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还是河南?山西大槐树走出来多少中国人?为何有人说河南才是中国人的老家?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到假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出门旅游来放松自己,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吧! 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一个地方,当地知道你是外地来的,也许会说欢迎你来到这,也许什么都不会说。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太一样,那里的人让人倍感亲切,如果,你说我是外地来旅游或者要在这定居了,他会说欢迎回家。 大家已经猜到了,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山西大槐树,我们年轻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感悟了,但是有很多老人还是比较怀念那个地方。很多老人在聊天的时候,都会问对方老家是哪里的,有些老人会说我的老家是河南,有的老人说我的老家是山东,还有一些老人说他的祖辈当年拖家带口,从山西大槐树历经千辛万苦搬到这的。 作为东北人小的时候听姥姥说他和姥爷还有大舅、大姨是怎么从山东来到黑龙江的,那时候还小没有什么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能够感受到那时候老辈人离开家乡去谋取生活的艰辛,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里面的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其实山西大槐树是有历史的,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移民了,移民并不是因为山西生活不下去了,相反,那时候山西是风调雨顺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但是,由于明朝刚刚建立,之前和前朝打仗各地都损失了很多人口,各地劳动力明显不足。另外,当时中原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地出现旱灾和涝灾。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也没有余粮,遭受灾害后,有很多人饿死了。再加上,劳动力少,很多农田甚至村庄都荒废了。 所以,朱元璋商议之后,就想从风调雨顺和人口众多的山西往外迁移一部分人到别住定居。其实,这次迁移老百姓是不愿意的,但也不能拒绝,在当时是非常大规模的迁移。 当时又不能,把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区的人都迁移走了,那样这边也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当时迁移的时候要求,四口之家要留下1个人,一个六口之家要留下来2个人,如果是8口人就要留下了3个人。 我们现在感觉说得挺轻巧,但对当时的人来说,从熟悉的家里到外乡定居是很不情愿的,不过又不能拒绝。 但是,迁移走之前也是要报名登记的,大家一起走的,所以,那时候规定了一个报名登记的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必需要到这个地方去报道。这个县有个寺院叫广济寺,就把出发点定在了广济寺门前,一个据说活了几千年的大槐树下。来到这里可不只是报个名就完事了,来这还有一个目的是来领路费的,必定这次迁移不是个人行为,领完路费就拿着行李开始跟随官兵领着的队伍出发了。 老话说,"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也说出了,一些迁移出来的人对老家的思念和牵挂! 这次大迁移也是耗费了很长时间,刚才已经提到了,是从朱元璋时开始的,一直到朱棣的永乐年间才结束,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长时间,我们回头来看,意义还是很深远的。 这些迁移出来的人在各地繁衍分支,形成了很多地区的人。所以,很多人说山西大槐树是中国人的老家,从这方面上来看也是没错。 但是,要是从历史和姓氏上来看,很多人认为河南才是中国人老家,我们来了解一下! 有人说,中国一半的历史都出在河南,这句话确实不假,很多历史都和河南有点关系,你看看下面这段历史。 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微因自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得以生存,为报答"木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追捕,并且理和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 你看咱们现在姓李的人非常多,占据了相当多的人口。我们从上面的历史上看,理利贞随着母亲躲避纣王的追杀,是逃到了苦县,也就是我们现在河南的鹿邑。后来,李姓在全国各地繁衍分支,并且后来也出现不少历史人物,所以,很多人称他"老家河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是还有这么一句话吗?天下"张姓"根在濮阳,并且咱们国家的第一张龙图腾就是濮阳发现的。图腾代表什么啊?在古代是代表皇帝的部落,也就是当时濮阳是聚集了古代很多名人的,也是有很多历史的,而濮阳也是河南的。所以,你看很多人说他老家是河南的还真没错! 如果你要是去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一带,你问那里的老人的老家是哪里的,大部分都是说,我老家山东的。 "闯关东"那个年代,确实有很多山东人来到东北讨生活,不过这个迁移的迁移不一样,山东人到东北完全是由于生活所迫。山东人和当地的东北人一起生活,繁衍分支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北人"。所以,很多人说他"老家山东"也是没错的! 你的老家是哪里呢?您认为中国人的老家是哪?期待您评论! 当然是河南。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的根在河南,《百家姓》中前100大姓有78姓是起源于河南。所以说"心灵的故乡,老家河南。" 从狭义上讲不是,从现实的客观面上讲它更不可能是中国人的老家,因为真正的老家,通常情况下,它所指的是你祖籍出生地,或祖孙一至三代内的居住地!但是,从文化面上讲,或者说广义的文化面上讲,"河南是中国人的老家"这是不可质疑的事实;因为河南是古代中国最正统的文明发源地! 这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因为,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中国、中华、中原、神州等名词的来源。正是上古时代聚居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国人,点燃了中国文明的火焰,开创了中国文化的先河,从文化文明这个角度,他们的确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概言之,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由此看来,把河南视为中国人的老家,没毛病。 三省都有自己的"雅号": 中原河南——老家河南。 北方山西——晋善晋美。 东方山东——好客山东。 晋鲁豫,三省都是中国人的老家。 晋鲁豫,华夏文明萌芽滥觞之处。 晋鲁豫,夏朝商朝曾经辉煌之地。 晋鲁豫,三省如一家,兄弟情深 ! 当然是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光凭河南在古代称"中州","中原",这分量就够了,山西大槐树只是明初迁移出来一部分人,但是从河南迁移出来的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历经中国历史上三次大的战乱长达千年之久,福建开漳圣王陈元光就是河南固始人,福建,台湾,浙江,广东,湖南,客家人的根就在河南,毫不夸张的说,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的根在河南,《百家姓》中前100大姓有78姓是起源于河南。所以说"心灵的故乡,老家河南。" 古代明朝火前大多是河南迁移的人最多,明清时山西因为没有战乱而五谷丰登人多,又从山西迁移不少人。民国期山东闯关东也走了不少人。 这些话都是有特定的语境的。 老家河南是对全国人民而言的。 一个直接的说法就是:全国一百个大姓,80%以上都起源于河南。 也就是说,河南省是中华民族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大部分朝代的政治中心和主要统治阶层的活跃地,没有之一。 河南还是我国地下文物最丰富的地方。这个好像有人有异议。肯定你会这样对我说,我们那里,谁谁只要一刨地就能挖出文物…… 但是,我如果告诉你,河南全省都是只要随便一个地方都能挖出来文物,你又信不信呢? 说一个我听过的真事。 我们这里县城外,有个地方叫做西菜园,那里面有一个古文化遗址——孙家岗遗址。同时也是昆阳之战的遗址,也有很多秦汉以来的古墓。 有次有一个大娘靠着一个土堆休息,感觉有什么东西咯着背了,于是随手一拽,拽出来了一把玉剑。 文物贩子出价20万,后来大娘换了一面锦旗的奖励…… 河南省还是中华民族三次大迁移中两次的主要起源地。 第一次,衣冠南渡。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民族趁虚而入,汉室南渡。史称"衣冠南渡" 。南渡的汉人就是第一批客家人。 当时的首都就在河南洛阳。南渡的主导就是河南人。 换言之,大部分客家人都是流着河南人的血。 第二次大迁移,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后的南渡。当时的首都是河南开封。主导地位的是河南人。自然第二批客家人的血管里流的是河南人的血。 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国内的几次其他的人口大迁移,其中都有河南人的影子。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土生中国人,血管里流的都有河南人的血。 这就是"老家河南"的说法的由来。 "老家山西"则是指明初的时候,由于河南河北由于战乱,人口稀少。 于是就从山西移民过来了一部分人口。当时的登记地和出发地就是洪洞大槐树。 山西移民给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带来了口音的变化。 现在河南部分地区的方言的说法和山西省的说法一致。比如说"外公"叫"外爷",而河南大部分都是说"姥爷"。 所以,山西省对于很多河南河北的人来说,就是老家。 这是"老家山西"的由来。 河北河南,是没有人敢说自己身体里没有山西人的血的。 同样的,"老家山东",是指另一次人口大迁移:闯关东。 清初到咸丰初年,是不允许关内百姓迁往关东,也即东北的。因为满洲贵族为了自己的龙兴之地的风水。 直到咸丰年间,为了守卫疆土,这才鼓励百姓闯关东。 由于东北和山东隔海相望,所以山东人去得最多。 于是山东就是大部分东北移民的老家。 另一个人口大省河南,则是西北移民的重要来源地。 特别是解放后。河南人喜欢抱团去新疆。 在乌鲁木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宁可和鬼子拼刺刀,不和河南人过一招。"极言河南人在新疆的团结和人多势众。 "老家山东",指的就是东北人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的后代。 这就是"老家河南","老家山西","老家山东"的各自的语境。 其中河南是针对全国而言,山西是针对明以后的两河,山东对应的则是清咸丰后的东北。 很多南方人的老家在河南,因为南宋迁都带走一部分,元朝实行种族制度,南人是最低等,中原人又南迁一部分,元朝末年战争又导致中原十室九空。 现在河南人的老家在大槐树,明朝几次从山西强迫性迁徙人口,保证中原的土地劳力。 现在部分东北人的老家在山东,主要是当年闯关东过去的。 中国人口众多,并不是都是一个老家!老家河南没有错,老家山西也正确,山东是东北不分人的老家也对!正因为这样,才显示出我们国家互相交融绵绵不息的民族特点! "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初,多年战乱,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十室九空,几近无人之地,洪武年间开始从人口密集富庶的山西组织向外移民,据史料记载大规模有史记载的八次大移民,多达百万之众,还有没有记载的很多次小规模移民!从大槐树下走出去的"山西人"遍布华夏大地!所以现在可以说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人……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山西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