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産劳动相结合。 孩子的身体健康最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好教育。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目的就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层面对什么是真正的好教育已经做了明确要求,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悠久的民族,中国人对道德要求往往高于法律,法律只是对人的基本行为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中国人对道德品质的要求更高。 历史上能有作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比如:孔孟、司马光、梁启超等,在历史上造成危害都是品质卑劣的人,比如:赵高、秦桧、汪精卫等。中国人常用德高望重形容哪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尊敬的都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当下的社会,虽然竞争日益激烈,但对人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感动中国》节目,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常常让我们感动到泪流满面,主要因为节目中人物品德高尚,成了我们时代的楷模。 在社会上最希望的人才是德才兼备, 原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谈过用人观:德才兼备的人,提拔使用;有德无才的人,培养使用;有才无德的人,限制使用;无德无才的人,淘汰使用。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普遍价值观。 这些都对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形成了共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要求"立德、立言、立行","树人先育德",蔡元培先生也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都把德育提在了首位。教育好了孩子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孩子在其他事情上就会事半功倍。他就会知道学习的目的,找到学习的动力,就会勤奋上进,正确的为人处世,往往也热爱劳动,会崇尚"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会带动孩子其他方面全面发展。但身体健康是人一切的基础,是人一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证,没有一个好身体,其他的无法保证。没一个好身体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学业,不可能很好完成工作,也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有些身体健康有问题的人,长期受病痛折磨,往往影响到心理健康。 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唤醒孩子的内因,进步最根本靠孩子的内因起作用,再加上合适的外因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只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成功的教育就是将人培养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强壮的体质,顽强的意志,崇尚科学,热爱和平,努力学习,锐意进取,为家庭为民族为祖国勇于奉献的劳动者。 什么是最优质的教育?问的是教育方式方法?还是教育过程?抑或是教育目的?要完整的回答这个问题,那得要著书了。这里因为篇幅的原因,就只能删繁就简,直奔核心。在下认为,最优质的教育就是教育的最基本特质——创造性。教师的教,要科学地整合昔时信息和即时信息的矛盾,使教育教学动态不断创新,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学生学,要达到格物致知,学以致用,使古老的知识之树不断地冒出新芽,永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有人反对唯分数,坚定要求"减负",还儿童的童年,这是偏激的。有人力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是揠苗助长,有悖教育规律,也不适合时代的潮流。真正的优质教育,是以老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新才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尊重是前提,民主公正是氛围,自主探究是动力。 这个问题我喜欢回答! 简单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的过程。 正真的教育至少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人。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古时"学而优则仕",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管理者,即入仕。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培养创新型人才…… 其二,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者的方法和行为。正直的教育注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能根据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正直的教育会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正直的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懂得教育是调动而非灌输;正直的教育不一刀切,而是让"不同的人又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我们现今的教育走得有点快,有点盲目,有点丢失魂魄。君不见,社会上下全都唯分数是瞻,课堂内外皆一片刷题之声!这样的教育,离正直的教育还有一定距离。我是苏拉木塔格,关注教育是我的责任。喜欢我,就关注我! 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有"四自"精神,"四有"新人。 只为拼分数,上名校,不讲德智体美劳,不讲爱国情。读到硕,博士也不算成功人。 只有学好主席思想,遵循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到了学业结束有了为民服务精神,报国之心才是好学生,栋之樑。 亲子教育 ——做智慧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昨天有朋友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询问我三岁的小孩,叛逆,吵闹,一句话也不听,家长都没有方法了,问我怎么办。给她电话说了一个多小时,说是太多记不住,只好给她总结了几条,顺便也发给需要的朋友们共勉,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还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1.和老人一起住,老人带的孩子,孩子容易顽皮,不好管,以后尽量住两处。如果只能一起住,你就要知道,孩子不好管理是正常的,因为让老人带孩子,或者一起住,孩子多数就会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自己带孩子是最好的,无论是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还是教育理念都和老人带大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现实不允许呀!工作繁忙,有老人看护孩子就已经不错了,大多数家庭不都要老人带孩子吗!你不懂心理学,孩子懂,有别人在,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小自尊,还有可能有爷爷奶奶心疼,保护,为什么非要听你的! 2.孩子上了幼儿园会有很大的变化,学到很多礼仪,养成好的习惯,所以,不要着急,别焦虑!虽然教育不能完全交给学校,放给老师,但是,家校联合中,我们可以做最好的配合型家长呀! 3.教育就是连哄带劝,用相对正确的思想,是非观念来影响孩子。孩子只有在开心快乐的时候才能学到东西,不要讲大道理,游戏往往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润物细无声。你用了多种方法,他都没有接受,还是你的方法不对,带孩子,要懂一点儿童心理学,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去。 4.我们只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优点,并无限放大,表扬不能浮夸空泛,而要具体化,多加鼓励。孩子的成长,就是让他在成长的路上不断的找到成就感!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败顶多是成功之父。 5.有时候,孩子为了自己的需求,闹情绪也是正常的,不合理的,坚决不答应,确实不能惯着的一些坏毛病,哭闹也不管用,家长需要做的是,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去玩别的! 6.你的性格会影响孩子,要和他多说话,如果孩子反感了,你就不是朋友了,到了青春期,就什么话都不给你说了,家长只能徘徊在教育的外围,就更使不上劲了,这就是教育失败的迹象。 7.允许孩子犯错,只有在不断的试错中,孩子才能有自己的亲身的体验,总结教训,了解事情的真相。更不要时时包办,时间不紧张的时候,要静下心来,等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亲自走过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大人只需温暖的陪伴左右! 8.遇到事情,大人帮助分析利弊仅供孩子参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凡事总有两面性,好多事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想培养一个领袖气质的孩子,就不要什么都给他做决定,没有经过千万次选择的锤炼,如何有独挡一面的决断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蹶而就的事情。 9.孩子的大局观很重要,有格局,不要整天鸡毛蒜皮,要不断开阔视野,别管是层出不穷的活动,比赛,特长,运动,旅行……都是训练孩子待人接物的一个又一个绝佳机会。 10.大人陪伴,多去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做志愿者,捐赠,义卖活动……学会感恩,善良,成为一个活泼可爱,阳光向上的孩子! 11.你的焦虑情绪就是在告诉孩子:你不优秀,你不够好,你好差劲,我不喜欢你了…… 12.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叛逆,坐不住,不礼貌,不认真,不专注……你总能找到无数个孩子的缺点,你越是强化,孩子就真的向你说的方向去发展了。如果你善于给孩子贴标签,为什么不贴一些相对正面的呢:你很有担当,小朋友都愿意给你玩,人缘好,进步了,你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当个科学家吧,就你小脑袋机灵……为什么总是在优美的语言上如此吝啬呢!难道你不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吗? 13.无论你自己多么优秀,都没有资格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你投入了多少的时间,金钱,费心费力,把心操碎,都不能要求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你的人生是你的,他的人生是他的,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 14.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更多的体验生活的机会,陪伴他成长,鼓励他,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发现优点及时表扬,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还要常常提起他的与众不同,他的骄人成绩,他又是多么的让父母骄傲,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非同寻常,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就看你能不能和孩子和平共处,让孩子愿意接近你,什么话都愿意给你讲。 15.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绝不是总考第一就能决定以后的幸福,也不是年薪多少就是幸福的标准,内心的幸福快乐,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文明用语就是最好启蒙教育,这是的孩子朦朦胧胧的懂事,对外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都是美好的、都是模仿的,有可能你的一句粗鲁的影响它的一辈子。邻居一个六岁的孩子,全因父母在家经常吵架,全都是恶语相向,幼小的孩子在心灵里种下了恶魔般的幼苗。到了十二岁的年纪,一次在他外婆吃饭,因为要吃烤鸭而和他外婆发生了不愉快,出口就是"妈的巴子!"听到这句话外婆气的浑身发抖,立即把他母亲找回来,对外甥的言语表达不满,不尊重老人等,孩子在一旁自言自语地说了句,爸妈在家吃饭对骂、看电视争遥控器对骂、有时候上厕所都是这样,脏话、粗话随口出,都是跟他们学得!一听两个做母亲的都弄住了,原来罪魁祸首就是是父母平时举止、言行。孩子母亲后悔地说:"都是大人的错,没有做好表率作用。"所以说,孩子母亲这句话告诉我们,初始教育影响孩子一辈子,做父母等的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