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厦门旅游,我一个人去的,因为厦门这地我都去过好几次,觉得完全不会出任何幺蛾子。结果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破店给我留下了终身阴影。 还记得那天下午,阳光正灿烂,我一个人在曾厝垵的小巷子里闲逛,去过这个地方的朋友都知道,这地儿跟丽江和各大古镇里差不多的结构,几条商业巷子纵横,巷子两边都是店铺,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我一边走一边搜寻着着记忆中的垃圾美食们。 当时我已经吃了海蛎煎,阿信厚吐司,蘑菇传奇什么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什么垃圾了,结果走着走着,遇到一个女孩子穿着古装站在一个店门口,端着一个大碟子,里面都是小纸杯盛了茶让行人试喝。可能是我吃了那些蘑菇有点口渴了,于是过去拿了一小杯就喝: 果然饥饿是最好的开胃品,干渴也一样。 当时那一杯茶喝下去,感觉满口花香四溢,齿留余香,神清气爽。明明也不是第一次喝花茶,也不是花茶爱好者,生平不会自己买花茶的那种人(本人是重度咖啡爱好者),但当时就在那此情此境下觉得"那天天色真美小姐姐真漂亮花茶真好喝",喝了人家一口茶不好意思不听她介绍几句:"您喝的这个是蓝山椰莓,里面有蓝莓干,还加了蜜桃和乌龙混合,非常美容养颜的!进去看看吧!" 我就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去了,店里装饰很ins风,大家知道这种旅游区小资情调的店数不胜数,如同苏州的平江路,云南的丽江,浙江的乌镇,都那个调调。进去后几个竹编箩筐在店内一字排开,里面装满了各种"美容养颜"的浆果花茶,标着不同的动听的名字:蜜桃乌龙、菠萝椰香、芒果百香果、蓝山椰莓、森林之莓...再加上一些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功效,写得腾蛟起凤笔底生花,看完让人觉得自己不买就是傻13。 再一看标价:1.2元每克,很便宜嘛,我大喇喇地就装了半袋,一看这袋只是美容养颜,我不能光变漂亮吧,还要变聪明,为了让我的脑子将来配得上我的盛世美颜,我果断再选了点其它品类的花茶 ,比如带一点清心明目效果的,拿到手中我觉得渣男又离我远了50米。 店里的销售小姐姐热情帮我拿过去结账,一看价格:360元。我:是不是算错了,内心翻有点讶异,第一反应:真贵啊!1.2每克,一斤就是500克,我动用起我那堪比英国人画道道算的笨拙的口算能力,突然反应过来那一斤不得等于600块吗? 网络类似图片 我又看了看店铺,也不是什么知名的牌子,虽然比起太平猴魁安徽铁观音西湖龙井这种名贵茶简直九牛一毛,但就这店铺这三无产品,一斤花茶卖600,多少也太夸张了。 小姐姐们期盼热情和无辜的眼神望着我,我瞬间领会到了之前,那一次次看KTV夜总会里客户们面对着一排排用期盼崇拜热情的眼神的公主们无法抗拒,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心情…… 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就是遇到了"花茶刺客"。 明知道被刺了,我还是带着那颗刺痛的心,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表现得很轻松的样子,扫码完毕。看着那被扣的360记录。我可是五味杂陈: 多么善良的一帮女人,明明可以抢我360块,她们却还是给了我两袋花茶。 拿着两包花茶走在回家路上,心情可是越来越郁闷,心里狠狠地恨了一把我的小学数学老师,犹记那天我不小心弄响了铅笔盒,他那一粉笔砸我脸上引来某男同学那稀稀拉拉的讥笑声,数学最令我痛苦的,也是这辈子的噩梦。但后来大学毕业了不服气,一直有重拾数学的想法,说干就干,就趁这个契机来练练口算吧,于是我打开某宝,几天后我的手里多了一本这样的书:五年级小学生口算…… 想起当时店里标注的价格"1.2元",旁边的"克"字小得不仔细根本看不到,但人家这也算明码标价,看来练完数学我还得练习下眼神。 还真练了几天口算,我想想 ,不对啊,这不过是一个表面的归因罢了,把一件事的发生归因为非常单一的原因,不有失偏僻,这只是数学不好造成的吗? 看看网络上其他人的评论,好多人有同样的遭遇:以克计价所显示的单价较低,使消费者产生商品价格并不贵的错觉,从而在最终支付货款时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网络上同样遭遇的买家 我怎么没有看到价格就拒绝呢,主要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当时的感受是害怕孤身一人,万一说不要了从店铺里冲出来几个彪形大汉咋办? 但想想,其实也不太可能会遭遇什么不测,毕竟我长得也还是挺安全的。 而且,厦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曾厝垵作为一个闻名的旅游景点,他们应该早就习惯了客户的拒绝。退一万步说也是他们心虚才对。消费者一旦提出不想买了他们也无法勉强。 因为消费者就有随时取消购买的意愿的权利,和被强制购买后让市场监管部门来管制和调解的权利。 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可侵犯 ——这是一个法治社会。 当时的我陷入在了一些新闻里的作为游客遭遇不测的想象里,这点钱不是被小姐姐们骗去的,而是被我的想象里的彪形大汉们抢去的, 更确切的是,它是被我脑子里的无知和懦弱给抢去的:表面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吃了暗亏,实际上是害怕惹麻烦的习性和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的懦弱。 觉得也不是什么大钱就算了,这些人就是因为抓准了我们这类人的弱点而屡屡得手。 还有很多人,也是出于自己的虚荣心,而选择了沉默,觉得:就这么点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遇到"雪糕刺客","花茶刺客",虽然不甘当个大冤种,但想想别人的脸色和可能说出来的难听的话,和可能的争执,硬生生地吞下了那句:"太贵了我不要。" 有些人恰好相反,大大方方说出太贵了我不要,这种直接爽快又大方的气质会自然透露出一种力量感,这为他们自带气场,压制甚至消散了对方试图PUA的任何表情和念头,这是我们应当修炼的方向。 你问这些人为什么做得如此娴熟且没有任何心理顾忌?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里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他资助过一个四川小姑娘,小姑娘家境很困难,爸爸下煤矿背断了腰,妈妈也是瘫痪了不能动弹。而小姑娘那一年准备报考浙大。高晓松就说:"如果你考上了,告诉我,你的学费生活费我来出。"她说:"好。" 后来,有一天,小姑娘来电:"你好,叔叔,我考上浙大了。"高晓松就特高兴:"那你把账号给我吧。" 小姑娘说:"不是的,叔叔我告诉你我考上浙大,是为让你安心,不是为了向你要钱,因为已经有一个宁波的叔叔资助我了,所以我只是向你报喜。" 高晓松就呆住了:"可是你家里那么穷,你多要一份钱也好啊,可以给你爸爸治病,我也没有说我这钱你一定要拿来干嘛。" 小姑娘说:"人一次不要脸就会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所以一次都不能不要脸。" 良心大概也是这样,如一个段子里的大学学生所言: "良心是我心里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静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转动起来,每个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坏事,每一个角都磨平了,也就不觉得痛了。" 虽然我们干不掉这帮人,但我们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这大概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生来就比他们多了一份可以守住底线的力量与高贵。 我是娇子娇,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她可没醉",转载请联系,规范转载声明作者和来源。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