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永春 李光正 陈俊侠 陈静 陆睿 张毅荣)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各赛区比赛正在进行。目前中国代表团在已完赛的27个项目上共获得15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于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德国、韩国、日本、瑞士、芬兰等15个国家分散举办,比赛项目共62个。该赛事为世界技能大赛正式比赛,作为2022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替代活动。 中国代表团参赛选手共36名,参加其中34个项目的比赛。据记者了解,这些参赛选手全部来自我国职业院校,平均年龄22岁,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他们在各个赛区尽显才华,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佳绩。 法国赛区 法国赛区赛事10月19日至22日在波尔多北郊的展览园区内举办。该赛区共设5个比赛项目。中国代表团6名青年选手参赛,最终斩获2金2铜。 经过4天激烈比拼,毕业于河南漯河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的侯坤鹏和唐高远在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中获得金牌。马宏达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夺冠,为中国队在该项目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参加健康和社会照护、CAD机械设计项目的中国选手吴怡欣和郑旭升摘得2枚铜牌。 马宏达在夺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起抹灰与隔墙,一些人会觉得这个"土",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自身经历证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是科技强国,也是制造业大国。国家发展既需要顶尖科技人才,也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辛勤付出。作为青年工匠,我要传承‘老手艺人’的衣钵,把技能学精学透,用所学所能助力国家发展。" 选手唐高远的"逆袭"经历引人关注。入读河南漯河技师学院前,他曾在高中二年级时辍学打工。后来在校就读期间,唐高远展现了在移动机器人项目上的才能,先后在该项目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直至与搭档侯坤鹏代表中国参加本次比赛并斩获金牌,在世界级舞台实现人生梦想。 德国赛区 中国代表团近日在德国赛区参加数控车、数控铣和增材制造项目比赛,共收获2金1银。 获奖的3名选手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其中,吴鸿宇获得数控车项目金牌,周楚杰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林伟桐获得增材制造项目银牌。 数控车、数控铣项目10日至15日在巴符州莱昂贝格举行,增材制造项目13日至16日在北威州索斯特举行。 周楚杰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为了此次比赛刻苦训练,精益求精,非常感谢技能学习过程中良师益友给予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夺冠为国争光,我的内心充满自豪。" 数控车项目指导专家宋放之说,今年比赛竞争激烈,此次参赛既展示了中方选手技能水平和训练体系优势,也促进了与其他参赛队伍的相互学习借鉴。 瑞士赛区 瑞士赛区电子技术项目比赛10月23日在瑞士伯尔尼闭幕,经过多日激烈竞技,来自广东省技师学院的青年教师刘泽龙摘得该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两连冠。至此,中国代表团在瑞士赛区斩获4枚金牌和2个优胜奖。 此次瑞士赛区共承办14个比赛项目,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印刷媒体技术、平面设计技术、电子技术等6个项目。在本月15日于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家具制作、精细木工、木工3个项目中,中国选手李德鑫获得家具制作项目金牌,邵茹鹏获得精细木工项目金牌,王纵横获得木工项目优胜奖。其中,李德鑫的金牌是中国代表团在此次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的首金,也是中国选手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在木工类项目上获得的首金。 在本月16日于瑞士阿劳举行的印刷媒体技术、平面设计技术两个项目闭幕式上,中国选手顾俊杰获得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牌,欧阳婉青获得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优胜奖。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牌。 芬兰赛区 芬兰赛区比赛于10月19日开幕,24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闭幕并举行颁奖仪式。中国代表团取得2金1银以及1个优胜奖的成绩。 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芬兰赛区全部4个项目的比赛,包括美容、美发、花艺和时装技术。经过几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最终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王珮获得美容项目金牌,这是中国队首次在该项目上摘金。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董青获得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的沈文青获得美发项目银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杨灵芝获花艺项目优胜奖。 王珮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上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观众到成为这届特别赛的选手,心中那个身披国旗、站在世界舞台上为国争光的梦想已经实现,这一刻感觉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感谢身边所有人的付出让她圆梦,实现中国在该比赛美容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日本赛区 10月15日至18日,日本赛区比赛在京都举行,共设3个项目,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2名选手参赛。中国代表团3名选手参加了日本赛区所有项目的比拼,经过4天的激烈比拼,最终收获2金1银的优异成绩。 信息网络布线在这三项比赛中赛时最长、参赛选手也最多,该项目的金牌一直被日本队包揽,本届比赛中国队派出的是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张洪豪。他与最终获得金牌的日本选手互有胜负,收获一枚银牌。 光电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两个项目是本届比赛新增项目,中国队派出的选手分别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李小松和广东技师学院学生陈智勇。两名年轻的选手不负众望,分获金牌。 "我们最开始在一个小实训室里,后面有了学校的训练基地,再后来有了国家级的训练基地,一步一步发展起来。"陈智勇告诉记者,在国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成立了可再生能源相关专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李小松在赛后表示,光电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户外LED显示屏的搭建维护、智能家居里的照明系统等光电结合的领域都属于这个范畴,"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投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的骄傲"。 韩国赛区 韩国赛区的比赛于10月12日在京畿道高阳市开幕,并于17日落下帷幕,中国6名选手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和2个优胜奖,实现多个项目上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其中,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选手杨书明获得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成为本次大赛该新增项目首个金牌获得者;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选手罗凯、陈新源分别获得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云计算项目金牌,实现我国在这两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选手梁俊获得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铜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 杨书明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拿到金牌非常开心和激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希望未来能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像自己一样学习技能、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