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国民政府法院以通敌叛国罪判处汪精卫夫人陈璧君 无期徒刑,之后,陈璧君便一直被关押在监狱中服刑。 在最开始蹲监狱的几年时光,陈璧君还一直扬言说"要接受人民政府的审判,不愿偷生在蒋介石所判的无期徒刑中",陈璧君本来以为着解放军把蒋介石打跑后,她就能重获自由了,却没想到,解放军在接管关押她的监狱后,一直没对她进行改判。 就在陈璧君为此急得团团转时,宋庆龄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对毛主席提出了特赦汪精卫夫人的请求。 毛主席听后沉思了几秒钟,当即同意,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表示陈璧君只要答应这个条件,政府便会特赦她,让她重获自由。 那么,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条件是什么?陈璧君同意了这个条件么? 汪精卫汉奸夫妻 抗日战争期间,总有那么一批卖国贼,打着为百姓着想的口号,对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卑躬屈膝,将奴颜媚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汪精卫和其夫人陈璧君便是典型的例子,而他们两人也被世人称作"汉奸夫妻"。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将敌对目标一致转向日本,共同抵御外敌。 彼时的汪精卫还是国民党的"副总裁",其政治权力仅屈居于蒋介石之下,汪精卫顶着这样的身份,本该为抗战事宜奔走,为国效力,带领着人民将日本人给驱逐出中国。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身处高位的汪精卫却无心战争,弃抗战大局不顾,在卖国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成了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大汉奸"! 陈璧君 作为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也加入到了丈夫的"卖国"阵营里。 1938年6月,日本人对国民党政府所在的"首都"武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武汉会战就此打响,在酣战了一段时间后,国民党政府做出了撤退的决定,打算临时撤退到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以重庆为根据地,重新对日军发起进攻。 "陪都"可以理解为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出于战时需要,武汉沦陷后,重庆便成了战时临时设立的"副都",起到的作用和首都一样。 彼时的汪精卫和陈璧君见国民党连"首都"武汉都守不住,顿生了退缩之心,觉得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这样硬打下去,只会是自取灭亡。 在这样的想法下,12月19日,汪精卫带着夫人陈璧君逃到了越南河内,离开了"陪都"重庆,就此走上了一条通敌叛国的不归路,而陈璧君也成了汪伪汉奸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开始协助丈夫做事,为日本人刺探中国情报。 1940年3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任伪政府代主席一职。 汪精卫任伪政府代主席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全国,蒋介石闻之大怒,当着属下的面痛骂了汪精卫一番,扬言若汪精卫这个通敌叛国的汉奸落到他手上,他定要汪精卫好看。 自汪伪政权正式建立后,汪精卫便开始遵循着日本人的要求,对南京沦陷区展开了治理,在教育体制上,汪伪政府重新建立了一批小、中、大学,开展"奴化教育",并以"反共和平建国为教育方针"。 历史上,我们都习惯称日本人为"倭寇",汪伪政府为了扭转中国青年对日本人的不好印象,特将历史教材中的"倭"字一字抹去,并为日本人辩解称史称的"倭寇",实际上指的是海盗。 除了对历史做重新加工外,汪伪政府还推行了日语教学,将日语课程列为小学的必修课,至于上日语课的教材,用的是日本东亚同文院编纂的四卷本日语教科书,这套教科书里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宣传日本的"大东亚新秩序"、"东亚共荣"、"日本皇军"思想。 至于陈璧君,这一时期的她除了是汪伪政权的"第一夫人",还担任了中央监察委员、广东政治指导员一职。 汪精卫这样宣传"奴化思想",为日本人效力的汉奸,本应在抗战胜利后得到正义的审判,被判刑,但令人遗憾的是,汪精卫却在抗战胜利前去世了,于1944年11月病死在日本。 汪精卫死后,他的夫人陈璧君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从事汉奸事业,刚一办完丧事便回到了广东,而她的妹夫褚民谊也在此时成了伪广东省省长,就这样,凭借着这层关系的陈璧君,继续维持着她在广东的政治影响力,插手广东大小政务。 陈璧君的好日子很快便到头,她怎么都没想到,日本会打输得这么快,在1945年便走上了投降之路。 得知日本天皇下诏投降后,陈璧君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整日惶惶不安,寻找着躲避国民党军抓捕的办法。 被国民政府判刑 陈璧君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得了被捕的命运,蒋介石对汪精卫这个汉奸恨之入骨,连带着对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也有了仇恨,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不久,蒋介石立即将心腹戴笠叫了过来,并对戴笠嘱咐道:"陈璧君是历史的罪人,此人必须活着给我抓到监狱里。" 收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戴笠召见了国民党军统局广州站主任郑介民,让他全权处理此事,并嘱咐道:"蒋委员长很重视这件事。" 得到指令后,郑介民先派特务查到了陈璧君的所在之地,在得知陈璧君躲在褚公馆后,郑介民亲自上阵,敲响了褚公馆的大门。 郑介民没有表明来意,只说是奉了上面的命令迎接汪夫人。 陈璧君见郑介民一行人彬彬有礼,不像是来抓她的,于是便没多加反抗,哪曾想,她实际上是落到了戴笠的圈套中,郑介民一行人根本没带她回招待所,而是直接将她带去了南京看守所,将她囚在了看守所。 由于此时国民政府还没有适用的法律条令处置汉奸,就暂时未对陈璧君展开审判,直至1945年12月6日,《惩治汉奸条例》法案出台后,国民政府对陈璧君的审判才被提上了议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璧君等待被审判的时间内,蒋介石还在1946年1月份下令炸了汪精卫的墓,用一百五十斤德制炸药,将南京东郊梅花山的汪精卫墓夷为平地,可见蒋介石对汪精卫的恨有多深,为了惩罚这个通敌叛国的大汉奸,竟做出了扰死人清净,炸人坟墓之事。 汪精卫坟墓被炸后不久,江苏省高等法院对陈璧君展开了审判。 4月16日,站在法庭上的陈璧君没有丝毫悔过,而是大声指责着蒋介石的不是,她痛斥道: "若说汪先生卖国,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东北三省、华北、华东大片土地早已被日军占领,还不都是蒋委员长拱手让给日本人的?就拿广东来说,日军进攻时,省府高级长官闻风而逃,何曾尽过守土之责?这是蒋委员长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 法官见陈璧君攻击起了国民党最高领袖蒋介石,忙摇铃制止陈璧君的喊话。 陈璧君见法官制止她的喊话后,更是轻蔑一笑,继续诉说着"汪先生"的功绩,指责着蒋介石的无能没用,将整个法庭的秩序扰得十分混乱。 4月22日,江苏省高等法院再次开庭审理此案。 《惩治汉奸条例》中有规定,只要是犯了通敌叛国12项罪行中的一项,犯罪者便要被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最终,法官没理会陈璧君的辩解,依照《惩治汉奸条例》的规定,判处了陈璧君无期徒刑,自此,陈璧君便过上了暗无天日的被囚禁生活,被押送到了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服刑。 在监狱中,陈璧君始终不承认自己是罪人,依旧以"汪夫人"自居,有一次被看管人员点名时,陈璧君还劈头盖脸地怒斥: "你不过是在监狱里混饭吃的小牢子,也敢这样称呼我?当年国父孙中山先生都不曾直呼我名,你们的蒋委员长也从未直呼我名,你又算个什么东西,竟敢直呼我名?" 看管人员被陈璧君批得面红耳赤,完全找不到话反驳,直到监狱长赶到后,这件事才被平息了下来。 由于陈璧君性格凶悍,狱方无法与她沟通,为避免陈璧君做出伤害自己的事,狱方只好选择妥协,还是称陈璧君为"陈夫人",对陈璧君狱中的行为也多有迁就。 宋庆龄宋庆龄请求特赦,毛主席提条件 在坐牢的期间,陈璧君也不忘关注国家大事,在听闻蒋介石不敌解放军,欲准备逃往别处的时候陈璧君十分兴奋,以为着蒋介石只要撤退了就顾不上她了,她就能重获自由了。 然而,陈璧君怎么都没想到,就算走到了绝路,蒋介石也不打算放过他们这些汉奸,像陈璧君一样的汉奸都被判了无期徒刑,蒋介石下令,被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只要不是无期徒刑都予以释放,被判无期徒刑的将转移至台湾继续服刑。 不过,陈璧君还没来得及被蒋介石转移到台湾,解放军便率先解放了苏州,接管了关押陈璧君的江苏第三监狱。 之后,陈璧君被解放军转移到了上海提篮监狱,由于陈璧君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体弱多病的情况,监狱方给予了陈璧君宽大待遇,给了她一个通风条件良好的牢房,并在穿衣保暖、饮食方面给予她人道主义的照顾。 此外,解放军还允许陈璧君的家属探亲。 陈璧君感受到了解放军对她的关心,对解放军产生了些许感激之心,不过尽管如此,陈璧君也还是不打算认罪。 在管教干部找她谈话的时候,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根本没罪,把她和汪精卫的所作所为曲解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点也不承认她和汪精卫有做出卖祖国之事。 面对一根筋,听不进任何劝的陈璧君,管教干部是拿她丝毫没办法,只好向上级秉明了实情。 何香凝 后来,宋庆龄听说了陈璧君的事情后,在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和何香凝(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一起找到了毛主席,为陈璧君说情,请求毛主席特赦陈璧君。 何香凝说:"汪精卫是犯了通敌叛国罪不错,身为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难辞其咎,但陈璧君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个参与者,不是汪伪汉奸集团的决策者,我们听闻她的身体情况很不好,有些担心,想为她求个情,能不能把她特赦?" 对于宋庆龄和何香凝的请求,毛主席思索了一会儿,表示了同意,并提出了一个条件:"可以,但陈璧君需要先写个认罪声明。" 得到毛主席的应允后,当晚,宋庆龄和何香凝便写了一封书信给陈璧君:我们曾经在国父孙先生身边相处共事多年,彼此都很了解。你是位倔强能干的女性,我们十分尊重你。对你抗战胜利后的痛苦处境,一直持同情态度。 今天上午,我们晋见共产党的两位领袖。他们明确表示,只要陈先生发个简短的悔过声明,马上恢复你的自由。 我们知道你的性格,一定难于接受。 能屈能伸大丈夫,恳望你接受我们意见,好姐妹殷切期待你早日在上海庆龄寓所、在北京香凝寓所畅叙离别之情。 陈璧君给宋庆龄与何香凝回信: 二位既然明白我的性格,也应该明白我的决心,我愿意在监狱里送走我的最后岁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陈璧君本来有机会改过自新,得到政府的宽恕的,可她却拒绝了政府的好意,甘愿在监狱里磋磨一生,至死也不肯悔改认罪。 1957年以后,陈璧君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本着人道主义,监狱方将陈璧君送往了医院,为她免费医治。 晚年的陈璧君身患多种疾病,除了心脏病、肺炎这种大病外,还患有各种各样的小病,陈璧君很感谢共产党对她的人道主义照顾,晚年的她除了没有自由外,其实比普通的囚犯过得都好。 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病逝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终年68岁,自此走完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