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45次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会议,以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3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统称欧佩克+),在会议上一致决定自2022年11月起,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将石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欧佩克+会议 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经济形势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主要产油国自202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减产决定。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迅速上涨。据财联社10月8日的最新消息,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上涨。WTI 11月原油期货收涨4.19美元,达92.64美元/桶,本周已累计上涨了16.54%,很可能在近期重返100美元/桶。 俄罗斯和沙特是欧佩克+的两个主要成员国,两国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左右着国际石油的产量和价格,这次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减产决定,意义重大。 第一个,表明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对俄罗斯的强力支持。 沙特王储小萨勒曼与普京 沙特、伊拉克、伊朗、阿联酋、科威特等中东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一致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决定大幅度减产,既是对自己石油利益的维护,也是对俄罗斯的间接支持。油价上涨对俄罗斯增加收入很有帮助。 第二个,对美国中期选举的影响。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最大的成绩就是让油价降了下来,这里面很大部分是因为美联储多次加息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欧佩克+的减产决定以及油价的大幅度回升,势必造成美国国内通货膨胀重新高涨,拜登的努力付之一炬,很可能会在两周后的中期选举中败给共和党,丧失对国会的掌控,从而成为"蹩脚"政府,处处受制于共和党。 美国政府已经计划对沙特等产油国进行调查,重新审定双方的关系,威胁对沙特进行制裁,但无济于事,沙特已经不可能退缩了。 第三个,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欧洲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基本都依赖进口,油价继续高涨,将加剧欧洲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让欧洲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到了冬季,欧洲国家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混乱,老百姓的游行示威会越来越多。只要俄乌冲突不结束,欧洲就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储量国,占全球总储量的28%,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6.6%,是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而石油和天然气是工业时代的"硬通货",比黄金还硬,在国际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顺便说一句,俄罗斯也是全球第一大黄金储量国,第一大煤炭储量国,第一大粮食和化肥出口国,第一大稀有金属出口国,而这些都是西方国家的发展急需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俄罗斯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又是全球第一核武器大国、第一大的国土面积,俄罗斯可以不惧怕西方国家的制裁。油价高涨,西方国家的计划又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