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报警称自己的孩子找不到了,想要寻求警察的帮助,警察接警后立即出动。但让民警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却拼命逃跑,民警询问其家长才明白,原来这位家长每次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都会说: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把你抓走了。 这样的原因让民警哭笑不得,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恐吓"孩子,培养孩子遇到困难找警察的观念。 这件事听起来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受到过这种"恐吓式"教育,比如"妖怪会把不睡觉的小孩抓走",比如"不听话的孩子会被警察抓走",再比如"不吃饭就会有白大褂来给你扎针"。 这类"恐吓式"教育常常出自老一辈的口中,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不哭不闹,非常省心。殊不知,这种恐吓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童年阴影。 这种教育危害大,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家长们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制止,这个认知让很多家长头疼。 在《不较劲的养育》这本书中,作者给了我们3点关于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各位家长快学起来吧! Cheers Publishing/湛庐文化不较劲的养育 ¥51.9 购买 01
改进你的沟通技巧 善于沟通的家庭往往更少出现问题,就算出现,也能成功地解决。在这样的家庭中,家人们更喜欢与彼此相处,不善于沟通的家庭则相反。有效的沟通技巧是家庭成功运转的重要根基。幸运的是,许多家庭都表现出有效的沟通模式。这些家庭的成年人彼此坦诚,相互尊重,彼此交流想法和感受。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家庭,在压力面前往往也做不到有效沟通。在第3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家庭压力通常来自不同的方面,有经济问题、医疗问题、感情问题、工作问题和育儿问题等。 1.做一名好听众 做一名真正的好听众很难,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练习。不过,成为一名好听众会让你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只要自己的看法被倾听和理解,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意见和分歧。有效倾听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所以,我们更侧重于倾听而不是其他沟通技巧。要成为一名好的听众,你最好养成下面这样的倾听习惯。 2.请求反馈,轮流说话 喜欢垄断交谈的人往往更外向、更健谈。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人,你需要克制一下,让其他人更多地参与到谈话中。特别是当你正在和一个安静内向的人或是不愿意打断你去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交谈时,尤其应该如此。 在和对方讨论一个问题时,请酌情停下来询问一下他的意见。询问意见时,尽量避免提一些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比如说:"你同意我的观点,不是吗?"这分明就是在鼓励对方简单地说"是"。这种问题称为封闭式问题,因为它往往为沟通设置了一定的限制。相反,要尽量提一些促进对话的问题。促进对话的问题一般都以"怎样""什么时候""什么""为什么"等词语开头。这种问题一般称之为开放式问题。开放式提问鼓励别人表达观点,对沟通不设限制。比如,问"今天上班发生了什么事?"就比问"你今天上班还好吧?"更能促进交流。孩子们看见我们使用开放式提问,他们也更可能会学着这样提问。 3.乐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尽管可能对某个问题你会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你要表明愿意倾听其他观点的态度。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改变自己的观点,只是表示你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在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要贬低他。讨论你对这种观点的关切,而不要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在倾听其他看法时,尽量保持开明。有时在某些问题上,你可能会发现对方其实是对的。 02
增强你的耐心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难免会失去耐心。即使你很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有时也仍然会生气。如果你以绝对思维思考,认为自己应该总是很有耐心,认为一旦失去耐心就很可怕,那么,当你失去耐心时,你一定会感到难过、郁闷。 而在失去耐心时,变得难过郁闷并不会对你有所帮助。要承认,这虽然不可取,但也是人之常情。期待自己总是充满耐心并不现实。我们固然不应该为自己失去耐心找借口,但是要承认和理解,偶尔失去耐心是正常的。 既然未来你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失去耐心,那么,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呢?《不较劲的养育》中建议使用危害控制"4R"法: ·认识(Recognize)到自己已经失去耐心。 ·离开(Remove)现场。 ·复盘(Review)整件事情的经过。 ·应对(Respond)。 第一步,尽快认识到自己已经失去耐心。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反应不同,请努力明确你个人身上快要或已经失去耐心的信号。这些信号可能包括热血上涌、牙关紧咬、拳头紧握、心跳加剧、咒骂或是提高嗓门等。关键是要尽早确定,这样你才能更容易重新控制好自己。 第二步,认识到自己快要或已经失去耐心后,尽快抽身离开现场。如果你在家,或者在公共场所,但身边有可以临时照看你的孩子的成年人,你可以走开几分钟,这样效果非常好。当然,无论你有多么生气,都不能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把孩子留在可能存在危险的环境中,比如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公共场所。 如果确实不能离开现场,你可以后退几步,离孩子稍远点,看点别的东西,不看孩子,深呼吸,尽可能地让自己冷静下来。同时像前面所建议的那样,针对孩子的行为,默念一些现实的想法。比如,"我的孩子破坏了一条规则。生气和失控无益于我有效地处理当前的情况"。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能够有效平复生气的情绪,让你恢复自控。 一旦你恢复自控,就请静下来简单地复盘整件事情的经过。想想刚刚发生的一切,思考一下你的想法是如何导致你失去耐心的,你该如何最好地处理当下的情况。然后,做出最有效的应对决策。 最后一步,面对现实,采取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在你应对当下的情况时,请保持自控。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又要失去耐心了,重复一遍"4R"法:认识、离开、复盘、应对。 在使用"4R"法时,要尽快逐步推进,不要在某一步上纠缠过久。离开现场进行复盘时,不要纠结于所有的细节或所有可能的应对方法。如果你花太长时间复盘,可能会错失最有效的应对时机。 问题解决后,你再进行详细的分析,思考一下你起初没有考虑到的可能的应对方法。事后在你更放松的状态下分析,通常能够想出更加有创造力的办法,有利于下次遇到类似情形时的处理。这时,向自己提问:"我喜欢自己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吗?""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我会怎样处理?" 03
和谐的家庭生活 对个性强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到家庭是安全有保障、充满爱与欢乐的港湾。要帮助你的孩子培养积极的性格,学会重要的生活技能,你必须经常积极地和他进行互动交流。但是,迫于当今社会的压力,父母常常很难抽时间陪孩子。即便真能抽出时间,我们也无法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因为我们很难放下烦心事。 我们中的很多人回到家还要加班工作,就算没有把工作带回家,可能还是会忙于处理一些与工作或生活相关的其他事情,无法真正放松、享受家庭之乐,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如果你存在这类困扰,那么在《不较劲的养育》中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 1.减少电子产品时间,提高阅读能力:孩子要成为善于阅读的人,就必须掌握语言和词汇等基本技能,语言和词汇技能基础扎实的孩子阅读能力就强,而这些基本技能一般是在孩子入学前就已经掌握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教孩子很多与后期阅读能力有关的技能。记住,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学会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多年的努力。你要有耐心,要把阅读变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这很重要。 2.充分利用家务劳动:利用各种日常活动机会与孩子进行互动,对孩子进行教导。尽管玩耍很重要,但是家里也有很多家务需要做。让孩子尽可能多帮助你分担家务,即使孩子很小,他也可以帮忙清扫地板、推吸尘器或是摆餐具。虽然你自己做这些事情往往更快更熟练,但是,让孩子参与其中是给他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帮助做家务会让他有一种为家庭做贡献的感觉,同时也会让他变得更有责任感、更自信。 3.表达"我爱你":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向孩子或配偶表达我们的爱。说"我爱你"固然重要,但还有许多其他表达爱的方式。 4.家庭用餐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饭对孩子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可能超出你的想象。研究表明,家人一起吃饭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并能够减少其行为问题,不仅如此,这件事还能提高大龄儿童的学习成绩、降低各年龄段孩子的肥胖风险。家人共同用餐坚持到孩子十几岁时,甚至能降低抑郁、自杀和进食障碍等风险。 04
《不较劲的养育》是雷克斯·福汉德博士与尼古拉斯·朗博士40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书中针对2~6岁幼儿的5周教养方案,经过实践证明可靠有效,能够帮助父母发觉导致孩子破坏行为的特殊问题,学习如何有效处理孩子的固执行为,检测孩子是否为多动儿,掌握管理特殊行为问题的策略。 实施5周教养方案,不仅能让孩子稳定情绪、改善行为、塑造优良品格、发挥性格中的潜在优势,还能让父母从处处跟孩子较劲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不吼不叫、不急躁,从容应对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