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很难生存吗?
独立院校就是所谓的原来的三本,我是江苏考生。在江苏,现在独立院校也摆脱了三本的头衔,并入二本,但是收费还是一万多。这部分学校可以说是让考生家长又爱又恨,是二本却收着三本的钱,但又比专科强。要说独立学校出来如何,本人就是一名独立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在这跟大家分享下。独立院校虽比不上一本二本院校,但是他至少是个本科院校。在我们学校,教育这一块抓的很紧,大一上学期就开始准备英语四级,基本上大一第一次通过率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学英语四级与计算机二级是毕业的获得学位证的硬性条件。在大学期间,因为大家都明白自己上的是独立院校所以大家都很卖力的学习。考取各种证书。在大四,面临就业时也有多种选择,可以考研,一般独立院校对于考研这一块抓的很紧,有专门的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可以供考研学生学习。我们班有考取985的研究生。因为是本科院校,所以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有人考取国家公务员。所以独立院校并不是大家口中的民办大专,也有很多值得考生报考的闪光点!
难不难是相对的。独立院校也就是以前说的本三,毕业生相对于二本及以上的本科是没有学历优势的,但相对于没上过本科的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我本科就读的就是独立院校,可以谈一下我及我身边人的经历。
独立院校是民办本科院校,学费比一般的本科贵很多,在别人眼中是花钱买的本科。高考的时候考不上普通本科,才会选择上独立院校,由于这个原因,大家看待独立院校毕业生总会带一层滤镜。
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学历歧视是很严重的。用人单位从高到低挑选的肯定是985、211、本一、本二、本三、专科,而本三几乎在被选择的最低端。
本三是按本科的标准培养的,在应聘中处于了一个很尴尬的地位,搞理论吧,肯定不如公办院校的本科生,搞技术吧又不如专科院校和技校毕业的。除此以外,很多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告中直接指明不接收独立院校毕业生简历。
既然独立院校毕业找工作这么难,是不是就没上的必要了,当然不是,而且我还劝你能上本三就不要上专科。
首先,本三虽然受歧视,但毕竟是本科,以后再读研的话,复试的时候比转接本更有优势。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学历仍然是本科,因为很多招聘单位会注明不接受专接本,这会带给你更多机会。
其实,很多上本三的同学并不是智商真的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同学低,而是高中的时候偏科,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
在大学期间,你就需要挖掘自己的长处,在自己优势领域闯出一片天。
我大学就有个学长,英语特别棒,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拿了一等奖,毕业后工作签到新东方,在八九年以前了,年薪就给到二十万,我读研以后,很多双211的同学最后签这么高薪资工作的都屈指可数。
其次,你要珍惜大学时光,提前为自己以后作打算,比如考研、考公,或者多考几个资格证书,为自己以后就业增加筹码。
我为了弥补自己高考的遗憾,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当时我们班有5个人考上了研究生,我跟另外一个同学考上了211的研究生,另外3个人考上了普通一本院校的研究生。
幸运的是,最后我们5个研究生毕业后找的工作都还不错。两个到专科学校当了老师,一个进了中国移动,一个在一所研究院,我回到家乡的国家电网。
如果你现在正在上本三,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该做什么的话,我建议你考研吧。
那些没有考研的同学也有混的不错的,当时我们学校办了个电子信息实训班,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
这些同学面试的时候都带着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比任何天花乱坠的简历都更有说服力,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现在有好几个同学已经是项目经理了,有的还当了部门经理。
我也有很多考上了本二、本一的高中同学,他们现在也有混的不理想的。
写在最后,高考是人生一次很重要的转折点,但不是在这儿折了一次就永远站不起来了。我们要尽可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完成人生的逆袭。
学历只是我们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已,等进入社会后,影响发展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能力、素质、心态、格局等等。既然知道了学历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劣势,在大学期间就要想办法弥补。
所以无论你现在有什么困惑,都千万不能放弃,硬着头皮往前走,朝更高的地方努力总是没错的。加油!陌生人。
【生存能力是否强跟哪个学校毕业没有直接关系】
客观地说刚开始时走向社会时有一定影响,可那是入门期。
等真正工作起来那就看谁有本事,谁能出色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这时,哪毕业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谁贡献大,谁处理问题能力强。
所以生存能力强跟哪个学校毕业没有关系。
看你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的。如果与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人来比较,我觉得还不是非常艰难,毕竟还有本科学历,经过了四年大学的学习。
但是,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本科相比,当然, 独立学院目前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毕竟,现在社会对于独立学院还没有完全接受。还存在一定的偏见。
其实,我觉得从总体上来看,独立学院其实比一般的民办高校要好些。毕竟,每所独立学院都有一所公立高校作为母体,从资源上和母体高校是共享的。而且,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母体学校来,因此,独立学院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具有母体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的影子。总体上并不是很差。
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分数相对较低,学费较贵,其最大的问题是生源问题。没有好的生源,原来很多独立学院都是三批招生,现在很多都合并到二批了。独立学院的生源有所提高,但是,其教学质量还是有一些缺陷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导致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质量不高,虽然有个别还是不错,但是总体上还是相对较弱。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有偏见的原因,当然,其实就是这些偏见并不都是正确的。但是,没办法,
所以说,相对而言,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生存相对于公立高校的毕业生较难。
但是,这些主要是社会的偏见,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看你个人的能力,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的能力,我想的话,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一样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应该说在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独立学院的学生被认为高考分数不高花钱上的本科,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隐形歧视,很多招聘单位在筛选简历时悄无声息地将本三的学生筛掉了。
但谁都知道,高考成绩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或许是没发挥好呢,或许是在其他方面有显著特长呢!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是时候可能要受些委屈,需要卧薪尝胆,但时间与实践总会把真正发光的金子淘出来。
信心比黄金重要。赢得认可欠缺的是努力付出和时间。我国诺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我一个朋友在北京一个学校读得本三,毕业申请了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后来又继续读博,成绩优异毕业留校任教。
如果你觉得上了本三这辈子完了,那就真的完了。还有大专生呢!专接本的呢!每一个群体总有出头的,也总有落魄的,看人的定力如何。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大学毕业到社会上有没有生存发展能力,关键还在自己。前几年,有人对高考状元做了个社会调查,结果,许多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后,都泯灭于社会生活中,很少有成就,很少有人成为对社会有大贡献者,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状元们一旦金榜题名进入国家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后,就再不会学习,死学学死,渐渐的就失去身上的光环。相反,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不是十分突出,而是在自己努力中考取自己喜欢的学科专业,并在大学里拼着自己的兴趣发愤用功,考研,一步一个台阶,最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大贡献者。当然,平常不好好学习的人肯定取不了这样的成就。我是说,不管在哪个大学读书学习,关键靠自己。我的孩子也是独立院校毕业的,由于自己在三本院校读书学习期间想通了,她开始发奋,结果毕业时成了那一届毕业生中优秀学员,到地方参加招录考试,她以优异的成绩在当地就业了。参加工作两年来,成为单位的优秀工作者,这怎么说三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生存能力呢?所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要一概而论。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
独立院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背景和关系,确实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没有出路,只是在找工作,尤其是,初次就业的时候,确实面临着劣势。
刚毕业求职的时候,学校的名气是挺重要的,名牌重点大学是个门槛,二类本科院校又是一个门槛,独立院校又是一个。好的单位里头的员工,基本都是二类院校以上的,其中不少还有211、 985名校的。
为什么企业,尤其是最好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喜欢找好学校的呢?
首先一般来讲学历越高,学校越好,整体素质也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非歧视。
其次,大学生供给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了,既然是严重供过于求,企业肯定是精挑细选,尤其是优秀的企业,先从985 2011找起,不够的再来降低要求。
但是,到二类院校应该说数量几乎就能满足了,所以留给独立院校、专科的,就是那些不怎么好的公司和机会了。
此外,高校的生源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城市学生为主逐渐转变为农村学生为主,由以前的家教好的学生,逐渐转化为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独立院校里这些城里的学生,不少都是无心学习,喜欢投机钻营,而农村的贫困学生往往自我设限,思维不前,都有一些致命的弱点。
我是从面的层次来讲的,这是一个大概率,并没有歧视的意思。
因此,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初次就业的时候,独立院校的学生确实处于劣势。不幸的是,初次就业对于后期的发展很重要,初次就业给你提供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视野、人脉、资源和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低段位学历 、就业、发展确实是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并不是独立院校的学生就一定没有出路,人是容易受环境和标签影响的,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要屈服于外界和他人。
你从以下方面的努力,若干年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你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那时候独立院校和其他的标签,对你而言,一笑而过。
一、明确用人单位的需求,你的工作是要看你的综合素质。
首先,用人单位比较喜欢踏实、肯干、勤奋的人,而且这类人长远来看成长和发展较好,工作多年以后,三本二本还是重本,其实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还是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为人处事的工作能力。
其次,招聘的时候之所以会考虑学校和学历,原因很简单,应聘的人太多了,便于筛选,这是人的观念障碍。
二,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并总结。
对于本科生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不是死读书。即为人处事的能力,所谓的处事就是我们怎么去做事,去完成任务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做个有心人,用心思考,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不断优化,要善于请教。
所谓的为人,其实也没有那么高深,就是你如何与人相处嘛,最关键的是换位思考,考虑和照顾别人的利益和需求,同时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施加影响,带动他人。能够较为敏感的察觉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考虑和照顾对方的利益,和人相处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压力,处理矛盾和分歧。
三,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了,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尽早接触和了解意向的行业和职业,逐步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多向人了解相关情况,以便更好的做准备。
你若真的把这些工作扎实做好,长远来看,学历和学校真的不是个事。并不是独立院校的学生就没有出路,而是懒惰、愚笨、不思进取的人没有出路,只不过是客观来说,这种人在独立院校占比多于重本院校而已。
相信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你就会成为优秀的人。
最终看的是你自己的本事!
政府部门,大公司都不会用的
我们这里有几打985,211考几年了现在都不在家啃老,要么出去打点零工。
我孩子在上浙江大学,这所大学在国内怎么样?浙江大学到底怎样,个人观点如下一从杭州市范围来看浙江大学在杭州市几十所高校里面排名第一,是杭州市高校界的翘楚!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二从浙江省范围来看浙江大学在浙江全省的一百多所高校
喜欢知性大方的穿搭,有哪些推荐呢?所谓知性女人应该是举止优雅让人一见赏心悦目的那种,待人处事落落大方,她用身体语言告诉你,她是一个时尚的得体的尊重别人爱惜自己懂得生活的女人,她的女性魅力和她的处事能力一样令人刮目相
生男孩的家长会教孩子,被女生恶意欺负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那不行,可以教他尊重女性,但是不能等着挨打,起码告诉他下不去手,要跑。如果生男孩的家长是这么教育儿子的,就感觉活得太卑微了!(男孩子又不是低人一等)男女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建立在相互
宝妈们,谁能分享下给宝宝选衣服的经验?以我的经验来说,感觉BlueDog童装挺好的,它选用纯天然成分宝贝穿着很放心,样式也非常时髦新颖。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家孩子现在4岁多,因为我是一个人带孩子,所以我是网购比较多,外
有哪些简单但很少人知道的化妆小技巧?通过我多年的化妆经验,总结20个化妆小技巧和大家分享,以后有机会也会不定期添加。腮红可以用美妆蛋上,更服帖更自然。新手往往更应该用眉粉画眉毛,眉笔没有搞技术很难画出自然柔和的线条。
白衬衫怎么搭配?其实白衬衫还是非常好搭的,虽然相比于T恤可能会差一点,但是百搭指数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衬衫的气质也完全不同于T恤,所以其实可塑性还是挺强的。下面就推荐一些白衬衫的搭配,希望可以成为对
四十岁的女人穿什么衣服得体?或许以前提到四十岁,有不少人会联想到人老珠黄。但现在却发现,原来那么多美丽优雅的女人都已经过了四十岁啊,比如贾静雯林志玲许晴周慧敏等等。不过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这几个女明星,而是日本的
请问女生们每天穿高跟鞋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觉得高跟鞋可以让女人变得更加自信,更有气质,生娃前在上海工作,每天都是脚踩高跟鞋,哈哈哈不管是做地铁还是挤公交,依然会穿,那时候年轻,也爱臭美,穿高跟鞋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仅
雨夜是一个什么样感觉?雨濛胧,夜濛胧。五颜六色的雨伞起到了色彩的调合作用,由冷变暖。感谢邀请!对雨的喜爱由来已久,喜欢在雨中漫步,呼吸空气中清新的薄凉,喜欢仰着脸,让飘飞的雨丝轻吻面颊,感受那一份轻松的
国产车可以自驾去西藏吗?只要尽量开底盘高的车就好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车技,川藏线和滇藏线的路况很差,并且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落石,坍塌,泥石流等。弯道很多,路很窄,最重要的是谨慎驾驶和车技熟练以及经验。青藏
昆明到西双版纳为什么没有铁路?目前,昆明到西双版纳是没有火车的,只能选择客车和飞机两种方式出行。西双版纳地处云南南端,西双版纳境内地貌多为中低山和丘陵区,海拔在8001300米,属于低山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