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平均工资 6378 元。 具体分布如下: 从这个表看,月薪 11k 大约比 75% 的人工资更高。 不过,光看这个数是不靠谱的,因为每个人的学历、工作年限、所属行业都不尽相同,不同情形下的工资相差非常大,看这个大数是很难知道自己的真实位置的。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如果你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学历也毫无亮点(比如没有读过大学),进入一个普通的行业,又没有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月薪 11k 对你来说就可能是一个几乎无法达到的数字。 但如果,你在家庭背景、学历、行业、个人特质上有一项有所长处,那 11k 就是一个有望达到的数字。 不同人之间的家庭背景差距太大,暂且不谈。 先说学历。 只要你读过本科,那在上海月薪11k 几乎是早晚的事情。反之,就更依赖你的行业和个人特质。 如果你读的是重本,通常工作十年以内薪资就能达到11k 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如果你的学校更好一些,比如 985院校,那薪资达到 11k基本就是五年内的事情。 再说行业。 如果你在热门行业,主要是 金融和IT,只要你读过大学,是校招生,五年内薪资不到 11k 就已经算比较失败了。如果你的学校还不错,比如是985,那11k也不过是刚毕业时的入职薪水而已。(比如我研究生刚毕业时,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就已经远高于11k) 但如果你在传统工科,或是其他不太热门的、偏传媒的行业里,那要在五年内达到11k,除了需要一定的学历,还需要自己比较努力,也许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最后说说个人特质。 即使对于没有很高学历又不在热门行业里的人来说,一些基本个人特质的优秀也可以帮助他达到月薪11k。这些基本的特质包括: 好奇心 。对工作中不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兴趣; 踏实 。能在工作中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 自省 。愿意经常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下次努力改正; 上进 。有升职的意愿,愿意像主管们讨教和学习工作方法。 有了这些特质,在上海,无论你什么背景、什么行业,月薪 11k 都会是三五年内触手可及的薪水。 我是现港大研究生,虽然说年轻,但是常年居于一线城市,对钱跟城市还是有了解的。 我不知道楼主多少岁,我就大致估计一下 楼主30岁,税前月薪11K吧。那么这个价格,在上海生活如何呢?在其他城市又如何呢? 算不算高呢?有没有出路呢? 我们来看看吧。 1、上海(我高中的同学,单身,男,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计算机专业,2年PHP开发,月薪:13K ) 在上海,对于重点大学的理工技术男来说,基本上毕业就能拿10K,据他的说法,扣除所有,每个月还能剩下6K左右(宅男,年轻,没爱好,不泡妞)。做个10年,没进展就老家(潮汕地区,买房 然后回去做小本生意 陪陪老人孩子) 生活满意度(我预测):5分 (请忽略这个傻逼的中指,跟我比较熟,发2个图吧就) 2、杭州(大学同学,阿里校招,女,中山大学毕业,产品经理,月薪10K,异地恋) 在杭州来说有10K,刚毕业差不多2年,工作轻松,还是不错的。 每个月基本剩下5K左右(女孩子,比较会花钱)。 按照她的说法:能够调到他深圳就最好(男朋友在深圳)。如果不行的话,也不想离开,毕竟杭州房价还比较低。 生活满意度(我预测):6.5分 ( 工作图一枚) 3、上海(小时候的玩伴,初中毕业,男,房地产销售,月薪不详,已婚,老婆在老家) 不经常联系,朋友圈充斥着各种鸡汤,偶尔还会发发吃烧烤,喝青岛,唱K的照片。月底的时候经常像我借钱,家里老婆孩子跟父母住一起。按照他的说法:先把家里房贷还了再说吧。 生活满意度(我预测)有单:6分 没单:3分。 (朋友圈图一枚) 4、深圳(初中同学,单身,男,普通大学毕业,数控机床,单身,月薪5.5K) 毕业差不多2年,在深圳5.5K。在西乡固戍那边租房,基本月光,不过没有向我借过钱(不代笔不向别人借),有时候会去深圳湾逛逛,网购所有东西。 有空回来香港,我带他去兰桂坊吃过一顿。 按照他的说法: 看看老家有没有公务员可考。 生活满意度(他自己说的):基本0分。(无图,基本不自拍) 5、北京(高中同学,女,北京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与男朋友同个学校,建筑园林专业) 跟我一样读研,父母给2K,自己跟老(jiao)板(shou)接单。每个月下来有 3K~ 4K,对未来抱有希望,期待能够留在北京生活,到处旅游,阳春白雪吃牛扒,下里巴人麻辣烫,样样精通。 生活满意度(我预测):6分。 (有图,不过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没问她,就不发了) 6、香港(自己,在读研究生,单身,计算机专业) 从大学开始,自己接外包,做做代购,做做翻译,每个月下来生意好的时候有几十K,生意不好的时候,也有4K左右。自己生活出了交通吃饭,基本没什么支出。赚了钱也存家里。 毕竟父母培养自己也花了好多钱。(可以见我的关于天才的那个回答) 生活满意度(自评):5分 (单身,大都市,花花世界,只能看,不能碰,未来回广州或者考博。) 其实,大家不可否认的,学历越高,知识越丰富的人,获得的财富往往也越多,不排除个例说不读书开创财富帝国。 不过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改革开放都30多年了。你还想着读书无用论? 你还想着初中毕业出来打拼?那你不是把自己的人生做戏玩? 总结:充电的年代,科技的年代,知识的年代。 现在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如果你本身具有一个的社会资源背景,加上自己的知识技术。那么这就是你的年代。 不要怀疑自己能不能在一线城市立足,要怀疑自己有没有努力。鲁迅真的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学习罢了。" 是啊,哪里有什么天才,你只是把别人学习的时间拿来玩 王者农药罢了。玩完还在感叹房价真的好高啊。 不过房价确实是泡沫了点。唉~ 喜欢我的回答的朋友,可以加下关注。 我将继续把我的所见所闻传达出来。 税前20k不到,平均一个月到手14k左右,浦东上班,住闵行,房租水电各种费一个月2200左右,老家房贷3200,和女朋友两个人生活费2000左右。交通和通讯400。每个月多1000预算出来以防有交际或者别的。这么一算的话,一个月开支8800,结余5000左右。一年下来能结余6万不得了。想着买车的话,一年又得2万左右的开支。生活不易,好好努力,送给魔都奋斗的年轻人。 亲身经历!不知道上海整体薪资水平,就简单讲讲11k能过什么生活。我刚刚来上海,新工作基本工资11k,14薪,税后每月8500不到。(按照热门回答的说法,我985,工作两年,这个薪资应该是很失败了…) 目前租房子,住在比较繁华地段,3400每个月,水煤气电费100块钱一个月。每月还老家房贷2700。公司在家门口,省了交通费。公司包午饭晚饭,这个省了一大笔开支伙食费。每月周末出门吃饭看电影买水果大约支出1000,护肤品买衣服1000。合计:8500-3400-100-2700-1000-1000= +300…还有各种零零碎碎费用没算。 所以我都是在吃老本,如果不是以前的积蓄早就过不下去了!吓得我这个月马上找了个室友合住一间房分摊房租,两张床分开睡,房租就1700了。衣服很少买,护肤品什么的,现在都是用性价比最高的,像兰芝雪肌精,再也不敢买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之类的。再也不敢淘宝考拉买买买,现在花十块钱都要考虑下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不花! 所以11k在我看来,只能过一个60分还算及格的生活吧。勿喷,个人观点,每个人对于生活质量要求和定义是不一样的!不过好在之前凑了点钱买了房,现在还房贷也算是种投资,即使哪天上海待不下去了,还有个家可以回,有个安慰。 我觉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我是外地在上海读大学的(非211),98年毕业,毕业后算是运气户口留上海。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月薪1100,后来每年加一点,到目前也就税前15K。大家都说房子的事情,我就来细细说道一下,因为我的经历很典型!04年和女友恋爱(她和我一样,外地来上海读书,毕业后户口留上海),05年我们领结婚证,在上海买了人生第一套房,面积70平米,总价45万,贷款25万,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多万。那段时间天天睡不着啊,贷了那么多款!现在看来,早知道上海房价这样疯涨,那时候就是卖血也是值得啊。(当然这是开玩笑)到了08年,一次晚饭后逛街,和老婆心血来潮就到中介把房子挂出去了,三个月之后,房子78万出手,换了一套97平米122万的三房(说实话,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房价还真算厚道),随着小孩的出世,慢慢的快要上幼儿园了,可是我的房子没有对口的好学校,而且也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想换一套面积大点,交通方便,有对口好点的学区房。可是,上海的房价真的看不懂了,如果是学区房,地段还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四万左右了(2013年下半年),那时候上海的房价就已经有疯狂上涨的苗头了,我们把房子挂中介了,马上有人接手了,经过差不多半个月的奔波看房,我们也看中一套二手房,那半个月我还是刻骨铭心的,房子是一天一个价,对于面积大的房子,可能晚一天,就要多付出几万元。总体来说,我们运气还不错,最后成交情况:我的房子97平米,卖掉到手242万,我买的房子131平米,490万。(我卖的房子和买的房子都是在中环以内,内环以外,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离中环和内环都在一公里以内,离公园,地铁都在500米左右),这次买房是在2013年年底,贷款120万,其中公积金40万,按揭80万,因为多次贷款,利率都上浮10%,按揭利率7.2%,每个月还贷8k多,13年年底搬入现在的房子。当时我买入的时候,均价大概3.7万多吧,到现在,才4年不到,小区均价9万2了,也就是说我现在的房子市值1200万+,而且是挂出去马上能出手的,我不是炫耀,只有一套房,值再多的钱也没用。因为有点余钱我们就去提前还贷,目前,公积金还贷后,我们自己每月出400不到,我和老婆税后薪水加一起大概30k吧,两部私家车,一部上海牌,一部外地牌,总体感觉也就一般,一般的花费,国内旅游什么的,还可以承受,没去过很奢侈的地方!小孩读幼儿园,公立的,每月1k左右,不过外面报班学跳舞,钢琴,英语,游泳,汉语拼音,一年大概3万多,整体一个感觉,毕业后在上海的将近20年就是在不停的折腾房子,基本上有一点存款了,总归马上有一笔大的支出,要不就是提前还房贷,要不就是买车,在我记忆中,没有多过20万的闲钱。这些年的经历,我感觉上海本地的,有本事的人的确很优秀,没本事的但是出身好的,一拆迁拿几套房的,朋友们,上海现在的房价来看,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过在上海二十多年的经历看来,上海市中心好的小区大部分被外地人占领了,上海本地的好多都被挤到外环了(我们小区60%以上的都是外地人或者像我们一样的新上海人)。我不是说上海人不好,大部分都是素质很高的,小部分素质不高的可能是天生的优越感和嫉妒心里吧!总结一下,我们也是在买房上占了时间早的便宜,而且是一步一步,小房换大房,想一步到位基本不可能的。如果当时我们没买房,我们现在大概也只能去外环买100多平米的房子了!如果说现在还没有解决房子的,想完全靠个人在上海买房的话,我认为月薪100k左右可考虑内环,50k可考虑中环,30k可考虑外环,再低的话可考虑郊县(前提是不要说买十几二十平米的小房子,我说的是能满足三口之家的基本要求)。一口气说了好多,不喜勿喷,有错之处请指正,谢谢! 11k对本地人来说应该不算少了,但对白手起家的外地人来说应该属于活命水平吧!我觉得每一个在上海打拚的外乡人,都是一部值得传记的奋斗史,值得尊重!我的经历和楼主比起来,简直是血泪史!简单跟楼主分享一下我的真实经历:04年911毕业随女友来上海,我工资1800,女友2800,生活苦逼。05年换工作2800,女友成老婆,换工作3600。06年换工作3500,老婆4000。07年加工资到6000,老婆4500。一直租房,老婆生活要求高,没有存款。自从结婚,嗑嗑碰碰争吵,为房子,为孩子。一直到10年离婚,贫贱夫妻百事哀,矛盾无法调和了。最终无房无孩,家庭所有财产全归她,七七八八近20万。我留3000元租房重新开始,等于工作6年多挣了3000元,哎!真的悲哀。所幸一年多后认识现在的老婆,这个时候我已是公司的产品研发总监,收入从6000到8000,再到10000,到20000,到30000,直到13年离职开始创业时40000结束。我老婆也是另一公司的研发总监,收入从认识时的17000到16年离职时50000。我目前设计公司创立4年有余,手上11个人手,公司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在盈利,多少不说了,当然比打工强,只是比打工艰辛百倍!现在更能理解何为老板,何为工作了。忘了说房子了,我们12年结婚就在世博园买了110平的二手房,240万。首付加装修七七八八的掏了150万,贷了140万,后来15年一次提前还完了,据说现在房子值750万。哦,车子:我11年5万拍车牌,买12万的车,今年初送给姐了。16年买了X1,花了35万。今年7月,经过19个月通过黄牛又中了一块牌,准备年后再买个320。孩子:13年出生,刚上公立(我俩都外地户口,我当年和沪籍擦肩而过,最大遗憾)。讲真,我们每月家庭开销好大,2万。在上海,我就是一部机器,生活会让你停不下来!充实但真的好累!我的上海生存法则是:别人过周末我工作,别人6点下班我9点,有时12点,甚至通宵。我不算聪明,但够拼命!写这个东西的1小时前刚从杭州出差进家门,一天没吃上饭。第一次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想给后来者一些奋斗的参考! 首先,笔者一直搞不明白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因为肯定不能用普查,因为普查的速度还没有工资变化的速度快。 同时,城市个税征收的总和进行计算也是问题,因为不知道各个收入阶层的比例,而每个阶层的纳税额还不一样。 还有,抽样调查更是麻烦。如果是小地方还好,上海却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什么收入水平的人都有。而且,就算做到全面覆盖,也未必得出结论,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会说实话。 这就造成了一个困局,没有平均工资,没有一个坚定的中间值,怎么知道一个人收入在什么水平呢? 而笔者分析这几条原因,无非就是为了怼某些挂着数据分析师标签的人,拿来的数据不做思考,张嘴就敢说,那还学知识有什么用? 而且那个6378笔者也找到了出处,看下图。 说实话,笔者找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是个什么网站,也不知道是什么机构做的数据调查,就知道抽样样本有 239778例。 按理说24万的样本应该够了,但是样本特征一句话没有,就展示了一个不同收入阶层的比例。 说实话,这种报告和编的没什么区别,不要看起来像个真的,那就是个真的,只是格式相对完整了一些。 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年轻人已经买不起房了,专家还是房价其实还不算高。就是因为这些搞数据的人拿来就敢用,也不管真假,也不考虑对错,结果把专家忽悠了。 回归正题 上海月收入11k什么水平? 这方面要问清楚一点,11k是税前还是税后? 11k是税前的话, 算上税,五险一金,在加上一个汇缴补充住房公积金,并且汇缴最大比的话,到手7.8k。 如果没有汇缴补充公积金,那税后和五险一金扣完,拿到手应该是8.5k。 税后11k 的话, 按照刚才的比例,算上税,五险一金,在加上一个汇缴补充住房公积金,并且汇缴最大比的话,税前工资应该是16360元。 如果没有汇缴补充公积金,那税后和五险一金扣完,税前工资应该是14800左右。 所以,一个是最低到手1.7k,一个是工资最高16.3k,这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请问问问题的时候能把话说清楚吗? 为了让大家不迷糊,咱们就按照两个档来算吧,一个是到手8.5k,一个是到手11k。 到手8.5k在上海什么水平 从收入水平来看,算是技术职业精英菜鸟期的工资;技术职业普通人半成手期的工资。 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是一个高技术的精英人才,基本上毕业就能拿到这个收入,而且很多人甚至可以拿到这样的实习收入。 如果不是人才的话,只是普通的毕业生,恐怕要熬过菜鸟期了。 对于非技术职业,拿到这个收入可能要进入成熟阶段了,比如行政、人事等。当然,这些工作也是技术性,不过不像是生物学化、码农那样的高门槛儿。 所以,8.5k的收入水平在上海属于中等偏下,在普通人群中算是中高位,离社会精英还有这不小的差距。 而从生活方面来看,有房的话,8.5k可以保证一个人不错的生活水平,两个人的话,吃喝玩乐问题也不大,不过没办法高消费。 没房的话,多少有点压力了,要不然就是累。毕竟能给到这个收入的地方还是比较集中的,离公司越近,房租越高。当然,还有其他情况,笔者只是说普遍的职业情况。 如果想要住的位置适中,空间够用,那减去房租之后,两个人花省下钱有点紧紧巴巴的,不至于穷,想潇潇洒洒的不现实。到手11k在上海什么水平 可能大家觉得11k和8.5k也就差个2.5k,没什么明显的差别。 但是,不要忘了8.5k已经能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了,在同样的房屋标准下,11k的生活质量,完全可以高出8.5k一个等级。 不过,11k对于整个上海的收入环境来说,说多好肯定不止于,算是个职业发展性的门槛吧。 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你达到了这样一个收入,说明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并且付出过一定的努力。 对于没达到的话,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就像很多公司的行政那样,一部分可以发展的很好,做到总监,甚至有行政出身的CEO,虽然比较少。但是一部分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就是做日常工作,所以长期收入只能保持在一个普通的基准线上。 从职业特征来说,除了核心技术岗位能拿到这么高的收入之外,其他领域都应该当属于一个公司的中流砥柱了。 当然,公司水平不一样,有的公司入门可能就比这个高了。 只能说,至少这个收入的人,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生存压力比较低。不过,要是最近作死买房子的话,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 总体来说,11k在上海属于搞不成低不就的这么一个收入,不过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认为这个人是有发展潜力的。 刚才举例中大家就能发现,比如技术精英的新手期,普通职业的成熟期等等,也就说,只有某个高精专行业学成了,或是某个普通职业成手了,才能达到这样的工资。 这也就意味着进入到某个新的领域,参与到全新的游戏,玩得好,就能赚的更多,继续努力,到新游戏里面,就会收入翻倍,甚至几倍。玩不好,也能凭借以往的努力拿个这样的保障。 所以,11k如果是个社会奋斗几年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是不错的收入。如果30多岁的人,算得上是一个稳定的收入。40岁的话,他们会有其他积蓄,就不能单纯用工资收入来衡量了。 至于有人指出人民公园相亲那种挑剔法,其实,那些大爷大妈要求的东西(主要是房子),可能普遍40岁才能达到,年轻人要达到了,不是父母有积蓄,那就是社会精英。 所以,那种相亲要的是一个门当户对,或者找个中年失婚男,中年未婚比较少,而且大爷大妈会考虑心理问题。 至于年轻中的精英,他们还用得着相亲? 在大上海生活,到底多少工资才够花?多少工资才能生活得体面? 第一档:<2000元 上海宁都表示很好奇: 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撑着你继续生存下去的 赶紧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档:2000元-3000元 在上海,这点工资,日子难过啊 基本是月光族!只求图个温饱养活自己都成困难 赶紧投奔父母吧! 第三档:3000元-4000元 没背景,踏实肯干 当然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这个阶段的男生可以找个女朋友 但想要结婚,呵呵…… 如果是女生的话,建议逛街带个计算器 避免一时控制不住,呵呵…… 单身的日子还好过点 心情好了可以犒劳一下自己 吃饭省着点,还是可以将就着过的! 第四档:5000元-6000元 每天要算计着生活费! 根本没有考虑过买房! 为了省点交通费,从来不敢打车。 第六档:6000元-8000元 月薪8000在上海照理来说 已经足够保障生活了 房子可以住的稍微好一点 偶尔还可以改善下生活 省着点花还可以攒下一点 第七档:8000元-10000元 恭喜你:已经打败很多的上海宁 请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好好工作! 第八档:10000元-12000元 喝啥吃啥基本不用犹豫 偶尔来个国际游也完全消费得起 小资情调什么的也自然不在话下 第九档:>12000元 基本已经是人生赢家 买房买车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请尽情享受赢家的生活 富二代:年薪不限 还用说什么吗?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看完好想哭,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 月薪3000以下的,生活拮据; 月薪过万的生活轻松一些; 其实不管是谁 其实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都在不断努力 生命力是不分等级的。 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层次上 不管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智商的高低 都在努力的生活着,绝不屈服。 11k月薪在上海属于什么水平,切身体会告诉你。 我三月份刚刚申请过上海户口,结果被刷下来了,原因是个税太低。 颤颤巍巍地跟老师请教,到底要交道多少才能达标。 她说:太低了肯定是不行,至少要高于上海市平均工资,按照2020年的平均工资来算,是9800多,具体的记不清了,反正要申请上海户口至少个税要高于这个数。 但这也不意味着超过这个基数就可以了,每年的政策,平均工资又不一样。 事后,找了有经验的中介机构咨询,据说要保持在1.4倍比较有希望,要是能保持1.8倍,成功率会很高。 言外之意,如果你的月薪在13720以上,有申请上海户口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月薪在17640以上,有很大的可能申请成功。 拿到上海户口的外地人到底有多少呢,按照2020年每月公示的数据来看,大约是980-1400左右,也就是一年不超过2万人。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北京,上海的户口是很难落的,现在上海落户政策在放宽,每年也就这么点人。 如果月薪在11k,再努力几年,有希望在上海扎根。 上海居转户如果从购买力的角度去分析,月薪11k大概是什么水平 大概可以每天喝一杯星巴克,不觉得肉疼, 偶尔可以下班打车, 可以租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少浪费时间在交通上 啥?你问我为啥不买房,而是要租房? 因为买不起如果从人数来看,月薪11k大概是什么水平。 我记得第一次月薪过万是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据说可以超过85%的求职者。 等我看到2019年的数据,上海大概有45%的人月薪过万,也就是说,11k虽然算不上多高,但是可以妥妥地超过一半人。 小资生活什么人可能会月薪过万 从2010年到2019年,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上海平均工资的增幅却如同坐火箭一般。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通货膨胀,不是人员素质的提高,而是当地的产业结构在向"高薪"靠拢。 正如同小城市月薪过万很难,因为当地的产业不支持,而上海已经成为金融都市,科技都市,这些行业输出的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自然开出得薪水也就越高。 如果你想毕业没几年就能月薪过万,最好向金融,互联网,科技行业靠拢。 月薪过万 但你也像我一样,出生地在传统行业,那无疑选择了hard模式,因为物价水平是一样的,薪资水平却有差距 想要尽快的月薪过万,除了开辟副业之外,只能尽量地向龙头企业靠拢,比如世界500强,总之,只要进去了,就是月薪过万,除非是文职。 如果校招的时候没能进入这种大公司,短期内想要通过社招进入,难度很大,除非里面有朋友帮你推荐。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5年的时间,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做出点出成绩出来,至少是拿得出手的业绩,如果是技术岗,就让自己变专业,如果是销售岗,就让同行都认识自己,觉得你这人还行。 凡是都有一体的两面,金融或者互联网行业工资普遍偏高,不过也很累,传统行业工资低,相对轻松。因为你要这样想,那些高薪的行业把人才都吸走了,那么在传统行业里面,跟你竞争的精英就没那么多,你被内卷的可能性就相对小,随便努努力,就能甩掉很多人。 总之,先关注下我吧,明天接着聊 本人五年前税后8.4k。有房有车有老婆。老婆不上班,还要自己交社保,每月1500左右。还房贷一个月1200。那个时候,本人上班地铁,吃穿用全部淘宝。基本上每个月都是月光。但那个时候上班很清闲。现在本人税后20k,老婆税后10k。有宝宝一枚。车子还是以前的车,房子还是以前的房。感觉每天好累,好辛苦。每天上下班依旧地铁。吃穿用依旧淘宝。昨天老婆在店里给我买了套三枪的棉毛衫,花了150,我都觉得挺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