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儿开始爬行的时候,我和父母达成一致:1、我们需要父母的帮助,帮助照看他们的孙女;2、爷爷奶奶分担孙女的饮食和生活事务;3、不干涉女儿的教育;4、不要逗小孩。 前两条无需冗述,只要我和老婆有时间就自己照顾陪伴小孩,上班没空就需要父母帮助。 第3条"不干涉女儿教育"是因为老人都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多学东西,但实际教的方法不一定对,教的内容不一定准确。最大的问题是会和我们的教育理念不统一,从而导致小孩受教育时会出现迷茫和判断偏差(小孩不知道听谁的),以及畏难保护意识(不想学了有人保护)。所以我们统一以孩子妈为教育中心,其他人暂不干涉孩子的教育。 现在发现"不要逗小孩"这一条在性格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逗小孩"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把小孩当做大人来进行正常沟通。不要经常去撩小孩,也不要说些没有油盐的话去调侃小孩。女儿现在话也不多,但在学校老师都喜欢找她沟通,说话落落大方,有条不紊。 女儿上幼儿园之前爷爷带她的时间不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他经常抱着或牵着孙女在城市里到处逛,看着街铺招牌学认字,看高楼大厦,在公园里看绿树红花,在江边看河水流淌、大船鸣笛而过,大桥横跨南北,去东湖看亭台楼阁(武汉人哪有不爱水的呢,宽阔的水域铸就武汉人宽阔嘹亮的性格)。 小孩记忆力都很好,女儿对爷爷教过字和介绍的事物景观也保有印象,两人平时交流总有具体事物的沟通,爷爷也乐在其中,愿意带她出去玩。几年下来的牵抱劳损了老父亲的腰,直到现在仍深受其苦,我一直愧疚于心,也希望女儿能一直爱戴感恩爷爷。 幼儿阶段的陪伴必须得耐得住烦,所有小孩都一样,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游戏一天玩一二十遍是很正常的,经常一个问题问十几遍。千万不要不耐烦说小孩问着干嘛自己玩去,或者嘲笑她。我和孩子妈都是一遍一遍的告诉她为什么,是什么,即使有些不知道的知识也会翻书或上网查阅后告诉她。不要认为她小,说了也不懂。其实她问这么多遍就是想搞懂。再就是我们买了很多绘本和她一起看,让我们安静的度过了不少时光,或多或少养成了一点爱读书的习惯。反正就是如果觉得养小孩很有意思,心情就会轻松些。其实也确实是这样,不说天天会给你惊喜吧,但每周都会有意想不到成长经历。如果方法合适,多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