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有这样第一个官员,他一生清廉,尽心尽责的辅导皇帝;他一生从不贪污,也是百姓爱戴的好官。但是皇帝对他却十分不喜,最终却落得被贬的结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唐德宗统治时期,这官员一生清廉,朝廷上下对他的为人都十分赞赏。因为名声在外,加上百姓的爱戴,让当朝皇帝感觉到他的威信已经超出自己,因此派人不断地寻找他的把柄,希望能处置他,结果把柄没找到却要顺应民意立他为宰相。 他就是陆贽,在他当上了宰相之后,更加尽职尽责。据说当时皇帝还下旨说他就算贪污一点都没事,但是他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作风,就算同僚赠送的小物品他都没接受过。因为他在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更引起皇帝的不满,功高盖主。 加上陆贽常常在朝上指出皇帝的过失,让皇帝更加坚信要处置他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陆贽的行为已经损害很多贪官的利益,加上这帮人看出了皇帝对他的不喜,因此设计陷害陆贽,最后陆贽被贬到忠州,后因病去世了。 对于陆贽的行为,看法都不一。有人认为他尽职尽责,最后沦落到被贬的结果,好官难做。也有人认为皇帝怕臣子功高盖主也是人之常情,加上皇帝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执掌着,是谁都忍不了。陆贽没错,皇帝也没错,只是生错了年代,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