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线城市,房价跌回三年半前
作者:子非鱼01 | 香港房价下跌
近日,多家权威媒体爆料,香港房价跌回到三年半前。
界面新闻的爆料是: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9月28日数据,8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68.2点,创2019年3月以来的三年半新低,以及自2018年12月以来45个月最大单月跌幅。
9月23日,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
香港住宅楼价由年初至今已累跌8%,并预计2023年将再跌5%,至目前尚未触底。
其他统计机构披露的数据大体都是如此。进入2022年,香港房价一路下行。
根据美联物业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香港整体均价在14701港元/平方英尺。换算成人民币与平方米的价格为,143038元/平方米。
也就是说,当下香港的整体均价跌到了每平方米14.3万元。
尽管跌回到了三年半前,但这个价格依旧位居国内第一,世界前列。
香港进入21世纪,曾出现过两次下跌,但放在长周期中,香港的房价一直在上涨,中间下跌之后,过不了多久又会再次回到上涨通道中,并创下新高。
香港房价能够长期上涨,主要是金融投资以及土地使用率极低所致。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是中国内地与世界对接的窗口,其地位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替代。
香港的最主要产业就是金融,在金融产业加持下,香港的房价不断水涨船高。
那么,这一轮香港房价下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疫情、经济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还有加息。02 | 房价下跌的诱导因素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香港更是一度沦为漩涡之中。
在疫情影响之下,香港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2022上半年香港GDP同比下降2.6%,GDP折合1.12万亿人民币。
更大的影响在于,香港的金融排名后退,被新加坡超越,退居到了全球第四位。新加坡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世界金融枢纽,都是金融自由岛,货币来去自由,两者之间一直在暗暗较劲。
但香港背靠祖国大陆,所以无论是在股市市值还是个股期权交易规模上,香港对新加坡的优势非常明显。当然新加坡在外汇交易与债券交易上,有优势。
新加坡的金融地位今年超越香港,是可以预见的。
毕竟受疫情影响的香港GDP下滑了。而新加坡2021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速达到7.2%,创10年来最快增速。2022年一季度增速3.8%,二季度增速4.4%。
一降一增之间,人才的进出也有了明显对比。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王滢波透露:
近年来,受制于严格的疫情防控和政治因素,香港的人才和资金大量外流。
与此同时,新加坡则在努力吸引全球人才。
《2019年人口简报》显示,新加坡的总人口达到了570万,有430万公民和53万永久居民PR,还有168万非居民,约30%的外国人为新加坡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金融地位被新加坡超越之后,香港也有了新的动作。
近日,香港宣布了新的防疫政策:
9月26日起,香港开放"0+3"入境检疫政策。
除了受疫情影响经济承压外,香港跟随美国加息,也是导致其房价转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港元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换句话说,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是跟随美元政策变动而变动。
今年以来美国前后加息了5次,最近的三次更是创纪录每次都加息了75个基点。
香港今年虽然只进行了一次跟随,在9月份跟随美国加息了75个基点,但香港金管局今年以来持续买入港元。
换句话说,香港的货币政策一直在收紧。
货币政策收紧,对楼市构成利空。叠加经济负增长的影响,最终让香港的房价转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元加息的脚步还不会停止,这也意味着香港后续也有极大概率跟进加息,货币政策仍会持续收紧。
这就意味着,香港房价下行周期还没有结束。 03 | 香港房价长期走势如何
香港地少人多,中国独一无二地位以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决定了香港的房价长期仍会上涨。
从过去几十年的长周期来看,香港经历过几轮房价下跌,但整体一直都在向上。
香港目前虽然有747万人,面积1113.8平方公里,论人口密度香港还比不上深圳。
从人口和土地面积来看,香港其实不缺地。
香港目前的土地中有66%是闲置。被使用的34%的土地中,用于住宅建设的仅占7%。而在这7%的用于住宅建设的土地中,34%是私宅,21%是公屋,45%是乡郊居所。
有人计算过,香港目前有200多万套住宅,缺口也就40万套左右。其实只增加1%的土地用来住宅,就足以极大缓解香港的社会矛盾。
但香港不会这么做,也做不了,因为既得利益者不会答应。
香港的主要产业是金融,而整个金融体系里面的抵押物是房子与土地,一旦大规模增加住宅土地供应,房价便会应声下跌,届时香港的富裕阶层财富会大缩水,金融体系会触发危机。
香港政府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几年前就向内地申请要地。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