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安?华为新年致辞释放确定信号
2022年,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不太好过的一年。叠加制裁与疫情双重冲击的华为过得怎么样,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徐直军(资料图)
12月30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新年致辞。他表示, 2022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也是逐步转危为安的一年。 预计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人民币,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海外媒体对此也高度关注。路透社、彭博社、金融时报均第一时间做了报道,路透社说"美国制裁影响减弱,华为2022年收入稳定在915亿美元(6369亿元人民币)",并且特意点出"华为表示已恢复‘正常运营’"。
请注意,外媒关注的焦点是:华为对自身的判断是已逐步转危为安,而这一关键判断的数据支撑便是2022年华为预计全年营收6369亿元人民币。
对比一下,2021年华为共实现营收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69.4%至597亿元,负债率则由62.3%下降至57.8%,徐直军透露的"6369亿"这一销售收入相比2021年略有增长。也就是说,华为在被美国制裁后营收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
具体到板块而言,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智能汽车部件竞争力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徐直军表示,2023年,是华为在制裁常态化下正常运营的第一年,也是关键之年。2023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体华为员工将奋勇前进,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有质量地活下来。
"有质量地活下来"是华为近两年来提出的口号,得到了创始人任正非的认可。
任正非曾说,"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这个口号很好,每个业务都要去认真执行。如果按计划在2025年我们会有一点点希望,那么我们要先想办法度过这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 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有意思的是,对比2021年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发表的2022新年致辞,会发现郭平当时的提法是"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而徐直军的提法是"有质量地活下来",虽然只是少了"活下来"三个字,但其中的语气及其背后的心态和现实意涵值得玩味。
一位熟悉华为的业内人士向直新闻表示,华为从去年提出"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到今年的"有质量地活下来",意味着华为供应链保障基本走通。即使面临国际变局和危机,只要抓住主要挑战和挑战的主要方面,更大的胜利一定会到来,华为用高强度的研发,联合合作伙伴和团队的持续艰苦奋斗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任正非对于"有质量地活下来"给出了衡量指标, 即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徐直军在新年致辞中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没有提及,但华为最新披露前三季报经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458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1%。回顾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由此可见,在净利润率这一关键指标上,华为也开始企稳回升。
不可否认,来自美国的制裁将是常态化的,但华为不会轻易"被杀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日华为和诺基亚达成协议,继续向对方授权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这反映出尽管美国对华为进行了多年的制裁,但要在全球网络中剥离这家中国公司的技术仍面临很大挑战。这项交易凸显出,华为的知识产权在全球网络中仍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地位。
这项交易也可看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被"卡脖子"的重要性。华为只有继续坚持自立自强,加强自主研发,才能有继续博弈的资本。
华为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徐直军在新年致辞中提出了四点发力方向,便是: 1、继续保持强研发投资;2、坚持以质取胜;3、积极进取,抓住机会,多产粮食;4、继续推进变革,激发组织活力,导向冲锋。
徐直军在新年致辞中重点提及了ICT基础设施业务、华为云、数字能源、终端业务、智能汽车部件业务这五大业务。这是华为的优势所在,比如华为云就领跑政务云与办公云市场;也是华为未来的重要增量所在,比如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终端业务(手机)受美国制裁影响最大,徐直军说"要明确产品为王,集中资源,打造出称得上王的产品"。
这一策略正在奏效,第三方市场机构Canalys10月发布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华为出货量凭借Mate系列再次获得增长。Canalys分析师认为,"对于致力于投入高端的厂商来说,华为依然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徐直军说,ICT基础设施业务要积极有为,抓住各行各业数字化机会,实现有效增长。不得不提到的是,深圳正重点打造"20+8"先进产业群,这些行业对于数字化有着庞大的需求,这也是华为"近水楼台"的机会。深圳,自然也会倾力支持华为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
财经评论员朱雁峰认为,近十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深圳几乎每年都位列前三甲。从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企业整体活力和盈利能力、服务型政府快速高效等角度来看,深圳确实具有这样的底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造就了一批类似华为的产业领军型企业,毫不夸张地说,全球产业创新革新,深圳这一"狠角"必不可少。
再看徐直军的致辞,他还说,未来十年,我们将与生态伙伴一起,打造领先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解决方案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辆车、每个家庭、每个组织,让智能世界的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从这些内容不难感受到,华为已经过了被动防守的最为艰难的时刻了,目前是稳住阵脚谋求突围。不过,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华为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上文提及的业内人士向直新闻表示,面对挑战,华为保持定力是关键,未来应当坚持全球化,坚持开放合作,拥抱全球供应链。
他认为,企业家敢于战略取舍,坚持主航道,坚持长期聚焦,使得ICT成为华为发展基石,让华为有了信心"压舱石"。而华为在终端业务受到严重打压之后,在数字能源和智能驾驶方面敢于投入,勇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和成绩。未来在数字化赋能经济、低碳绿色产业、振兴农村等几大方向,华为机会非常多。他又认为,华为应该进一步发展和赋能员工,适当提高员工回报,以坚定发展信心。
万物皆有周期,华为也不是第一次"过冬",早就练就了一身度过危机的本领。"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是刻在华为骨子里的危机意识和生存哲学,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会度过任正非所言的2023—2025年这三年艰难时期,正如华为人自己相信的"冬天夺走的,春天会还回来"。
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是2022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题主线之一,这一年中国经济经受住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包括华为在内的1.63亿户各类市场主体功不可没。辞旧迎新之际,更多企业将陆续盘点、披露2022年业绩,我们期待更多好消息。
作者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早安微语微信早安激励人的正能量短句配图说说心情简短语录欢迎您又来吸收正能量,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我每天陪伴着您,如喜欢,欢迎关注我。2022年11月07日星期一农历壬寅年虎年十月十四节气立冬第1天(距下一个节气小雪,还15天)1心情
当一个人渐渐和你不再联系,这么处理,很有格局文夏莫01卷首语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朋友,就像是生命中的港湾,在你遇到困难时,他们能给予你温暖和呵护朋友,就像你手中的一根拐杖,
我是万能的神我是万能的神,威震天空大地,海洋我管辖天上人间乃至全世界上的所有人,谁即便是入了地狱,还是我治下的亡魂。什么是恐惧,我不知道,我要怎样,就能怎样,说到做到尽管是天大的难事,我也能随
原创记一根枫香树一棵枫香树,从小就扎根于湖北省黄陂马家湾。历经沧桑,至今己有866年。仍不改初衷,多少代人围观。鸟儿在此聚会,孩子们游乐玩耍,老年人在其阴下纳凉评书品茶它成为历代人休闲娱乐场。它犹
如果有一天,你爱的人不爱你了,做到三点你就不痛苦了文夏莫01卷首语爱情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深陷其中时,总是无法自拔。为爱而倾心时,总想排除万难和心爱的人相伴到老。可是,谁也不知道爱情的保质期有多长,你所爱的人会在什么时候离开你。曾
我的父亲落日余晖渐渐消散,叫嚣了一天的热气也藏起了锋芒,慢慢歇了。凭窗而立,听着窗外蟋蟀的弹琴声,忽远忽近,忽高忽低,隐隐约约,飘忽不定,天地间仿佛一场大型的演奏会,又好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
失去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或许忘记你,是比失去你更痛苦的事经常会在一些短视频里刷到一些感人的电影,男主人公在妻子去世之后,每天早上拿着妻子最喜欢的花来墓地看她。男主人一个人坐在墓地前,自言自语地说着一些感人的话,他的这个行为让人看了之后非
衣锦还乡!全红婵戴1金1银回湛江省亲,父亲果园抓鸡做她最爱的翁鸡11月8日消息,在结束柏林世界杯之旅后,15岁奥运冠军全红婵跟随中国跳水队回到国内,也迎来了短暂的假期。日前,全红婵回到了湛江家中与家人团聚,父亲全文茂为她做了最爱吃的家乡美食湛江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投资推介会首次亮相进博会新民晚报讯(记者杨洁)11月6日至7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投资推介会首次在进博会上亮相,推介会为期两天,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在全面推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发展成果创新载体
蹄疾步稳!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财经头条11月15日,北交所即将迎来开市一周年。一年来,北交所标杆性企业初步形成聚集效应,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持续有效发挥。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76,战略性新兴产业
芙蓉国评论丨好评中国,文字为新时代激扬段官敬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好评中国赛事有序进行,一篇篇思想深邃立意新颖雕章琢句的锦绣文章,吸引很多网友拜读与品赏。生于伟大新时代,生逢璀璨大盛世,每个人内心都有万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