首都华盛顿。 当时,美国的失业率极高,超过2成的人口失去工作,超过一万家企业倒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美各地的失业者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请愿集团。但是,这支抗疫大军的结局是悲惨的,他们被定性为暴徒,遭受了警察的包围和殴打。请愿团的领头人库克悲愤不已,他的演讲中痛斥道:"富人愈富,贫者愈贫。这样下去,这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恐怕会彻底消灭,不会再有任何希望了。" 几十年过去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1932年的"大萧条时代"。一位名叫詹姆斯·考克斯的神父,不忍中产阶层的悲惨遭遇,他也组织了25000人的失业者队伍,前往华盛顿特区请愿。 幸运的是,这支"考克斯大军"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他们的诉求。在前往华顿的路上,人们有感于他们的行为,纷纷向他们捐赠现金和物资,不仅如此,也有不少议员也同情这群失业者,最终,美国议会那沉重的大铁门被撬动了,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诉求,开始了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创造了更多的就业。 进入21世纪,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还记得那场"轰轰烈烈"地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吗?雷曼危机后,愤怒的人们齐聚华尔街,他们痛斥政府只顾救助金融机构和富裕阶层,对中产家庭不管不顾。这场运动持续了半年之久,至今仍未散去。这些大规模的民间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受伤最深的总是中产家庭。在经济向好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获取最大的财富,却在经济变差的时候失去了所有。他们的不满和不安总会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迅速高涨,而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其破坏力不言而喻。 对于中产来说,危机下自己遭遇的不幸他们未必有清晰的认识。他们可能感觉到有些地方不太对,但到底是哪里不对,问题是什么,他们并不清楚。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随大流,人云亦云,也特别容易被误导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人性就是如此,当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总是需要发泄。富人们总会成为被发泄的对象,即使他们曾经做过许多慈善,也无法避免人们对他的指责。 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需要保持冷静。发生危机不是富人的错,而是人类在行为中积累的小错误导致的。那些不起眼的微小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滚雪球效应"就是如此。 公平地讲,只要不犯法,不违反公序良俗,完全靠自己的天赋才智赚钱的人,即使他们天天吃香喝辣,也不应该被指责,这是他们应该获得的回报。 嫉妒是人的天性,它会让人变得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