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再向被救之人索要260000元,到底应不应该? 这个叫杨永的小伙就这么做了,而他也因此受尽白眼。可这背后的原因,却属实令人感叹…… 杨永,1972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杨永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虽然也供得起杨永读书,但奈何他的成绩着实一般,在勉强高中毕业后,就干脆放弃了学业,回家跟着父母务农,当起了菜贩。 虽然学习不理想,但杨永的人品却没得说,善良,进取,乐于助人,这样的性格让他在街坊邻居间深受欢迎,而杨永也顺利成了家,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1999年12月9日,杨永早早收摊回家。路上杨永突然看见,原本行人稀松的河边此时居然围满了人,不知在看些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杨永也摆下自行车,加入了围观群众。 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只见河里有一个小女孩在拼命挣扎,显然是有一会时间了,眼瞅着女孩都已经没了喊叫的力气。 这么久了怎么这么多围观的人没一个人去救? 这倒也不能怪围观者。平日在这一带散步的大多是老人,即使是年轻的,也不一定会水,就算会游泳,下水救人也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搞不好人救不上来,自己也搭在里面。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及时报警,一时间众人竟毫无办法。 27岁的杨永,正是血气方刚,他可想不了这么多。小女孩就这么死在自己面前,恐怕这辈子都良心不安。顾不得脱衣服,杨永直接跳进了水里,好在女孩已经精疲力尽,没怎么反抗挣扎,杨永顺利把她拖到了岸边,众人合力将女孩拽上了岸。 女孩得救,众人都松了口气,然而此时却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女孩的书包还在河里,要漂走了!" 按说都这个时候了,别说是书包,就算是钱包也顾不得管了。但杨永却不这么认为,自己因为不好好学习如今才只能卖菜为生,孩子的课本可比什么都要重要。二话没说,杨永再次跳进河中,将书包捞了上来。 此时救护车赶到,女孩被送往医院,杨永这才放了心。人群还在哄乱时,他已经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可是就在快到家的时候,刚刚游泳的热乎气散去,杨永突然打了一个冷颤,此时他才回过神来,这可是12月寒冬啊!寒风吹打着他身上湿透的棉衣,此时他的身上就像裹着一坨厚厚的冰块,无比刺骨。 想要赶紧回家,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腿脚竟已不听使唤,又骑了几步,竟然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幸好邻居及时看见了杨永,将他扶回家去。 "哎呀,你说你没事逞什么能啊。"妻子看到杨永这般模样,心疼万分。但她也知道丈夫就这性格,虽然责备,还是赶忙去熬了一碗热姜汤给他喝下。一碗热汤下肚,情况似乎好了不少,杨永安慰妻子,自己不过是感冒一场,在家睡两天也就好了。 这边杨永在家养病,却不知在外整个城都已沸沸扬扬。没有姓名,没有影像,谁也不知道这位"活雷锋"究竟是谁,而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想弄清这位无名英雄的庐山真面目,全城掀起了一股寻找英雄的热潮。 几天后,杨永的烧总算退了,但奇怪的是他还是感觉自己的腿痛难忍。不过这一连几天休息,眼见再不出摊这日子可就难过了,杨永还是咬牙去摆摊了。 杨永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出摊就立马被人群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可这些人都不是来买菜的,原来杨永刚出现在菜市场就被人给认了出来:这就是都市传说中的无名英雄! 紧接着消息传遍全城,各大报刊四处报道,而后一家姓黄的人家登门了,原来杨永所救的,正是这家人的女儿。黄家人自然是感激万分,带着礼物谢金上门拜访。交谈中杨永了解到,原来那天小女孩是被一辆助力车撞倒,不慎摔落水中的。 杨永救人本就不图什么名利,在安慰女孩以后多加小心后,便拒绝了黄家人的酬金,只是在黄母的坚持下,勉强留下了一些水果礼物。两家人互留联系方式,日后多加往来。 这件事过后,救人不图回报的杨永在人们心中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当地也知晓了这一事件,将杨永评为常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给予奖金5000元。 如果这事放在现在,杨永大概也能大大小小成为一个"网红",至少今后卖菜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可现实却恰恰相反,杨永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自从那次退烧之后,杨永就时常感觉双腿疼痛难忍,尤其是双膝处几乎不能弯曲。开始杨永还以为是感冒没好利索,熬几天就好了,可越熬这四肢越不听使唤,最后竟然行走都成了问题。杨永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妻子的陪伴下到了医院检查。 医生的诊断让夫妻两人的眼前一黑,这哪是什么感冒啊,这可是痹症。 什么是痹症? 简单来说,就是关节骨头上的炎症,会反复发炎肿胀并伴有增生,让患者疼痛难忍。并且病情会逐年加重,直至患者无法行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这种病被称作"不死的癌症",能治,却难以根治,需要常年用药,才可以控制病情。 痹症是怎么患上的呢? 按中医的话说,那就是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话说到这,杨永可以肯定,自己的病就是那场见义勇为惹出来的。杨永只是一个小菜贩,平日的收入也仅够一家人的温饱,哪还有钱长期服药?更何况他现在连菜都没得卖,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 思来想去,他想起了小女孩。他记得女孩那场落水是因为被车子撞导致的,既如此他落得这般地步肇事者也理应负起责任。 自己是女孩的救命恩人,杨永料想黄家人肯定会帮助自己上告肇事者的。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小女孩安然无恙,黄家人早已与肇事者私下达成了和解,黄家人一口拒绝了杨永的要求,并且拒不提供肇事者的信息。 杨永无法理解,自己现在这样还不是因为救他们女儿的命,为何现在黄家人却站在了肇事者那边。杨永苦苦哀求,跟黄家人诉说自己病情的严重,可多次的上门却让黄家人开始厌烦,最后干脆来个闭门不见。当年的感激涕零,已变为冷眼相看。 病痛的折磨真的能让任何一个人精神崩溃。想想黄家人现在平安无事幸福生活,再看看自己残破不堪的家,一向善良的杨永心中也产生了恨意,他委托朋友给黄家写了一封断交信,信中言辞激烈,斥责黄家人无情无义。 没想到收到信的黄家人甚是不爽,竟将此信透露了出去,让已经被淡忘的杨永再次暴露在了大众视野。 只不过这一次,舆论大变,人们已经不记得他当初如何奋不顾身,只知道他是一个道德绑架的小人。 当初的称赞不过过耳云烟,如今的谩骂却是声声刺骨,更让杨永无法接受的是,有些人的谩骂甚至牵连到了他的家人。杨永不过一农民,如何抵得住众人的谩骂? 病痛与精神的双重打击,让杨永近乎绝望。不过事到如今,杨永也想开了:再这么下去自己命都要没了,别人是骂是夸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活命,杨永做了一个最艰难的决定:将黄家人告上法庭! 2001年,一场官司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杨永要求黄某一家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误工费、以及各种医疗费用,总计超过260000元。 别说那个年代,就算是现在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家庭也不多。消息一出,就连那些理解杨永处境的人也觉得他疯了,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审理期间,法院对杨永的伤情进行了鉴定,并把肇事者陈某追加上了被告席。最终鉴定结果为无法判断杨永的病是因见义勇为而起还是因常年劳累所得。 因此一审判决黄某赔偿杨永2593元,肇事者陈某赔偿3890元。 这点钱对杨永来说不过杯水车薪,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上告法院。2004年底,他再次将黄家与肇事者告上法庭,法院判两人给他适当补偿。2005年底,杨永第三次将两人推向了被告席。 多次上告,两家已是水火不容,而外界更是质疑不断。不过在生命面前,什么声音都显得不重要了,杨永也不止一次地感叹: 我希望一次性做个了结,我这样接连打官司对这个女孩的精神一定会产生影响,我救了她,不希望又害了她。听说她考上了大学本科,我很为她高兴。可我也很无奈,我的病不能不治,我现在仍然是每天全身关节痛,天冷更是如此。 直到今日,他也从未后悔救下女孩。但现实却又让他不得不像"小人"一般不断的索要钱财。 不过好在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发达,更多的人了解了杨永的事迹,谩骂逐渐远去,英雄的称号再次回到了杨永的头上。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也前后拿出了20000元用作杨永的治疗与生活,还有热心人众筹买了台热风机缓解杨永的关节疼痛。 没送空调,是因为空调太耗电,贫穷的杨永一家根本负担不起。 好在热风机效果还算不错,打开后,暖流涌在身上,杨永舒了一口气。 可总是觉得,哪里还是冰凉?哦,是那颗英雄的心。 有的人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杨永对黄家有救命之恩,黄家人理当报答。 可换个角度,黄家人也不过是普通家庭,而杨永的医药费又是一个无底洞,真要承担,恐怕两家人的生活都要陷入困境。 那么见义勇为的后果究竟该谁来埋单? 最后还是希望杨永的生活能得到保障,不要寒了英雄的心。 我没见过,但这样的事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