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史# 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战败后,基本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他手下的大将死的死,降的降,几百万的大军也所剩无几,如果还想阻止解放军解放全国,那无疑是痴心妄想。 蒋介石现在眼前最着急做的就是赶紧选择退路,他可不想成为共产党的俘虏。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逃到台湾,而是撤退到成都,他想再坚持一下,看看大西南能否守住。 可现实情况还是让他失望了,无奈之下,准备去往台湾。 听说蒋介石逃亡台湾要从广州上空经过,15兵团司令员洪学智做好了将蒋介石座机击落的准备,叶剑英却阻止道:"不能打!" 那么大家一定很疑惑,蒋介石都要跑了,为啥还不打呢?叶剑英与蒋介石 叶剑英与蒋介石虽然都是孙中山的部下,但是因为两人的职位不同,所以他俩并不熟识。 叶剑英正式与蒋介石开始接触,应该是在1924年开始筹办黄埔军校的时候。 那时蒋介石是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而叶剑英就是军校筹备处的一个普通办事员。 后来军校建成后,叶剑英是军校教授部的一名副主任,蒋介石则是军校的校长。 其实在军校期间,叶剑英和蒋介石因为在工作上交集很少,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交往,二人只能算是相识。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叶剑英被安排到蒋介石的亲信王柏龄的总预备队指挥部担任总参谋长。 北伐军在作战中非常勇敢,在攻克了汉阳和汉口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对武昌发起了进攻。 王柏龄和叶剑英奉命率部去支援兄弟部队攻克南昌。 北洋军阀孙传芳急了眼,马上增加兵力准备争夺南昌。 蒋介石也不甘示弱,下令一定要拿下南昌。 王柏龄为了立功,取悦蒋介石,他不讲战术,要硬打蛮攻。 叶剑英经过冷静分析,劝王柏龄不要强攻,因为南昌三面环水,攻进城后,一旦被敌人切断退路,就很难出来了,那样就非常危险的。 但王柏龄急功近利,根本不听叶剑英的建议,孤军冒进,最后被分割包围,差点全军覆没,王柏龄自己也险些被俘。 王柏龄被蒋介石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此时,他心里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叶剑英的建议。 后来,蒋介石听说王柏龄是因为不听叶剑英的建议才遭遇惨败的,再深入了解,他发现叶剑英很有才华,而且为人谦和,处事稳重,很受部下爱戴。 蒋介石也是一个爱才之人,对叶剑英这个人才很是看重,于是单独找他谈了一次话,想提拔他当师长,对他进行重用。 叶剑英一直对蒋介石敬而远之,几乎没有过近距离接触,这突然得到蒋的提拔,叶剑英有些丈二摸不着头,不知道蒋介石的用意何在,于是便以现在身体情况不大好为由,婉言谢绝了蒋的提拔。 蒋介石还是第一次遇到拒绝升官的人,心里好生纳闷,但也不好继续深问,于是摆出一副关心下属的姿态,通知军医给叶剑英好好检查一下身体。 这件事也就这样稀里马虎地过去了。 南昌争夺战结束后,孙传芳被打败,蒋介石为了扩充实力,把收编的俘虏填充进部队,又组建了一个新编师。 蒋介石任命叶剑英为师长,这下不便再推辞了,叶剑英只好接受了任命。 叶剑英上任后,奉命率部前往江西吉安进行部队整训。 叶剑英给部队制定了一条规定,严禁军官打骂士兵。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一些革命进步人士遭到追捕和屠杀,紧接着蒋在南京建立了反革命政权,共产党陷入了困境。 此时的叶剑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是继续跟随老蒋,还是脱离老蒋? 其实,叶剑英一直在关注着国家的政局形势,对于老蒋的做法,叶剑英实在是无法苟同。 所以在抉择面前,他没怎么犹豫,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老蒋,走上了一条与老蒋针锋相对的革命道路。 叶剑英正式通电反蒋后,队伍里的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生,指责叶剑英这是对蒋校长的背叛,并准备去投奔蒋介石。 对此,叶剑英义正词严的声明道:"我反对蒋介石,不是个人恩怨,就是因为他背叛了革命,如果单从个人角度,蒋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我很感激他对我的赏识。但是他背叛革命,屠杀工农、学生,所以我反对他!" 蒋介石得知后,他想不明白叶剑英为什么会这么做,虽然他下令把叶剑英永远开除出党,可是他还是抱着幻想等有机会再把他重新拉回来。 蒋介石特意对手下做过交代,共产党中有两个人抓住后不许杀,这俩人就是周恩来和叶剑英。 之后,叶剑英经过一番周折,在武汉找到了党组织。 1927年7月,在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后,叶剑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穷途末路 败退台湾 在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被任命为八路军参谋长。 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协助周总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同时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对两党之间的军事事务进行协调,并努力做好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统战工作。 因此,叶剑英与蒋介石开始了桌面上的较量。 由于蒋介石一直把共产党视为心腹大患,所以在反日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始终在暗中盘算着怎么消灭共产党,因此,在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在军事上的摩擦就没断过。 尤其是在1939年以后,国民党中反共的趋势更加严重,并不断制造惨案。 蒋介石为了继续整治八路军和新四军,他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捏造了八路军、新四军的一些罪状,对共产党进行攻击,并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共高潮。 当时叶剑英也以八路军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此次会议。 叶剑英对于蒋介石这种无中生有的恶言攻击,没有退缩畏惧,而是一条一条地用真凭实据,当众给与了蒋介石有力的回击。 一个多小时的证据罗列,把蒋介石驳得哑口无言,只听他不时地心虚地反问道:"嗯?会有这种事?" 解放战争进入到1948年12月的时候,国共两党的军事较量已步入了决战阶段,国民党兵败已成定局。 国民党内部也乱成一团,国民党政府的要员们一致同意白崇禧的建议,因为蒋介石主政不力,导致军事打败, 内部分裂,财政崩溃,蒋介石应该下野。 惨遭逼宫的蒋介石,看到墙倒众人推,没办法只好答应退出政治舞台。 在下野之前,蒋介石开始谋划后路,他把儿子蒋经国叫过来,看着地图对儿子说:"现在我已经做好了退守之路,准备在西南建立联防基地,如果西南防线也不保,那就把台湾作为最后的落脚地。你和陈诚先去台湾,做准备工作," 随后蒋经国按照蒋介石的安排,前往台湾去铺路,同时把中央银行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都按照蒋介石的嘱托,运到了台湾。 后来随着天津失守、北平和平解放,蒋介石在南京的总统府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他告诉大家,他决定了下野。 1949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已经解放,蒋介石想再挣扎一把,尽量守住大西南,作为自己的反攻基地。 于是,他于8月中旬来到了重庆,部署西南保卫战。 然而,蒋介石的梦想却难以实现,因为解放军大部队正在一步一步向四川逼近。 无奈之下,蒋介石赶紧又从重庆撤到了成都。 可成都也绝非安全地带,12月10日,成都市内也响起了枪声,当时在中央军官学校居住的蒋介石,听到随从报告说,这两天学校附近发现一些"可疑的人",蒋介石顿时感到心惊肉跳,觉得此处也不宜久留了,他决定立即飞往台湾。 因为要从广州上空路过,于是成都机场赶紧联系广州机场,了解气象等情况。叶剑英放跑蒋介石 然而,成都机场的工作人员还不知道,此时广州已经被洪学智率领的解放军15兵团解放,广州机场已经被解放军控制。 当广州机场的工作人员获悉,蒋介石的飞机即将飞往台湾,计划下午两点从成都起飞,大约3点左右途经广州上空时,共三架飞机,蒋介石坐在中间那架。 他们赶紧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副司令员洪学智。 洪学智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商议,大家商量出了一个计划,先是拦截逼迫蒋介石的飞机降落,如果拦截降落不成,那就用高射机关炮把它击落。 但是,洪学智不能擅自做主,他立即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15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叶剑英。 叶剑英叮嘱洪学智不要轻举妄动,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马上请示中央。 向党中央做了汇报之后,却迟迟等不到中央的回复。 眼看飞机就要飞过去,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要错失,洪学智简直快急死了,他对叶剑英建议道:"机会不等人啊,要不咱们先斩后奏吧?" 叶剑英斩钉截铁地制止道:"没有党中央的回复,不能行动!" 洪学智虽然感到非常的惋惜,但是没有中央的回音,却也不能干。 洪学智也是一个纪律性很强的军人,过后,他也想通了,中央不回复,可能是另有深意。 于是他开始按照上级的指示,命令战士们在机场四周都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告诉老蒋广州已被解放,你从这里逃跑路过,不打你是共产党和人民对你的宽容,你自己到台湾去反省一下吧。 当蒋介石的飞机飞临广州上空,与广州机场方面联系时,广州机场方面明确回话说,广州已经解放。 正在打盹的蒋介石顿时清醒过来,同时惊出一身冷汗。 后来他得知,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没有批准击落他座机的计划,叶剑英也没有下令打他的飞机,这是共产党有意放他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