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英 在电视剧的最后,吴敬中派人来到余则成的家里,将他强制带走的时候,其实他们之间最后的那一层窗户纸已经捅破了。 但是为何吴敬中还要带走他,带他逃命,让他帮自己打理生意呢? 吴敬中难道是假心假意吗? 不,他是真心的,他信任余则成,想带他走,而且还想带他一起发财,吴敬中内心对革命早就没有心思了,也对军统早就失望了。 他最后当站长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敛财,留一条后路而已。 可是为什么吴敬中明明知道余则成的身份了,却还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呢? 这就是吴敬中的智慧了。 对军统的失望 吴敬中是老特务了,也是军统的老人了,他最后看时局非常通透,他不像李涯那么执着。 他早就看透了有一天他们会败,所以在他心中早就没有了信仰,只剩下自己的利益。 在天津站中,无论是马奎还是陆桥山,都挡着他的利益了,所以他默许了他们的死亡。 吴敬中的级别是比较高的,他是军统保密局的少校,还是天津站的站长,但是他这个人对内战是非常不赞成的。 他曾对余则成和李涯两人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跟你们说实话吧,其实我是不希望再打下去了,我们有的,是美国的军事资源,他们有的,是人才资源,他们什么都知道,两个资源放在一起消耗,结果会怎么样呢?" 看起来是对两位亲信提问,其实是在告诉他们,不要纠缠下去了,军统必败无疑,其实说白了他的话还有一个深层意思,那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后便宜的还是别人,真是意味深重啊。 他这个时候也是在测试这两人谁未来能够为自己所用。 可惜李涯执迷不悟,而余则成不过是装傻充愣,说:"只要调整好战略,我们能赢!" 听完两人的反应后,吴敬中苦笑说:"怎么调整?我们内部,不会三分之一都是潜伏者吧?" 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余则成的,因为他早就看穿了余则成的身份,也知道他的敷衍,他苦笑讽刺不过是发现李涯还是这样的执迷不悟有点可惜了,毕竟李涯是自己培养的人了,这么多年了好歹也有感情了,但是这个人太偏激了。 不管如何,从吴敬中对内战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早就对军统失去了信心。 利己主义者 这个世上利己主义者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最后都活成了谢若林,结局都不是很好。 而吴敬中不一样,他不仅仅敛财成功,最后还坐着飞机撤离带着两袖金风全身而退了,不可谓不高明。 但是终究到底他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他也是军人,早年间参军也是一腔热血想要精忠报国,干出一番事业,他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份热血的。 不然他看到秋掌柜咬舌自尽的时候不会生出一番敬佩之心,他站起来扣好自己的衣扣静默了一会,这是在向秋掌柜表达敬意。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吴敬中内心对对手的敬重之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曾经也是一位热血报国的军人。 可惜在时光和环境中渐渐对自己的阵营和信仰失望了,他的状态像极了当初余则成对军统失望的感受。 但是他没有选择,他和余则成不一样,他在这里太久了,久到无路可退了。 余则成不一样,余则成还年轻,还有心气和热血,而他的激情和热血早就在这样的腐败环境下磨灭了。所以他才会劝余则成:"则成啊,天津的得失在什么呀?在几个偷偷摸摸的军官吗?在几个偷鸡摸狗的间谍吗? 笑话!那么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丢了,那么多战功卓著的整编军丢了,什么原因? 我们还在这搜情报、抓内奸、查帮派,试图保住大天津堡垒,不滑稽吗? 忘了我给你的那些教导和训诫吧,和翠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安定的日子…… 我年轻的时候也好斗、也清高,可你看我现在剩什么了?除了衰老和靠贪污得来的那些东西…… 你还年轻啊,早看破早解脱,则成啊,我真是为你的将来着想啊……" 吴敬中这番话可以说真的是推心置腹对余则成说出了心里话,他知道余则成的身份,他没有点破,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劝他全身而退。 但是他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失去了信仰,也没有新的信仰,而余则成不一样,余则成还年轻,他曾经对军统失去了希望,但是他找到了新的信仰,所以他会坚持潜伏,在黑暗中等待光明。 吴敬中他老了,人老了便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当他纵观自己这一生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最后剩下的不过是衰老和这些贪污得来的财产罢了,同时吴敬中的这番话也扯面揭露了当时军统上层的腐败,和像吴敬中这样的人的无奈和无助。 他说出这种话,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老了,已经没有力气也没有心气继续热血了,哪怕他可以为对手致敬,但是他也没有当年的那颗热血的心了,因为那颗热血的心早就在这黑暗的时光中被磨灭了。 而余则成幸运的是他曾经被黑暗磨灭,但是他中毒不深,很快有人拉他走向了光明,所以余则成他会坚定的继续潜伏,继续战斗。 吴敬中正是因为知道余则成的身份,才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在余则成的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后来军统改为保密局天津站需要缩减编制25人时,吴敬中又对余则成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其实,在他们身上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在我们眼里他们是小人物,在国防部的眼里,我们就是小人物,都有这天的。 我为什么厚颜无耻的敲穆连成的竹杠啊,总是要解甲归田的,给自己留条后路。 说一句难听的话吧,要不是为了那点特权,谁愿意当官啊,我相信,郑介民、毛人凤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从复兴社到现在,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听完这番话,我突然觉得吴敬中这个人有点悲哀,因为他当初也是个好男儿,他在这里战斗力十五年,最后却只是研究出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八个字。 这八个字是吴敬中最后全身而退的智慧,也是他这辈子另一个方面的遗憾和落寞。 因为他早已丢掉了初心,而这份放弃他自己也是非常可惜的,但是他还是变成了那副模样,他不想让余则成重蹈覆辙,所以才会苦口婆心劝他。 为何信任余则成? 左蓝牺牲后,吴敬中和余则成之间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吴敬中面色凝重的对余则成说:"去看看吧,道个别。" 余则成却还心有顾虑:"站长,这不算通敌吧?" 吴敬中依然面色凝重:"想多了,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看看吧……" 吴敬中让余则成去看看左蓝,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他们曾经是恋人,他更是看穿了左蓝是为了余则成而死的。 他可以为秋掌柜的自杀感到敬佩,同样也会为左蓝的不畏牺牲而致敬。 他敬佩这样的对手,同时自己也厌恶了这样的生活,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他说了一句"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这句话其实是说出了左蓝牺牲背后的人情是什么,同时也是在维持自己的地位,他给了余则成今天这个情分,他的位置才会做的更稳,这是他的为官之道。 吴敬中当初劝余则成把太太接过来,他还对余则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的眼睛里,不注重情分的人,难堪大用!" 从吴敬中对太太的态度可以看出,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没有抛弃自己的乡下妻子,可以看出他的骨子里还是一个注重情分的人。 虽然乡下的妻子没有城里的漂亮,但是他依旧为了情分不休妻不纳妾。 而他劝余则成接太太进城,不仅仅是为了更好控制自己的下属,更是提醒他们要做一个重情分的人,因为不重情分的人,他不敢重用。 所以在他的天津站,单身的李涯不重情分,他最后还是抛弃了他。 因为他知道李涯这种不注重情分的人,狠起来是非常狠的,也是最容易背叛他的人。 最后他把潜伏计划留给了李涯,看起来是在重用他,实际上是把他推向了死亡。 他要带走余则成,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不仅仅聪明,能力强,深谙人情世故,还是一个注重情分的人。 他不在乎余则成的身份,甚至他希望余则成能够放下这一切和他一起出国。 因为余则成知道他的事情太多了,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忌惮,他不杀他,因为他知道余则成不会杀他,也不会出卖他。 这便是吴敬中的智慧,但是最后余则成还是没有领他的情,选择了一条为国家为人民的道路。 更是千千万万的余则成这样的战士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而吴敬中不过是乱世中一位失望落寞的军人,一个最后眼中只有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罢了。 这期的潜伏解读就在这里了,这次我们重点讲了吴敬中这个人,这部剧其实不仅仅吴敬中,其他的人也是非常的生动,期待下期解读吧。 #2022生机大会# #我们的十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