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这样喝奶
乳糖不耐受的人还能喝奶吗?
撰文 王亚非
编辑 保健君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且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市场上常见的奶制品主要有液态奶、酸奶、奶酪、奶粉等。奶类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牛奶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其中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为3%~4%。
奶类中的乳糖
奶类中的乳糖是哺乳动物乳中特有的糖类,人乳中乳糖含量为6.7%,牛乳中乳糖平均含量为4.8%。乳糖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经过发酵后的奶制品有丰富的益生菌,而且其中的乳糖有部分分解,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中国营养学会在今年最新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荐第三条是"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指南中明确推荐每天饮奶300毫升以上或摄入相当量的奶制品。
但是在近几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监测显示,城乡居民奶类及奶类制品摄入量仅为24.7克,远不及膳食指南的推荐量。造成国人奶制品摄入量过少的原因除了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和乳糖不耐症相关。
有调查显示,3~5岁、7~8岁和11~13岁儿童中,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7.6%和87.8%,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和29.9%。在我院骨质疏松门诊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中老年患者中因为乳糖不耐受完全不喝牛奶的比例高达12.9%。
乳糖不耐受症是怎么回事
乳糖不耐受症是 由于小肠刷状缘乳糖酶缺乏或活力减低,不能有效地将乳糖分解为单糖 ,食用乳制品后未被消化的乳糖不能被小肠有效吸收,出现腹胀、腹泻、肠鸣、排气等不同程度的症状。
出现乳糖不耐受症还能喝奶吗
少量多次
一般情况下,出现乳糖不耐受也无须完全停止饮用牛奶或奶类制品,可适当限制摄入量,根据个体情况,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快速大量饮用奶制品。鼓励乳糖不耐受症人群在自己可耐受范围内适量饮奶,以维持钙的摄入量。
食用酸奶
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中的β-半乳糖苷酶分解了部分乳糖,乳糖含量明显下降,易于消化吸收,而且酸奶的黏稠度高,可延长胃排空和胃肠通过时间,从而使小肠乳糖酶和酸奶中β-半乳糖苷酶有更多的时间分解乳糖,改善机体对乳糖的消化能力。
选择低乳糖制品
可选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制品,通过查看食物标签,了解其中乳糖含量的高低。
不空腹饮用
不要空腹饮用牛奶,空腹时牛奶在胃肠道通过时间短,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肠吸收而很快进入大肠,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
可以将牛奶与其他含脂肪的食物一起食用,延长胃排空时间,提高对乳糖的耐受性。
注意温度
饮用牛奶注意温度,适当加温,可避免温度过低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养成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从小不间断喝奶的习惯。
作者简介
王亚非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技师。
长期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个体化营养食谱的制定、营养咨询等。擅长对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妊娠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营养治疗,以及围手术期减重患者不同阶段的营养管理。研究方向主要为糖尿病及慢病管理。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9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