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姓什么?如果外甥姓马也许会用外甥养老,把遗产传给他。侄子是马家的人,传给侄子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邻居马某今年55岁,当年,因为听信了旁人的一句话,错失良缘,从此被关进了婚姻的小黑屋,如今依然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 事情还得从30年前说起,那时的马某正值25岁的大好年华,按照东北话讲,虽然人长得不咋的,但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巴结的人不在少数,上门做媒的人也有很多。 在众多的上门者当中,马某相中了一名叫阿兰的女子,阿兰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阿兰虽然谈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配马某还是绰绰有余的。 起初两个人的恋爱还算顺利,但是说来也怪,就当好事即将临近的时候,马某打起了退堂鼓。据说是因为阿兰有一个狐臭的毛病,听说狐臭要遗传,马某被吓着了。 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世间的事有谁说得清,自从那以后,马某的生活当中再无婚姻上门,即使有个别上门的女孩子,也顶多是象征性地坐几分钟,就找个借口就走了。 前几年,马某的父母还健在,马某每年都会出去打工,北京、成都、广东都去过,父亲去世后,马某选择留在家里陪年迈的母亲。三年前,马某的母亲病重,放心不下马某,将亲朋好友叫了过来,交代马某的养老问题,没几天,便离开了人世。 摆在马某面前的选择有两个,第一个由哥哥的儿子,也就是马某的侄子来养老;第二个是由姐姐的儿子,也就是马某的外甥来养老。 单从家庭条件上来看,马某的哥哥家全靠家中那一亩三分地为生,条件在当地只能算是一般。 马某的姐姐家早些年开有一个水泥砖厂,挣了一些钱,家庭条件在当地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马某最终选择了由侄子来给自己养老,这样的选择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马某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侄子是自己人,以后遗产给侄子,心安理得;二是总要给侄子一个面子,因为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自己有侄子还要由别人来养老,会让侄子面子上过不去,被人嘲笑。 马某的选择符合我们这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因为在我们这样偏远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都认为侄子和自己是一个姓氏,名字是要落到家谱里面的,外甥跟自己不是一个姓氏,名字是绝对不会上到自己家谱里去的。换句话说,侄子才是自己人,外甥是外人,里外亲疏总是要弄清楚的。 兰亭结语:我虽然在城里生活了很多年,对农村重男轻女的做法有一些看法,但这样的观念还需要一定的时候才能彻底根除,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管闲事的感觉。 可能马某受旧的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他认为侄子是他家人,而外甥呢不是他家人,所以他宁愿让侄子养老,也不要外甥养老。 很简单的道理:侄子是家人,外㽒是亲戚,养老是自家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