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 1、病因: (1)传染性流产:布氏杆菌病、胎毛滴虫病、沙门氏菌及焦虫病等 (2)非传染性流产:营养不平衡、饲料霉变、跌倒、惊吓、用药不当等 2、诊断: 阴门流血,有丝状粘液阴门下悬,最后胎儿或胎衣先后排除。表现早产、小产(排出死亡、未经变化的胎儿)或胎儿腐败分解。 3、治疗: 处方 1: ①黄体酮50~100 毫克 ②0.5%阿托品 2~6毫升 用法:①②分别肌肉注射,牛一次用量,羊用 1/4 量。 处方 2: 安胎散:当归 300 克,川芎 300 克,白芍 300 克,黄芩 300 克,白术 150 克 用法:按 0.2%~0.5%拌精补料。 4、小结: (1)子宫颈口已经开张破水,应尽快使胎儿排出,灌服益母生化散。 (2)产后体温升高时,用氨卡西林或林可霉素配鱼腥草肌肉注射,同时分别注射缩官素、复合维生素B. (3)胎衣不下时,10%氯化钠(牛1500 毫升,羊 200毫升)加入土霉素(牛5克、羊2克)经胶管沿胎衣与子宫壁黏膜之间一次注入子宫内。 (4)子宫颈口开张不全时,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注射4个小时后还没有开张,再注射一次。在兽医临床上用地塞米松(牛50毫克、羊25毫克)做人工引产或流产。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感谢养殖家人们的关注与观看!请养殖同路人:给,肉,牛,养殖小帮手点个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