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都是围在断头台前,冷静地观看斩首的细节。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以往的古代历史中,断头台一直不断地在上演,那里是决定生死的"舞台"。 那么,古代砍头多残忍?洋人目击了斩首细节,刽子手3分钟不到砍33个。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在古代,刽子手是一个非常讲究手艺的职业。从事刽子手这一行当的人,向来都是壮士,因为斩首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 再加上过去的封建时期,人们信奉鬼神,觉得刽子手需要具有阳刚之气的壮士,一般女子或者瘦骨嶙峋的小生还无法胜任。 当一名合格的刽子手,光凭蛮力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掌握快准狠。他们需要经过很多年的磨炼,练习挥刀砍下的手法。 头开始,他们会练习挥刀的稳定性,但不能随意地挥来挥去,保持一定的节奏。 然后会拿一些瓜果或者动物去练习,比如在冬瓜上面画一条线,然后挥刀砍下,直到一刀下去砍掉画的那条线才算过关。 这个挥刀的手法,没经过多年的磨炼,是无法达到合格线的。要知道,斩首他人的过程中,需要一刀下去,不能卡刀,更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是,刽子手的心态要好,毕竟这一行当需要不惧怕鲜血,维持平静的心态,无畏生死才行。 想必许多人曾经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斩首的剧情,里面的刽子手大多都是凶神恶煞的壮汉,在动刀之前都会喝一碗酒壮胆,然后才开始斩首。 那么真实的情景是怎样的呢?古代砍头有多残忍?曾经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洋人目睹了这一切。并且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场景。 千百年来,我国的历史文明悠久,从古代开始,就有许多洋人慕名而来,希望能了解东方文化的魅力。他们了解我们的诗歌、丝绸文化,青铜瓷器等,深感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一位洋人就是在华期间,恰巧亲眼目睹了一场斩首在断头台上演。只见周围围满了一群人,有33个人被捆绑跪在台子上,魁梧的刽子手拿着刀等待指令。 当听到指令后,刽子手将捆绑那33个人身上的令牌取下,扔在地上,随即便是迅速挥下手中的刀,头便干净利落地掉在地上。 洋人对眼前的一幕十分震惊,虽说西方也有砍头的文化,但从来没有见过刽子手3分钟不到砍了33个。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在不断地工作。实属罕见,充满视觉刺激。 后来,这个洋人把了解到的华夏文化都写了下来,就连他那天见到的斩首细节,也一同记录在了本子里。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互联网的大时代里,可以快捷迅速地观看视频或者接受讯息,并且隔着屏幕,与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就算是看到血腥的场面,还可以随时切换,尽可能地将残忍程度化小。 但是在古代就没那么方便了。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文明也在不断地前进,如今再也不会看到这种粗俗的场景。这就是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