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为何全国人民都不喜欢去旅游?
这问题提的让人无语,可见题主太小,对那个年代一无所知。
人民公社时期,社员在生产队劳动,有事不出工要跟队长请假,队长同意后才能不出工。
就算队长同意,外出要大队开证明,没有证明会被当"盲流"抓起来。
再就是吃饭问题,吃饭必须有粮票,没有粮票只能喝开水吃青菜。
农村兑换粮票,要有大队证明到粮店兑换,兑换粮票粮店按当地供应市民粗、细粮标准拿粮食兑换。
兑换全国粮票还要有食用油。
十年动乱期间,各寺庙和尚,道士被当封建主义残余强迫还俗,寺庙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几卡车红卫兵手拿铁锤对佛象猛砸。你现在看到的缺胳膊少腿没头的佛象,大多数就是那时的杰作,小点佛象更是遭遇灭顶之灾。
各各名胜古迹大多处遇无人管理状态,想去看看不需要门票。
城市工人大多是三班倒,过星期天调休。想外出必须请假,请假是要扣工资的。你这个月被扣几块钱,外出再多花几块钱,估计这个月的日子就相当难过了。
总的来说,那时的人不出去旅游,只有两个字"缺钱"。
首先说明一点,那个年代还没有"旅游"及"旅游景点" 这个名词。不是不喜欢旅游,你能出去吗?一个是穷,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去旅游,没有粮票寸步难行。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个年代人口是不能随便流动的,就是因公出差必须有单位证明才能出去,否则就是流窜犯,逮住遣返原籍。
哈哈,这个问题太逗了,六七十年代去旅游?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吃饭都成问题还敢想这么奢侈的事。旅游,那是建立在收入富裕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最起码工资去了花销还有剩余的情况下,每天都为生计发愁旅什么游。
题主对那个年代的事不了解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六七十年代的任务就是解决吃饭问题,也就是发展第一二产业,对于服务根本不重视或难以发展起来,对于旅游更是无从谈起。
那时的制度根本和现在不同。城市都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农村是生产队集体劳动。城市节假日也没有现在多,农村压根就没节假日之说。你要向单位请假去旅游那简直就是笑话。
六七十年代全国人民不是不喜欢旅游,而无法去旅游。原因大致如下。
一、没有财力去旅游
那时,工人农民普遍穷,忙的都是养家糊口的事,哪有闲钱去旅游。特别是农村人,连"旅游"两个字都没听过。真出去"旅游"的不是"盲流"就是讨饭。
二、出去旅游就是找罪受
出去一趟很不容易。你得请假、开介绍信、准备钱与粮票。这一切都齐备了,还不一定买上车票。那时交通也不发达,你就是买上票也不一定有座位,让你站一路这罪也够你受的。如果路远点要转车,买不上票或误了车点,连个睡觉的地方恐怕也找不到。那时车站候车室人满为患,撵都撵不走。
三、旅游服务不发达
那时旅游业都是国企,服务态度非常不好。你如果没有介绍信或介绍信丢失了,让你睡大街也不会允许你住旅馆。因为阶级斗争弦绷得很紧,怕坏人混进来。
其实那时候也有旅游的,都是国企组织的公款旅游,个人旅游的也多是为单位出差顺手捎带,费用一块报销。
生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往往都在说,我要好好活着,活着要看一看今后的"世经儿",可谁也没能活到今天,看到现在的什么"世经儿"。现在的人们算是实现了前人的理想,真正看到"世经儿"了。看到了今天的社会发展,看到了世上的风云变幻,看到了人间的冷暖,也看到了世上的沧桑。同时也实现了他们吃好穿好住好、玩得好的一生梦想。
为了进一步放大眼界,把人世间的恶善美丑看得更加透切,趁他们有钱了,悠闲了,自在了,交通也方便,信息也灵通,自己身体还比较硬朗之时,何不去开开心心,喜笑言开地去游一游,乐一乐呢?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却被这带人想到了也做到了。他们不但算是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名景名地,哪里好看往哪里,甚至是把一些外国也溜达了一番,可算是长了眼界增了见识。
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不说没有条件旅游,就是想都不敢想,即使是有条件想出去晃一下,一是舍不得钱花在旅游上,如果花在这方面,倒不如把自家的房子盖好点,多买点吃的和穿的。二是在集体化中,年轻的工人要天天在厂里上班,农民要天天在地里干活挣工分,老人们要在家看家做自留地,照的照料孩子,哪有闲空去走南晃北?即使是有也是因工出差顺便走一走而已。
说句实话,那时代的人不必去说有钱无钱、有不有闲空人和与闲空的时间,也不要说喜不喜欢去旅游一番的问题,就凭好奇心也没有今天人们的强烈,耍心那么大,想象那么的多;过去很少听到一个什么旅游区,现在到处都是,甚至是一些人为了赚钱,把一些山包包,水沟沟,石洞洞等等经过略微的包装打扮一下,也来吹虚是个什么了不起名圣旅游区,引来上千上万的游客,结果是干里迢迢,花掉的是金钱,得到的是疲劳,除此之外什么情趣快乐都没有,这得不偿失的行经又何必呢?
我是不喜欢凑热闹外出旅游的,除了北京与韶山之外,什么地方我都无心去,免得白白浪费我的钱和精神。
古代某皇帝听臣子报有百姓饿死,问,他为什么不吃肉呢?
你的提问显然达到了古代皇帝的高度。六丶七十年代全国人民为什么不喜欢去旅游,是看到当今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衣食无忧,节假日高速拥堵,景点人满为患而向历史发出的一个反问。今天中国的崛起,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拼搏奋斗得来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而六、七十年代,一个新的共和国刚刚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积贫积弱,填饱肚子的吃饭都成问题,旅游更无从谈起,所以题主真的是对那个时代太不了解了,或者,就是故意的。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还在人民公社化的时代。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穷。国家的经济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各个方面都在恢复,在集体化条件下,大家共同生产。物质匮乏,大家都靠工分生活,少出一天工。就少挣一个公分,哪有闲时间去旅游。虽说那时交通费很便宜,生活费也很便宜。旅游业也不很发达。好多地方还处于未开发之中,哪有现在这么好。所以在人们的脑子里还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呢?听说外国人工作闲暇之余去到世界各处旅游。人们好像觉得那是几辈子后的事情。离我们还远着呢。所以就不去想他呢。只要每天能挣一个公分,或者在厂里出一个勤就会有一份收入。至于别的嘛,没想过。
有钱吗!穷得肚子都填不饱,兄第几人共有一条好一点的裤子,油盐酱醋都买不起,还旅游!不知者,建议你在问问你爷爷奶奶!
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还有闲心去旅游吗,回娘家,回老家都没钱别说旅游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别说旅游全国,都能出国旅游。
那时基上没有旅游这个词,除工作外,出门在外就只有走亲戚了。出门你首先要有钱,就那几十元钱工资,吃饭都紧吧哪有富裕钱?其次要有全国粮票,要拿本地粮票(按粗、细粮比例)油票去粮店换。在外住店没有介绍信不行,人家不敢收。必须提前单位开好介绍信,注好姓名、所在地区,所到的地区、目地(开会、参观等),从某日到某日多长时间等等。
为什么傻人有傻福,而聪明总被聪明误?作者水木然1hr为什么傻人有傻福,而聪明总被聪明误?聪明人总是着急于成功,笨人总是埋头成长。聪明人很容易挖到表层的矿藏,也因此容易错过深处的富矿。笨人只能去挖那些被遗弃的矿藏,但最
散文冬日苍苍,树木未恙作者赵玉英ClickandLearnPhotography空闲时间喜欢流连于林间幽经,喜欢散步中与身边的花草树木细语呢喃,相见甚欢。人生半暮,对大自然的敬畏愈浓。浮躁殆尽,随遇而安
老杜的诗春天在我内心深处最寂寞的日子不住在下的春天的雨我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心底感到孤独无助许多的时候许多的事我就在茫然无措里看着时光老去有时我觉得自己懂得生命更多的时候我却陷入深深的迷惑为
银行的哪些行为,让老百姓大失所望,再也不想去办理业务截止2月8日,自2022年以来商业银行机构退出营业共计超过2600家。2023年以来,有119家国有行营业网点24家股份行营业网点42家城商行营业网点被裁撤另外,近一年来,全国共有
孤狼钟晱晱与马云年少相识,40岁创业,如今碾压马云蝉联首富榜孤狼钟晱晱与马云年少相识,40岁才开始创业,如今却碾压马云蝉联首富榜钟晱晱以4550亿身价再次问鼎富豪榜,马云的身价却只剩1800亿。同为浙商,两人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年少时光。19
雾里看花,2023常州楼市怎么走?关于常州楼市,我们先看一组最新的二手房数据,看看我们周边的城市,苏州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了17。5万套。南京13。5万套,无锡也超过了10万套,而常州也接近了8万多套。二手房的挂
财经大V炒苹果期货,结果炒成果农,几百万斤本想抄底,却意外被迫交割了几百万斤苹果实物最近,期货大V林先生和他的朋友有点儿心塞。2月10日,期货圈内传出期货多头通过网上卖苹果的消息,其货源正是由郑商所交割而来的苹果期货。对此
优秀唱作人汪苏泷从巨头到被忽视,他经历了什么早在大学时,汪苏泷业已成名。他与许嵩徐良并称qq音乐三巨头。10年一个时代,汪苏泷是89年生人,自然,很多90后都很热衷于在各大音乐门户网站听他的歌。2010年,汪苏泷的小星星力压
继续缺战!拉塞尔首发,班巴不打,输不起的湖人已经没有退路NBA常规赛西部焦点战金州勇士主场迎战洛杉矶湖人。两队核心库里和詹姆斯均高挂免战牌,各有各的伤,而新交易来的中锋班巴也缺席,无缘首秀。新援旧将拉塞尔任首发,联手八村塁,浓眉哥,施罗
观察与一周小结2。11本周280。60亿134。46亿274。55亿49。78亿315。72亿,主力净流出将近960亿。某某证券等头部券商则从周一就开始鼓吹基本面好转大有机会云云。却同以往一样,机构们说
头号重仓股暴涨2倍!景林深夜披露美股底牌!拼多多京东罗宾汉在册北京时间2月10日晚间,景林资产披露美股最新持仓明细。景林资产是管理超千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对冲基金,亦是内地少有的进行大手笔持有美股的买方机构之一。资事堂发现,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