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手机越做越重?
iPhone4s的时代,我们随处可见单手握持的小手机,不仅屏幕小,而且重量轻,厂商也经常以轻薄小巧作为卖点,似乎能把手机做的越小越轻,就越能体现厂商的技术。
但在十年后的今天,随处可见的大屏手机,以及因为陶瓷、金属等材质制成的"半斤机",比如230g的小米11 Ultra,240g的iPhone14ProMax…难道那个追求轻薄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吗?不妨一起探讨一下!疯狂堆料的时代
在如今这个手机市场行业,由于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瓶颈,厂商都开始在以下小部件上疯狂堆料,越来越大底的摄像头,防水组件,散热模组,超大双扬声器,强大的处理器,震动马达等等,这些都被放在了一个手机里面,你说这手机还能不重吗?当然这些模组也从多个维度提升了手机的质量,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视觉、触觉以及听觉,是否愿意失去一些手感呢?
电池容量增大
电池模组的增大,其实是最影响手机重量的成因。现在的手机电池容量,为了满足一天一充的续航体验,标配4500mAh作为安卓起步入门,今年的旗舰还纷纷都上了5000mAh,甚至红米作为千元机内卷王,还推出了5500mAh的Redmi K50,大续航作为卖点,确实可以大大的吸引用户,毕竟谁都不想电量焦虑!
追求大屏幕
除了机身本身的元件增多导致的重量上升以外,追求大屏幕的时代我们确实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轻薄。以前的手机之所以轻,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本身体积就小,就算是苹果的iPhone13 mini也就仅有140g,可是依旧很少有人买账,导致苹果今年不得不的砍掉mini线,迎合大众做起了Plus版本,届时想买小屏手机的或许只能上转转入二手了,目前iPhone12 mini上面也只需要不到两千,机况也很新,推荐给你喜欢小屏给的朋友吧。
关注我,收获更多数码资讯~
河北省,1984年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唐山市建设
说一说皂袍大将尉迟恭的成名之战日抢三关,夜夺八寨!尉迟恭,字敬德,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唐年间名列天下第十七条好汉,由于每次作战皆是黑盔黑甲黑战袍,故此人称皂袍大将。提起尉迟恭来,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和大唐
宋代纸币的兴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引言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占据着许多世界第一,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等等,而在货币发展史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也是中国。在中国的北宋时期,四川就出现了纸币交子,经过不断发展变革,到南宋时
东汉龙亢桓氏的势微,究竟是谁的锅,是戚宦专权还是经学衰败?自汉顺帝永和六年至献帝延康元年(公元141一220年),是为东汉王朝迅速走向衰落灭亡的时期。期间,外戚宦官势力相继专权乱政,朝局昏暗。士人士大夫的政治倾向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他们
西晋的八王之乱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八王之乱(291年306年)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因皇族争夺权利引发的内乱。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皇室27人为王,却种下了祸根。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
熬战13年方结束,为何说清廷错失了扼杀太平天国的最好时机?洪秀全和冯云山携手创业要说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说洪秀全和冯云山携手创业的故事。影视剧中的洪秀全形象1844年,频繁落榜的洪秀全陷入焦虑,圣人云三十而立,可自己到三十却依然一事无成,在
古代奇事冥府洗肠在明代古籍集異新抄里曾记载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因为这个人的人品确实不咋地,所以作者也不屑提他的名字就叫某生吧。这人自持比较能干,因此经常欺凌母亲和弟弟,弟弟遭受欺凌,也争不过他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1)进攻犍为,骆炳章总督四川军务李永和,蓝朝鼎起义,这个起义更加鲜为人知,而且规模也很大,说实话这就是个冷物件,看的人不会太多。第1次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进口每年都大量增加,结果就造成国内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呢,
清静无为历史上真能达到此境界的,是曹参刘邦称帝时,萧何为丞相。刘邦去世,汉惠帝刘盈继位,此时萧何已年老体衰,卧病在床。惠帝探视萧何,趁机咨询国事您百年之后,谁可为相?曹参可以吗?读者知道,汉建国后,在后期萧何跟曹参之间
皇上下旨赐死宠爱一生的杨贵妃,看看当时各媒体是如何发表的宠爱一生的杨贵妃,却不得好死根据唐朝朝廷官媒旧唐书。杨贵妃传,唐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洛阳,继而潼关失守,唐玄宗率众逃出长安。随从护卫的禁军将士本就对祸国殃民的奸
朱瞻墡明朝第一个监国的藩王,3次卷入皇位之争,为何还能善终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卷入夺嫡之争的皇子或宗室,都很难有好下场。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仅仅因为李世民提过一句想换掉李治,立他为太子,便被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恨上了,多年之后找借口除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