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上网时间每增加1%,生育意愿就降低1.69%。那么影响生育意愿的,究竟有哪些因素息息相关?是抚养成本,生育焦虑还是理念的改变? 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在调整,由最初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最后到2021年放开"三孩",表明了我国对提高生育水平的决心。 然而,现在的问题不是"让不让生",而是"想不想生"以及"生了之后怎么抚养"的问题。 今年5月,北大核心期刊《人口研究》同期刊发了两篇关于互联网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研究文章。这两份研究都通过大量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上网的确会降低大家的生育意愿。 作者分析道,互联网娱乐内容众多,人们在互联网里面接受着大量信息,其观念和行为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同时互联网在方便购物的同时,增加了大家的消费水平,自然也挤压了生育预算。 而且互联网提供了低成本的娱乐活动,部分代替了生儿育女所带来的效用满足。 多子多福的观念似乎已经不能被现在的人所接受,对于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不生育的看法,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