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苹果启动减产计划,人民网指出卖不动的关键原因
近日,受到销量下滑的影响,外媒爆料,苹果启动了减产计划。不仅2022年Q3-Q4季度的出货量低于预期,疲软表现可能持续到2023年Q2季度。很显然,苹果也扛不住了!
进入2022年后,智能手机厂商就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而不少媒体用"消费者收入下滑"、"消费者穷"、"消费者不愿意买"等原因来解释,但问题的关键真的出在消费者身上吗?显然不是。人民网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手机厂商应该从自己身上多找原因。
事实上,据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手机也会出现质量问题,且售后时却很难落实服务政策,并且还会因为手机型号停产等问题,导致手机无法维修。人民网透露,在手机行业内,手机售后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售后服务能跟上,才能不寒了消费者的心。
而这篇报道中提到了,部分国内手机厂商已经醒悟了,开始采取行动,比如小米。部分小米11系列也出现了手机质量问题,比如烧主板。而且小米11系列的上游零部件也陆续停产,不少消费者也产生了担忧。
但小米的处理方法是值得其他手机厂商学习和借鉴的,小米11系列不仅没有对消费者诉求置之不理,反而给出了"双倍"的惊喜。其一,小米11系列产品的主板质保期延长到了36个月。其二,小米11系列用户可以免费领取200G云空间。
都知道,一部手机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在3年左右,36个月的主板质保期,相当于对小米11系列用户承诺"负责到底",无论过保与否,无论是否停产,小米11系列都能享受免费的主板售后服务。
其次,主板损坏会导致手机数据丢失,而小米能够切身处地的为消费者着想,提供了200G云空间的1年免费使用权。用户只要养成重要数据上传云端的习惯,即使主板真的中招了,也不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损失。
总的来说,智能手机之所以卖不动,并非消费者买不起。只不过是产品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跟不上,导致消费者不再信赖手机厂商,且没有消费的冲动了。暂且不谈苹果,作为国内手机厂商,应该比外国品牌更重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且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售后解决方案,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
有一说一,小米的做法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对于消费者来说,售后服务远比品牌知名度重要得多,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