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初,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曾经调低铁矿石价格预测,该行当时预计,今年4季度铁矿石现货价格为每吨70美元,2023年平均价格为95美元。 当时,新加坡铁矿石掉期指数最低跌至75美元,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加息以及中国疫情多点扩散,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对2023年的需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哀鸿一片。 时间才过去一个月,中美两国的宏观政策均发生了不少变化。由于原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大幅下跌,美联储将加息幅度从75个基点降为50个基点,激进的加息政策逐渐转变为温和货币策略。 11月中旬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同时出手拯救房地产,三箭齐发、力度空前。另一个好消息是国内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正式开启经济复苏之路。 此时,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对铁矿石价格预测迅速变得极为乐观,近期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放松疫情限制措施,经济逐渐开放之后,预计铁矿石价格在3个月内将上涨至每吨120美元,如果中国在未来3到6个月内进行较大幅度的信贷放松,铁矿石价格或许会朝着每吨150美元挺进。 与此同时,新加坡铁矿石掉期指数逼近100美元大关,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主力合约冲破800元阻力位,这是在响应花旗银行的研究预测报告吗? 在期货市场狂欢的同时,我倒是为国内钢铁行业感到担忧,11月以来,焦炭出厂价格三轮上涨后,涨幅超过300元/吨;如果铁矿石价格继续跟风上涨,钢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了。 昨天,面对焦炭出厂价格的第三轮上涨,部分钢厂选择了联合抵制,能否落地还得看钢焦博弈的结果。但面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涨价,我们的钢厂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我们面对的钢材市场现实情况又是怎样呢?据市场跟踪数据显示,本周国内重点钢材市场建筑钢材成交量一直在低位徘徊,日均成交量为13.8万吨,与上周基本相等,钢材市场成交并没有放量。 据钢贸商朋友透露,最近钢材现货价格几乎是原地踏步,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建筑工地的采购量越来越少,而制造业工厂的进货量也是不温不火,钢贸商报价被需求拖累只能低价出货,不敢报出高价。 钢厂方面依然是受困于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截至12月8日,长流程高炉炼钢厂螺纹钢生产成本为3950元/吨、短流程电炉炼钢厂的成本为4080元/吨。国内钢厂亏损面再度扩大,大部分钢厂均处于亏损状态。 上午有人问我,一边是钢材期货价格的突破上涨;另一边是钢材现货价格的原地徘徊。怎样看待本周的钢材期货和现货价格走势的差异? 在这个需求逐步下降的钢材市场淡季里,还能说什么呢?强大的资本力量在"强预期"的支持下,继续着黑色系大宗商品的梦想之旅。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最新钢材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