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徐州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 单克锋 编辑:徐敏 人到老年,胃肠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等现象,餐后做些"养生事"就很重要了。 当漱口 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口数次,令牙齿不败口香。"说明进食后漱口,有益于口腔清洁和牙齿坚固,且能保持口腔的湿润度,对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有一定的作用。漱口可以刺激口腔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有助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腹宜摩 古代大药学家孙思邈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饭后用手轻轻按摩腹部,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功能,对老年人健康长寿大有裨益。食后摩腹能活血通络,疏通经脉,对胃肠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有独特的作用。慢步走 《摄养枕中方》中记载:"食之行数百步,大益人。"进食后慢步行走,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肠血液的供应,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慢步走宜在食后1小时左右进行。心宜畅 古人云:"食后不可便怒,怒则食积;怒后不可便食,食则不化。"指出进食后,必须保持舒畅的心境,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老年人食后宜收听一些优美的音乐,这样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从而增强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