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内的孟菲斯美女号 "孟菲斯美女"号,一直被认为是美军"第一个完成25次出击任务"的轰炸机组,享受了极高的历史荣誉。这个错误印象,也被好莱坞的电影所强化。 然而,第一个真正完成25次轰炸任务的机组另有其人,但不幸在归国途中全部遇难。"孟菲斯美女"号是美国陆军为了补救,匆忙间找来的替代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孟菲斯美女号 按照美国陆军的规定,第一个完成"25次出击任务"的轰炸机组可以结束战斗回家。这个规定,是由于美军轰炸机在轰炸德国的战斗中损失巨大,几千架飞机和上万名机组成员没有返航。可以说,能够完成25次出击任务的轰炸机组,都是难得可贵的。 在真实历史中,"孟菲斯美女"不仅不是第一个完成25次出击任务的(1943年5月17日),甚至不是第一个完成的B-17机组。 奇才号涂装 比"孟菲斯美女"号(B-17轰炸机)早三个多月,B-24D轰炸机"奇才"号(Hot Stuff,也翻译为性感尤物)已经完成了第25次出击任务(1943年2月7日)。比"孟菲斯美女"号早四天,有一架B-17轰炸机"地狱天使"号也完成了25次出击任务(1943年5月13日)。 作为第一个完成"25次出击任务"的机组,不仅代表了极高的军事荣誉,也意味着极高的宣传价值和商业价值。美国军方当时急需这样一个模范,以掩盖轰炸欧洲大陆的巨大损失,并加大战争债券的发行宣传。 奇才号机组 所以,美国军方早早就想好了剧本,第一个完成出击任务的机组将回到美国本土,去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只不过,这样一个机组太难得了,美国陆军等了很久。 1943年2月7日,隶属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第93轰炸大队第330轰炸中队的B-24D"解放者"轰炸机"奇才"号,在轰炸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战斗中,终于成为第一个完成25次任务的轰炸机。 归国途中的奇才号 不过,"奇才"号并没有立刻结束战争,而是继续完成了六次出击任务。1943年3月22日,"奇才"号参加了轰炸德国威廉港的战斗,"孟菲斯美女"号也在参战部队中。这场战斗,分别是"奇才"号的第30次,"孟菲斯美女"号的第10次出击任务。 直到完成了第31次出击任务,"奇才"号机组才终于结束全部战斗任务,该机组在英国被授予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和空军勋章。 坠毁的奇才号 美国陆军终于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模范,很快安排"奇才"号机组返回美国本土。据说,"奇才"号出击了31次才实现了"回家"承诺,是出于统计的困难。由于轰炸机机组人员伤亡率高得惊人,每一个机组人员由于死亡、受伤、轮换、疾病、休假和设备故障等原因,机组人员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导致统计过程非常复杂。 尽管如此,如果不发生差错的话,"孟菲斯美女"号的一切历史荣誉,本来就是"奇才"号应得的。 坠毁的奇才号 1943年5月3日,"奇才"号轰炸机从英国起飞,飞越大西洋返回美国本土。但是,轰炸机降落冰岛进行中途加油时,由于当地天气恶劣,不幸撞上了山坡,除了一人外,机上其他人员全部遇难。 值得一提的是,"奇才"号上还搭载了美国欧洲战区司令弗兰克·安德鲁斯中将。安德鲁斯中将刚刚被选定为反攻欧洲的盟军最高指挥官,返回美国的也是为了接受任命,并晋升为四星上将。由于"奇才"号坠毁和安德鲁斯将军的死亡,盟军最高指挥官也改为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弗兰克·安德鲁斯中将 艾森豪威尔 从这个角度看,不仅"孟菲斯美女"号是替代品,后来的五星上将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其实也是一个替代品,起因都是这起坠机事故。 "奇才"号坠毁后,美国陆军失去了宝贵的战争债券宣传主角,不得不迅速寻找另一架已完成25次任务的飞机。短短10天后的5月13日,美国陆军就找到了"孟菲斯美女"号,最终完成了宣传任务。 还是统计的问题,第二架完成25次任务的"地狱天使"号错失了成名机会,美国先找到了"孟菲斯美女"号。而且,"地狱天使"号主动要求继续战斗,直到1944年1月20日完成了第48次出击任务后,该机才被运回美国。 地狱天使号 所以说,"孟菲斯美女"号的历史荣誉,更多来自于幸运。真正的英雄,往往并不站在宣传舞台的中央。 很久很久以后的2012年,美国方面才从冰岛的山上回收了"奇才"号的一些残骸碎片。2018年,"奇才"号坠机75年后,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的推动下,坠机现场附近终于揭幕了一座纪念碑,以怀念被大众遗忘的真正英雄。(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