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末霜降节气一侯的最后一天,天津这边,昨天夜里刮起了寒凉的秋风,清晨起来,不见蓝天白云,没有明媚温暖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气温从20多度下降到15度,阴沉、灰灰的天空。尽显深秋的寒凉与清寂。 今天和大家分享霜降节气,为什么常发生胃部健康问题?如何预防? 1.贴秋膘要适度,更不要忘了健脾胃。 霜降这个节气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每个季节交替的前18天内,是脾胃旺盛时期,人体新陈代谢强,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要比以前好,食量自然会增大,届时我们的脾胃耗能量,耗气血也会加大。也就是说,脾胃的消化负担要比以前大。 霜降节气适量进补,确实有助于滋补身体的阴精,提升体能等作用,更是为对抗寒冬做准备。 霜降节气贴秋膘,也要恰到好处的进行。杜绝每日大鱼大肉,红烧肉,烤串,酱肘子等肉类大量摄入,使得胃将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影响胃黏膜细胞的更新修复,会伤到脾胃功能。 可以结合自己的体质,选择健脾胃的栗子、山药、莲藕、白萝卜、土豆、南瓜等食材,搭配具有补益人体气血的鸡肉、排骨、牛肉、羊肉等食材去做滋补且健脾胃的养生美食。 比如: 栗子炖鸡腿 胡萝卜、莲藕清炖排骨 土豆炖牛肉 白萝卜清炖羊肉 虾仁青菜叶、山药白米粥 霜降期间,建议每周安排一到两次。 每天各种肉类的总量摄入不要超过三两(生重)。 2.注意保暖 霜降后,早晚温差更大,天地间阴长阳消之势会更强。深秋我们早、晚外出气温较低,如果保暖不当,难免会吸入一些冷空气,易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素供应减少,这样会削弱胃黏膜的防御功能。胃部会出现胃胀,胃痛等不适,甚至于出现胃炎或者是诱发胃溃疡复发。 建议,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尤其在早、晚或阴天的时候,更要做好脚部、背部、腹部的保暖。 我是和你聊健康的营养师郭建欣,希望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健康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