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月四千就是高收入,民工一天四百却是低收入。一算账就知道了。 民工是干一天拿一天,下雨下雪都影响,一年能出二百个工就不错了,设不被卡不被坑,一天四百顺利到手,也就八万块钱而已,上养老下养小,中间养媳妇,中间谁再有个小病,能剩下几个子? 所以那些妇女在家看孩,男人出去务工的家庭,大多捉襟见肘,妇女找点活的话,哪怕一月两千,都会改善很多。 老师的报酬分好几块,四千只是到手的部分,公积金也有近一千,如果买房子,这一千是当真金白银花的,这样他一年也有六万,生病另有医保。 然后重点来了:他能轻易再娶个教师老婆,民工却很难做到这件事。轻轻地就变成了十二万对八万。 我们假设一年一家老小用度必须六万,民工剩二万,教师剩六万,比民工富裕三倍。 有一个例外情况,是民工孩子都上学住校以后,两口子同心协力外出务工的,在这个例子里头我们算到十六万对十二万,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远不止这个数,他们比教师夫妻富裕得远了。 现在的老师工资三四千,为啥买得起五六十万的房子?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实际上却是在县城工作的老师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老师在县城工作,拖家带口的,总得有个地方住。 以前在县城工作的老师,大都是住的学校的公房,现如今在县城工作的老师,已经没有了住公房的可能。 现在要么租房子住,要么买房子住。 如果租房子,每年房租金得1万多元钱,大约是年轻老师工资的四分之一左右。再加上子女上学,抚养老人及日常生活开支,钱也就花得差不多了。这样下去可能一辈子不会买到房。 既然在城里安了家,有自己的房子是必须的,买不起也得买。 于是只好动员夫妻双方的父母,把他们积的钱都拿过来一用,实在不足再找亲戚借一点,凑个十万 二十万的交个首付,然后再办个公积金贷款。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办完贷款手续的老师们,会不由自主地自豪一阵子一一我有自己的房子了! 尽管剩下的日子里每月都要还贷款,但老师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虽然紧巴一点儿,但比起租房子来,心里还是会有一点儿归属感,会稍微踏实一点。 在城里工作的老师们,买房是他们的必须。也是他们的无奈。 讲干货,说实话,觉得好不点赞的是牛氓! 1,工资3/4千,公积金起码两千左右,在县城买房只需要付首付,贷款20年,每月公积金就够还房贷了,如果已经上班5年,借点钱付了首付,还一个月款,然后把之前的的公积金取部分出来,把首付还了。 2,县城中学有早晚辅导,再当个班主任,小两千到手。 3,看病有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百分之九十,花一万才一千,不是大病,每月打在医保卡里的钱基本搞定。 4,年底有绩效,虽然不多,买年货还是夠的。 5,如果再找个有工作的对象,存几年钱还可以全款买个10来万的车。 6,5年内车车房都有了,再找的钱就可以放心孝敬老人,养娃娃了。 谢邀!看到这问题时,我的内心五味杂味,除了震惊悲哀,还是震惊悲哀。 阿Q原本也姓赵,由于赵太爷怒骂他"你也配姓赵。"阿Q从此就不姓赵了。然难道老师也不配有房么? 老师月薪虽只三、四千,维持基本生活和人亲来往,有时还捉襟见肘的,但为舍买得起房呢?如此的意淫老师会有什么灰色收入。怒而举报者有之。欣慰的是相关部门给了个正能量的解释。 凡买房(车)的老师,大都从银行贷出或从父母亲友那拿到钱来做首付款,之后就开始了无尽漫漫的月供。 老师应"潜心教书,静心肓人。"但老师也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了孩子家人。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希望多给老师一些信任、理解、支持与关怀。 大多都是去银行按揭贷款,以后慢慢还,如果不去银行按揭,拿现款去买,恐怕到猴年马月了。 银行这个政策让许多人圆了购房梦,同时也成了房奴,几十年背着压力为银行还款,这就是现实。 在城区工作,没有房子是不行的,他们想方设法去筹集资金,攒着钱够了首付,然后从银行按揭贷款买房。 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做的,我周围的人几乎人人如此。 他们有了房后,月月从工资中扣除房贷,过着房奴的日子,十几年几十去还房贷,如此而已。 不过,教师工资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上涨的,而且还有住房公积金,慢慢就还完了贷款,压力不是很大。 他们买房买车,就这样过着日子。是因为有固定的工资,且不断上涨着,所以,三四千的工资买五六十万的房子还是可行的。 不但城里的老师如此做,乡村教师也这样做。他们在城区购了房,改善了生活条件,也圆了自己的城市梦。 我有时也纳闷,那些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就3/5千,为啥还买得起6/7十万的房子呢? 其实仔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一套房子按70万算,首付也就是20万左右,按揭一个月4000吧,也不算太多。我们不管那些政府部门的人的收入,就来看看什么样的老师可以买的起这样的房子。 一、父母包办。 买房子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钱。改善型房产可能是自己的,首套房不一定。大多买首套房的,父母会帮助的,在大城市,甚至听说过掏空六个口袋来买一套房,县城的话,有父母资助,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首付多一点,按揭占用工资的比例就少一点,买的起房,也就不奇怪了。 二、家庭收入。 你看到的只是作为老师的收入,但是他的家人,并不一定都是老师,也有可能是做生意的大款啊。对于做生意的人,有钱买一套房,不是绰绰有余吗? 三、老师自己的收入。 别看不起老师,3/4千的工资,只是明面上的工资,假如人家还有兼职呢,线下教育呢,辅导呢,补课呢,这些都有可能有收入!一对一补课,150左右一个小时,一周哪怕补个周六周日,一天就补4个小时,总共8个小时,就是1200,一个月补四次,一个月就是5000,凭什么买不起房?还有爱人的收入呢?双减政策实施,对老师,我觉得收入并没有减少,因为我也是有孩子的家长,所以,不要看不起老师的收入! 四、置换房。 也就是上面几种办法买的房,现在买改善型房产,把以前的房子卖掉,再买一套,这个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亲戚就是一座五六线小县城的老师,她们家的房子加上装修大概在70万左右;她平均一个月工资也就在5K左右,为啥能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我来帮你分析一下…… 首先:5K只是她的基本工资,还有各种补贴福利,奖金等等,待遇其实是很不错的,综合算下来一年收入也有十几二十万左右,比大部分家庭收入都要多…… 第二:他们有五险一金,其中住房公积金用来买房简直就是太赚了,光利息就要省多少钱,相信大部分人应该是知道的…… 第三:她们的工作稳定,也不用担心生病,当然大病重病除外,就算生病了基本上医院大部分都能报销,而且就算请假在家里休息,工资也能照常发放,所以不用担心没有上班就没有收入的情况…… 第四: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很多家庭为啥不敢买太贵的房子,因为就是担心房子买的太贵,还贷的时间太久,担心年纪大了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不上,而且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得存点钱养老,所以很多人都想在自己还能赚钱的时候把房子的事情解决,上了年纪也好安享晚年。但是职工家庭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就算上了年纪退休了也同样有退休金…… 总结:一个普通家庭一辈子可能也就一两套房子。对于大部分老师们来说,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只要有足够的首付,她们可以用大半辈子的时间来慢慢还,也不用担心退休后的老年生活。并不是他们有很多的钱一次性全款买多好的房子,而是因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不用担心退休后的经济来源,所以他们才有胆量和勇气买好一点的房子……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这个去除县城老师这一点,我最有发言权。 不靠爹不靠娘,省吃俭用来买房。 前十几年,工资只有几百,但房价总在工资之上。没有家产可以继承的我们,除了省吃俭用,还能有什么办法。幸亏学校有简陋办公室,我们一直住校。 生活要多节俭就多节俭,比一些节俭的老人还节俭,具体怎么节俭我就不说了,想想都是泪。 自给自足,尽量不花钱。学校的闲散地方,开垦出来种菜,粮食从双方家里拿。吃喝几乎不花钱,没买过肉,很少买水果。 估计老人家们能体会我们的艰苦,过去的,我就不说了。 幸亏年轻,没啥大病。 幸亏当时双方父母也没生病花钱。 2.用攒下的钱做了些风险投资。幸亏当时高利贷没有波及到我们。 3.工作十年后付了首付,后来一点点还呗。 哦,没看清题目,说五六十万的房子啊,我买的是便宜房。贵的买不起。 县城老师大部分是原生家庭支援的房子,靠他们自己哪能买得起。 一般而言,县城老师以双职工居多,且女老师的对象又大多在更好的行业,要么当个领导,要么是收入较高,还有就是人家家庭条件本来就优越。所以县城老师的工资收入不过是装装面子罢了,并不指望办大事。买得起五六十万的房子也不过屈屈小事一桩。 作为一个教师的家属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在河南东部一个县城,工资连三千都不到,至于网上到处传的公积金动辄几千,年终奖n万,年终奖从未见过,公积金是缴纳,但从来以少一个0为基数来缴纳的,不到500元,就这有时连教学用的办公用品还要自费添置。所以要来说怎么买的起房了,那就一个答案,掏空父母的钱包。这个是在2021年的真实状况,年轻人要不要入坑自己可以参考下做个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