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中年丧夫逃难,改嫁遇人不淑,词人李清照,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文 | 读书君
  #李清照#半生繁华,享尽风光;半生磨难,国破家亡。
  人世间的千般苦难,铸就了她的万般坚韧;人世间的愁与悲,造就了她思绪万千的不朽诗词篇章。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几乎是属于男人的。不过,也有少数的女人,让人刮目相看,传唱至今。比如"词国皇后"李清照!
  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得纵使再有才华的女人,往往都会被埋没,消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而李清照是黑暗的夜空里,划破天际的那颗璀璨的明珠。
  提起李清照,可能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娇柔欲滴,温婉可人,多愁善感,容易悲秋伤月。
  大部分人对她的了解,是仅凭教科书上所知的。然而,事实上,她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清照恰恰是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李清照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个名誉放在她身上也的确是实至名归,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史上,能够超越李清照的才华女人,几乎没有。
  她不仅太有"才",还是一个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奇女子。01书香门第,早年打得一副好牌
  "有人一出生就生在了罗马,有人一出生就要做牛马",无疑,李清照是前者。
  命运给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开端,有的人天生就含着金钥匙长大,有的人一出生就得学会下地干活!
  人生这条命,至少有三成靠运气。李清照的人生开端是幸运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齐州章丘明水镇的李府的王氏,在被阵痛折磨了许久之后,终于产下了一个女婴。
  等待在门外许久的父亲李格非,激动地接过了新生命,并给她取了一个名字:李清照!
  李格非或许从未想过,他给女儿取得这个名字,在日后会成为响彻中国文坛史上的千古之名。毕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从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她是不能被奉立在李家香火的祠堂之上的。他又何曾敢想,她有一天,能够成为宋朝,乃至于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家家境殷实,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之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饱读诗书、精通儒学的才子,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大文豪苏轼门下,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李清照生母早逝,父亲再娶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宰相的孙女)王氏,同样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智慧女性,大家闺秀。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家,靠着学识谋得一份安稳的官差,吃着皇粮也能保准衣食无忧了。
  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的家庭里,李清照的才华也自然不再话下。她虽然是个女儿身,生在当时那个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但是即便不用刻意上学堂念书,也丝毫不影响她的成才。
  因为身处一个优渥良好的家庭里,受书香熏陶,李清照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加上王氏将其视为己出,悉心照料,学识渊博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家庭老师,在父母的指导教育下,李清照的文学造诣越发凸显。
  少女的长成,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转眼间,十几岁的李清照出落得亭亭玉立,才华更是惊煞了世人。
  少女心事,不与人言,落于文笔,惊艳了时光,更惊艳了众人。她的父亲,时而忍不住将她的芳名掩去,拿她的作品给诗词名家们点评,心生喜慰。
  李格非曾与友人谈起女儿李清照的才华,甚为骄傲。有人引语称赞:"中郎有女堪传业。"对李格非来说,人生是幸运的,拥有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冰雪聪明的宝贝女儿。
  苏轼的大弟子曾对李清照赞许有加,逢人就夸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02 18岁嫁人为妻,中年丧夫
  和大多数旧时传统的女性不同,李清照虽然生在封建社会,母亲王氏教她读书认字,传授她女红。但是,李清照只爱书香卷墨,不爱女红,旧时女子不能轻易出门,只能深居闺房,以免遭人诟病。而李清照不顾这些闲话,喜欢游玩、赏景,饮酒。旧式女子该有的清规戒律,她并未理会。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在都城沛京度过,那是一个聚集了人流的大都市,商贸极其繁荣,人才汇集,市民的生活五彩斑斓,多姿多彩。民间各种娱乐活动,随处可见,什么秦楼楚馆、吟诗作词,歌舞升平,好不热闹。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激发了李清照许多创作的灵感,一首《如梦令》出手,让她名声大噪起来。如今,她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仍被无数人为之传唱。
  邻家少女初长成,一年的上元灯会,李清照和从兄李迥夜游京师,在那里,她转角遇到了爱,一个名叫赵明诚的男人和她相遇了,其实赵明诚早已对李清照倾慕有加。
  赵明诚祖籍山东诸城,宋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他的父亲赵挺之一生热衷于事业,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一路做官,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即宰相),权倾一时。
  赵明诚少年时随父亲居住沛京,入太学读书。
  李清照和赵明诚,可以说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加上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徽宗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结成了连理。
  婚后俩人相得益彰,日子过得甜蜜幸福。夫妻二人,情投意合,立志将"上自三代,下迄五季"的金石字画、文物古籍收集起来,加以考证,编成书籍。
  在沛京,每到周末节假日,两人就拿衣服去典当,用换来的钱拿去相国寺买碑帖。为了收藏,夫妻二人节衣缩食,生活过得极为简朴,"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如此一来,省下来的钱全花在了收藏上面来。渐渐地,他们收藏的文物古籍、金石书画等不断增加,为此他们不得不建起书库,分门别类地归置了不同的书籍,装满了十多个大房子。
  不过,好景不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城,战火连连。第二年三月,赵明诚母亲病逝,赵明诚在奔丧之时,将重要的书籍古物带走,整整装了15车。到了12月,金兵攻陷,夫妻二人十多间房子里归置的古物书籍,全都被烧掉,化为了灰烬。
  三年后,赵明诚在赶赴朝廷述职的途中,患上了痢疾,当李清照得知了消息,十万火急乘舟赶到建康时,赵明诚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取笔作诗,绝笔而终",年仅48岁。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几乎起不来。
  逝者已逝,活人还要生存,李清照带着对失去的丈夫的爱,将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书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正是如此,才能流传到今日。
  03 再次结婚,被丈夫家暴,为了离婚不惜坐牢
  失去丈夫,又面临国破山河的危机,李清照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能无奈地将部分的书籍丢掉,仓皇地南逃。在逃亡中,她的书文也几乎全都丢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狼狈逃离到了杭州,因为孤苦无依,走投无路的她甚至想到了自杀。恰好这时,有个男人闯入了她的生活,这个男人便是张汝舟。
  张汝舟是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属史,对李清照百般殷勤,疯狂示爱,穷追不舍。而那时的李清照,孤苦无依、伤心欲绝,且在那个礼教盛行的宋代,没有丈夫的女人,饱受道德世俗偏见指点,不管是于情还是于理,李清照似乎都应该再嫁,很快她就稀里糊涂地嫁给了张汝舟,那时的她,已经49岁。
  然而,婚后李清照才真正看清,张汝舟爱的并不是她,也不是她的文采,而是看上了她值钱的文物古籍。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出市偿面目,常常对李清照实施家暴。她在求救信中说,张汝舟对她"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毁。
  一向养尊处优,被人视为娇子,被捧在手心的李清照,何曾受过这样的虐待。加上,从小就不把封建社会条规,不把旧式"三从四德"等等清规放在眼里的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个独立、个性张扬的女子,又怎么会忍受得了这种委屈?
  面对张汝舟,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离婚!
  在那个年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女人提出离婚,都必须得先坐三年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铁了心离婚的李清照,又哪还计较这些,不离婚可能连命都难保。
  恰好,张汝舟还有一些劣迹把柄被李清照抓着,张汝舟的官是谎报科举次数换来的。在起诉离婚时,李清照将张汝舟也告发了,罪名是:"妄增举数人官"之罪。最终,张汝舟被撤职。
  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即使是属实,也须受二年牢狱之苦。随后,李清照也入狱。
  好在李清照平日积累了不少人脉,经过了朋友的上下关系,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的出手"相助"后,被关了九天的李清照被放了出来。
  自此,两人这一婚姻维持了不到百日,以双败收场。
  04 读书君说
  世间最难的是感情,最苦的是生活,感情并非一个人的事。
  如果说早年的李清照,依靠着优越的家庭地位,打得一手好牌,那么中年的她,历经丧偶再婚,遭遇家暴等困难挫折,那么就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
  很遗憾,她出生虽然是幸运的,但是成长却很不幸。晚年的时候,李清照的生活过得更是凄苦。
  到底有多苦呢?看她写的《声声慢》就能略知一二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多么愁苦啊!
  有人说:"花是多情的种子",李清照一生爱花、爱酒,亦爱写诗词。
  她的一生,就像花儿一样,娇丽而脆弱,初绽放时美丽动人,享尽瞩目;凋零时深切而苦悲。
  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悲惨遭遇,孤独一人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带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国破山河、故土难归的悲痛,黯然离世,享年73岁。
  令人感慨,令人叹息!好书推荐:
  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 "千古第一才女",其一生写下的诗词,几乎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读好书,学好文,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化知识,有助于思维、逻辑、口才的提升。经典好文,值得推荐,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阅收藏~                                 李清照词传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千古才女的诗词一生中国古诗词鉴集                        ¥9.9                                                                购买
  参考资料:季无云著,古代美人超有料,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 ~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作者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耀过微故事自由推开一扇窗,释放心灵的自由。是啊!无拘无束,呼吸清新的空气,醉人心脾!回忆过往点滴,每日忙碌的身影,好久没有这样放松一下和自己独处。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外部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赏读一缕春意,一缕暖意,我愿携一程的风雨,化作一抹春泥作者醉看红尘笑苍生季节的交替,让春在时间的脚步里,拉开了温暖与花开的诗意,它会用最暖的阳光滋润街角边的花草树木,它会用风雨让山水充满了绿意盎然,在这渐暖的季节里,我也想随着暖风与花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课题分离头条创作挑战赛文夏小米(富书专栏作者)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会遇到这样的烦恼想考证书,朋友说年纪大了,考下来也没用,不考了学习写作,家人说累死累活还挣得少,不写了想早起,朋友说工作已经葱姜,香料都欠炸,学会掌控温度,做菜变香变好吃味道因子就像上学时期的我,老师抽一鞭子,考试就及格一回。味道也是,温度上来一次,香味儿就跑出来一下。刚学做菜的时候,一听到我妈说开大火,我心里就害怕,手就哆嗦。开了大火油就会热,油茄子不要红烧了,试试这个独特吃法,真的太下饭了,待客也有面子茄子不要红烧了,试试这个独特吃法,真的太下饭了,待客也有面子。茄子是一年四季常见的蔬菜,家家餐桌都离不开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炸酥肉炸排骨炸鸡块,挂糊一定要记住的配方比例,外酥里嫩味道香春寒料峭,天气还比较冷,香酥可口又能补充热量的油炸食品很受欢迎,制作油炸食品一般不能直接放食材进去炸,需要挂糊挂浆来保持食材的水分和口感,让食材的香味锁定在其中,同时也能增加酥脆可春节聚会,为大家准备10道私房菜,赶紧收藏,聚会时展现厨艺吧新年美食市集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自媒体,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锦绣V山东专注美食,让生活更有味。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道家常美食的做法,这几道美食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欢,而且是很常见的下厨知识学会这些,才叫会做饭!20年下厨经验一次性全告诉你生活中,有哪些做饭秘诀呢??今天,分享一位20年下厨经验的大厨子的整理的50条厨房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哦。厨房知识合集一做菜好吃美味的口诀1炒菜火小别加水2炖肉煸炒加热水3炖菜中途炒土豆丝时,先放醋还是后放醋?很多人都放错了,难怪出锅不好吃炒土豆丝时,先放醋还是后放醋?很多人都放错了,难怪出锅不好吃。炒土豆丝算是素菜中的扛把子了,也是饭店里必点素菜之一,家庭中土豆更是常备蔬菜,不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价格也很便宜易存储在日照旅游断舍离的美好日子,治愈强迫症看海踩沙子家人们特别喜欢井井有条的一切有些时候如果你旅游带的东西很多,反而是会失了旅游的本来的趣味这篇旅游攻略就是帮助你在日照旅游的过程中解放双手,释放游玩的天性第一步行李断舍离所谓断舍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