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十大猜想
编者:本文只代表特约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电动汽车观察家》的立场。
又到了岁末年初,热闹非凡的2022年即将过去,那么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今天就分享一下我对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十大猜想吧。
猜想1:2023年整体乘用车市场将会实现3%以上的正增长
每年这个时候,就是各大机构预测明年市场销量的时候。目前来看,无论是乘联会还是中汽协对明年的市场预判都不算乐观。
中汽协预判:2022年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9.4%;2023年乘用车销量2380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3%。这意味着,如果2023年出口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速,那么国内乘用车销量持平或者下滑。
数据来源:中汽协
乘联会预测:2023年乘用车总体零售2,060万辆,属于零增长。2023年批发销量依靠乘用车出口惯性增量,厂商批发销量增长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到840万辆,增30%;常规燃油车批发预计1,510万,同比下降10%。
其实,对于明年市场的观点,我个人的预判属于谨慎乐观:总体市场会比大多机构预测的略好,属于前低后高的局面,2023年Q1将会是全年的最低点,Q2开始好转,下半年的市场也许会超出很多人的预判,最终2023年整体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将会超过2050万辆(上险量口径)!
当然,这里面一定是结构化的趋势和变化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猜想2:2023年,燃油车的销量同比下滑将会超过15%
2020年起,燃油车的销量已经连续3年同比下滑:2020年同比下滑7.71%;2021年同比下滑2.9%;2022年预计同比下滑16.39%;
数据来源:上险量 整理及预测为作者
如果从绝对数字上来看,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152万辆,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54万辆,2022年比2021年减少了297万辆。这意味着三年时间,燃油车销量一共减少了503万辆,基本上占到年度销量25%以上了。
2023年,仅仅依靠降价,已经不能挽救燃油车的溃败了!一方面,今年的降价让经销商渠道都苦不堪言,甚至在明年第一季度会出现大量经销商"退网"的局面;另外一方面,随着插混车型的进一步热销,将会开始对燃油车全面替代。
预计,2023年燃油车的销量下滑比例将会超过15%!这意味着至少要减少200万辆的销量了!
猜想3: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会突破38%
进入2022年以来,新能源渗透率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Q1迅速攀升到28%的相对高位,但进入Q2和Q3,因为疫情和燃油车购置税补贴的因素,渗透力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直到9月份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30%。预计今年全年的渗透率在28%左右,与2021年的14.8%相比,增长了13.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乘联会
2023年随着新能源车国补的取消,很多人开始担心新能源的销量。但是,还是按照乘用车市场总量2000万辆来看,燃油车下滑的就是新能源增长的,如果燃油车下滑15%意味着新能源销量在750-780万辆。对应的渗透率大约在37.5-39%左右;
从目前的局面来看,2023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会突破38%! 明年国补取消后,新能源的销量和渗透率,才是对产品竞争力的一次真正考验!
猜想4:2023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会超过55%
2022年,是自主品牌全面崛起的一年,从10月起自主品牌的份额就开始全面超越50%的临界点了。
数据来源:乘联会
1-11月,自主品牌的份额为47.1%已经是最近10年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纵观全球具备整车全链条生产制造能力的国家,本国或者本地区品牌的市场份额都在60%以上,甚至个别国家的份额超过了80%。
11月,自主品牌的月度份额为53.4%。
2023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场份额将会突破55%!其中,月度的份额最高能冲破60% (而1%的份额在中国意味着20万辆的销量,5%的份额意味着新增100万的销量!)。
猜想5:2023年乘用车出口量突破300万辆
进入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生产端的影响,海外乘用车的生产相对受限(芯片、能源等),同时受益于中国制造能力的增强,中国乘用车的出口在2021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汽协、乘联会 整理及制图:作者
2020年,乘用车出口66万辆,同比增长10%;2021年,乘用车出口152万辆,同比增长130%;2022年1-11月,乘用车出口205万辆,同比增长46%。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的数据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汽协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1-11月整车中国TOP10车企中除了特斯拉其余全部为自主品牌。
在2022年的巴黎车展和泰国车展上,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走出国门,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有比亚迪的新能源出海,也有长城的多地布局,更有名爵的首款全球车型MG 4在海外市场的热销。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29万辆,相信随着几大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出口,2023年这个数据至少将会有150%以上的增长。
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只要能够保持50%的增速,就已能够实现300万辆的历史性突破!
猜想6:BBA等豪华品牌将继续下滑
进入2020年以来,豪华品牌的销量开始增长阶段,2020年豪华品牌销量360万辆,2021年豪华品牌销量395万辆,2022年1-11月豪华品牌销量350万辆,预计全年数据和21年持平或者微增。
BBA三家的销量也随之增长,2021年225万辆,2022年228万辆,但进入2022年头部BBA的销量不增反降,2022年1-11月197万辆,预计全年215万辆左右。
数据来源:上险量 整理制表:作者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BBA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怠慢和松懈:在整体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过25%的前提下,BBA的新能源渗透率只有5.17%,奥迪的渗透率更是只有1.60%。
虽然,为了新能源的销量BBA也算是想尽了办法,包括使用定价手段来达成销售,于是在2022年我们能看到奔驰的EQS旗舰车型降价30万,能看到EQE的官方降价……
但依旧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在新能源领域,BBA品牌已经不再有光环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特斯拉和自主品牌新势力的崛起,特斯拉在豪华品牌上险量的市占率从2020年的5.64%到2022年1-11月的11.42%,已经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蔚来更是占据40万以上纯电车型的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2022年开始,BBA的品牌光环,在新能源时代更是难以为继。
那么2023年,等待BBA的会是什么样的市场格局呢?是25-40万的入门市场被新能源重新洗牌!40万以上的市场,被全新崛起的新势力们进一步稀释!
2023年,注定是BBA的同比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的一年!
猜想7:非主流的合资品牌已经没有明天了
这里表述的非主流的合资品牌主要是指年销量在25万辆以下的品牌,他们是:北京现代(22.45万辆)、雪佛兰(17.31万辆)、福特(14.57万辆)、捷达(13.10万辆)、马自达(9.78万)、起亚(8.39万辆)、雪铁龙(2.72万辆)、标致(2.57万辆)。
数据来源:上险量 整理及制表:作者
现代:只用了2年时间,年度销量就从40万+级别滑落到25万+级别,下滑了45%;
雪佛兰:销量也从25万级别滑落到20万级别,下滑了20%;
福特:从20万级别滑落到16万级别,下滑了20%;
捷达:作为新创的合资品牌,销量始终没有突破20万辆;
马自达:从20万级别滑落到12万级别,下滑了40%;
起亚:从20万级别滑落到10万级别,下滑了50%;
斯柯达:从15万级别滑落到5万级别,下滑了66%;
雪铁龙和雪铁龙:始终维持在3万辆左右;
这些品牌中,那些月销量不足1万辆的传统品牌,在快速失去自己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如果,再看看他们的新能源销量占比,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没有现在,也将会失去未来!
猜想8: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将会突破350万辆
2023年对于比亚迪而言,又是一个超越大部分人认知的爆发。从年初的月销10万辆,到11月的月销23万辆,仅仅只用了1年时间实现了月销的翻倍,也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实现了从40万辆到180万辆的跨越,这在中国乘用车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从上险量数据来看,2020年,比亚迪的市占率只有2.11%,全品牌排名第17名;2021年,比亚迪的市占率为3.44%,全品牌排名第13名;到2022年,比亚迪的市占率来到了67.71%,全品牌的排名来到了第3名。更是在11月超越大众品牌,成为全品牌的第一个月度冠军。
数据来源:上险量 整理及制图:作者
如果以今年12月销量来估算2023年的销量,比亚迪至少能够完成300万辆的销量,再加上额外增加的出口销量。如果比亚迪真的实现了这样销量,将会成为中国乘用车历史上第一个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
对比大众品牌的峰值销量400万辆,峰值的份额19.8%的话。比亚迪在2023年是能够实现国内320万辆,海外30万辆的壮举!
猜想9:长城无法再次依靠SUV逆风飘扬
如果纵观长城汽车的这几年的变化,可谓"好风频借力",依靠着中国市场SUV的爆发性机会,从2013年开始成为自主品牌销量的TOP3。
数据来自:中汽协、上险量 整理与制图:作者
哈弗H6更是连续64个月成为中国市场SUV销量冠军,但在今年被两款新能源SUV比亚迪宋和特斯拉Model Y全面超越。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哈弗品牌的销量更是在今年出现明显的下滑,1-11月累计销量572224辆,同比下滑15.30%(这个下滑幅度和整体市场燃油车下滑幅度基本一致)。
整体品牌中除了坦克品牌同比上涨外,其余子品牌都是同比15%以上的下滑。
如果再看新能源的销量榜单,1-11月长城新能源的包含出口销量只有120,833辆,国内销量114,502辆。这个数据也就是相当于比亚迪一个月纯电的销量数据。长城在新能源销量榜上的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5名,滑落到2022年1-11月的第10名,如果不出意外到了12月份长城应该跌出TOP10的行列了
这样的销量表现,让长城在整体市场保持微增时,自己的整体销量出现了11.5%的下滑。
如果再看长城年初制定的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到11月长城只实现了99万辆,仅仅只完成了目标数量的5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整理及制表:作者
长城以前只是缺少轿车这个品牌,但在目前的新能源市场格局下,真正的困难是新能源战略的模糊与执行不力。
2023年,由于长城的插混车型推出时间太慢,已经很难在新能源领域现销量突破,同时随着燃油车的进一步萎缩,长城已经不能仅仅依靠SUV这个"瘸腿"战略来实现逆风飘扬了!
猜想10:2023年,还有会更多的汽车品牌退出市场
2022年,我们看到了二线豪华品牌讴歌的退市、广汽菲克的解散、宝沃汽车的破产、牛创的放弃,在年末也看到了威马汽车交出了自己的控制权,更听到了传闻"斯柯达要放弃中国市场"。
2023年,我们还会看到哪些品牌将会越来越困难:月销量百余辆的英菲尼迪、捷尼赛斯、所谓的豪华品牌DS,还有试图重生的众泰汽车,以及已经深陷泥潭的恒驰汽车、宝能汽车(观致)。
随着自主品牌的日益强大,曾经辉煌的合资品牌特别是二线合资品牌,会越来越难,距离退出中国市场的时间也会越来越近!
纷纷扰扰的2022年即将落下帷幕,而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即将到来,我们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市场变化呢?上述的10个猜想,有多少能够实现呢?
还是让我们一起期待充满希望和不确定性的2023年吧。
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怎么样?在线问诊倾向于小病,开药送药的医保一体化。在路程,时间,精力上有高性价比远程医疗倾向于大病重疾,标准化的重疾,比如癌症治疗方案的诊断。在国内名医难求的情况下具有高性价比。在线问诊与
在监狱,同为狱友,最恨犯什么罪行进来的人。为什么?强奸杀人犯,不是说单独的杀人,但是单独的强奸会被监狱的犯人看不起,如果强奸杀人一起,那就更会有大事,再者如果说性侵幼童,那这个犯人在监狱里面面临的会是服刑人员的狂风暴雨,这种欺负弱
你见过哪些教语文的大神?我高中语文老师,绝对是大神级人物。说说他的事迹吧,他原本不是高中语文老师,听他和其他老师口述,他早先是在乡下的一个小学教的是小学数学,教的非常好,我们那个年代的乡村小学基本没有什么
天津为何要发展滨海?当初天津为何要举全市之力发展滨海?客观来看,抛开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导致天津市政设施建设跟不上的原因就是没钱,没钱才会卖地炒房,中国第一个卖地的城市,就是2002年的天津,而为什么天
在合肥有房子,户口不在合肥,小孩户口也不在合肥,可以在这边上学吗?根据我的了解,小学入学都需要房子和户口保持一致才可以,也就是房产证姓名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父亲或母亲),孩子户口所在地在房子上,供您参考。把户口签过来就行了。现在合肥4月6号出新政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会计与出纳工资一样多,你怎么看?这个还是要看工作内容及工作强度才能确定。一般企业中会计和出纳的工作比例是不一样的,一般是报销单据到会计,会计根据制度规定出据会计凭证后再转给出纳,报销人在出纳那取现金等。就这一个工
深圳开个小工厂,月收入45万,研究生学历,年薪预计20万多,深圳能买房么?月薪四五万年薪二十万,你是怎么做到的?研究生就这样毕业的!真牛你的工厂能经营下去再说月收入四五万,生薪二十万。这逻辑思维,也能开厂?可以买宝安沙井!这边房子不错,而且是未来重心纯利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一直从事职级工作,我来谈我的看法领导的推荐很重要。至于有多重要,和这个领导的级别有很大关系。首先说下职级晋升的基本步骤一是分析研判和动议。组织人事部门先对单位职数情况和人选情况进行
农村户口可以参加职工社保吗?能申领4050补贴吗?农村户口可以参加职工社保吗?能申领4050社保补贴吗?农村户口参加职工社保,现在是完全放开了的,既可以以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办理职工社保,也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职工社保,但对于能否
还在涨!70城4月房价出炉,福州房价为何如此坚挺?不仅仅是福州房价坚挺,今年以来热点城市的房价都比较坚挺。来说说为什么福州房价有一些坚挺。第一,虽然一是二手房最能表现一个城市的房价水平,但是一手房的价格也会影响到二手房价格。国家统
派出所协警,无升职不加薪还有必要干下去吗?现在不叫协警,叫辅警,全国都在辅警改革,像我们石家庄这,以前协警只拿最低工资1650元,现在也改革了涨工资,分级别。升职空间就是分几级,辅警共分七个第级,按工作年限和学历分,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