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物联网世界的一线城市
来源|奔流财经社
除了北、上、深,无锡现在应该是大多数物联网圈内人定期打卡的城市之一。
光是因为这里的物联网企业多吗?恐怕不是。尽管这个产业在无锡的规模超过了3500亿元,聚集了3000多家骨干企业,诞生了各类涉及物联网产业的已上市企业70多家,还有50%的世界产业标准,但无锡不能算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最大的城市。
但是,这个城市的特殊之处在于:
它是一个为物联网产业播种的城市。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将抢抓物联网发展机遇的"钥匙"交到无锡手中,开启了无锡为全国物联网发展先行先试、试点探索的征程。
十三年,整整十三年,从编制一张梦网,到唤醒一个产业,无锡和物联网产业相伴相行已经十三年了。
真正的从无到有,实现跨越,无锡之所以在物联网世界受到今天的关注,不仅靠产业的规模,技术的引领,更是靠一种城市的精神,这种精神,我觉得完全体现了无锡这座城市的气质。
物联网在无锡的落地,有些偶然。
2008年前后,无锡人已经意识到,传统的工业模式越来越没有市场空间,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空间,确保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无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抱着为未来新兴产业培育找一些战略性项目储备的初衷,无锡人开始不停地搜寻。
一次,在中科院网站上他们看到了一则会议通知,里面提到了"传感网"。于是,打电话给科学院,那边告知:这项工作是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承担的,具体负责人是刘海涛。
刘海涛后来成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成为无锡物联网发展历史上一个极具色彩,也不能被忘记的角色。
他后来才知道,为了联系上他,无锡人锲而不舍地打了半个月的电话。
当初拍板和刘海涛合作,并投入5000万元到一个人们并不熟知的行业时,无锡是有压力的。但在种种质疑声中,无锡人能做的,就是凭借对新兴产业的认识和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做出决策。
这就是无锡,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把一件事做好。
但其实一开始,这个产业就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就连叫"传感网"还是"物联网"这个概念问题都存在巨大争议。学术界认为传感网更严谨,企业家觉得物联网更有普及性。也试图请专家给物联网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尝试之后发现,很难界定清楚。
最后,无锡搁置争议,一个字:做!在做的过程中再来总结。后来慢慢就不探讨概念了,基本默认传感网就是物联网。
无锡的高新区,是全国第一个把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区,物联网的星星之火最早就是从高新区太湖科技园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燃的。
不停地前进,不停地聚集各种资源,三大电信运营商来了,北邮、南邮各类高校来了,中科院体系内与物联网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室也来了……无锡不拘形式,不拘一格,从此开始了自己在这个全新产业上的跋涉之路。
一个战略产业的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扎扎实实地抢出来、干出来、拼出来的。
这些年,无锡对物联网产业的重视没有出现过"断档"。
早在2010年,无锡市政府就印发《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一核多元"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核心区着重发展共性技术和产品,重点区着力发展应用子集产品和技术,支撑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协作配套,并明确指出各区县的重点发展方向,推动无锡物联网产业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在政策的引导下,无锡逐步呈现出以新吴区为一核,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高端软件、智慧健康、智慧体育;以梁溪区、滨湖区为两翼,重点发展智慧交通、物联网信息安全、高端软件、智能传感器;以江阴市侧重智慧能源、惠山区侧重智能制造、锡山区侧重智慧农业、宜兴市侧重智慧环保等市区多元发展格局。
一方面,无锡通过与江苏省及中科院投资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江苏省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无锡高新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共建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资源集聚、人才培养、产业孵化。
另一方面,无锡实行重点产业链(集群)与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 , 由"链长"负责研究制定产业链图谱,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引导核心企业技术攻关,研究国产替代,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等工作。
从规划引领到生态构建,从应用推广到人才支撑,十三年来,无锡的脚步没有停歇。
2016年,无锡物联网产业逐渐从碎片化布局、孤立化应用为主的起步阶段迈入了重点聚焦、集成创新、规模发展的新阶段。
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是:2016年起,无锡自2010年就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此后每年大会上,国内外知名企业云集,行业菁英齐聚,物博会在物联网发展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太湖印记"。
中国强大的需求市场,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天的无锡物联网产业,拿出的是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成功举办6届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累计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7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加;
物联网产业相关园区达16个;
累计集聚物联网企业超4000家,上市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
入选2021中国软件企业百强榜单企业数居全省第二,今年计划新认定物联网平台型企业10家、累计达20家;
"十三五"以来物联网发明专利年均申请量超2000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34项,率先探索应用的车联网C-V2X技术成为国际主流;
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4项、行业标准89项;
开展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市域覆盖面积超400平方公里、全国第一;
承担国家级重大示范工程23个,"走出去"承建物联网项目遍及78个国家和地区的830多座城市……
2021年下半年,经工信部评估认定,无锡市已圆满完成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2012-2020年发展目标任务,无锡物联网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
无锡无愧于国家的托付,而无锡接下来的探索仍是征途在前。
我们今天没有讲具体的物联网企业、物联网应用场景的故事,那样的故事实在不缺,而我们仍然缺乏的,是对这个行业更深入的思考和探求。
当年,无锡在懵懂中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试点城市。彼时,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3.84亿,占人口比重28.9%;彼时,BAT创业十年,初露峥嵘;彼时,最火的概念是"移动互联网",最常挂嘴边的是"互联网思维"。
但是,物联网是什么?这个网有什么产品?它有什么盈利模式?有没有"物联网思维"?
当年,它如同婴儿一般呱呱坠地,所有抚育它的人都经历过伴随它成长的苦涩和烦恼,潮起潮落,大浪淘沙。而当初的那些问题,有些仍然需要更加符合时代命题的答案。
无锡说,下一步,自己物联网的发展将聚焦在智能感知、车联网以及工业生产制造研发应用上。
再次出发,重点突破。
走过十三年光辉历程,无锡站在新的起点上眺望未来,这张梦想之网,这条梦想之路正伸向更加灿烂、更加值得期待的远方。
2023要来了,我们都很期待一周时间,从有症状到转阴,到冬阴工,职场上班已2天。班车上和食堂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觉得空气里弥漫着病毒和不安全感,但自由确实很诱人。疫情带给人们负面的东西太多太多,很多人失去
中年以后冷淡一点自私一点绝情一点萧战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去回收。年轻的时候,我们经常出去,关心每个人的感受。最后我们委屈了自己,什么都没说,反而收获了冷漠和怨恨。中年以后,我渐渐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取悦自己。只
奥密克戎终将过去,还是豁然开朗吧!近段每天看朋友圈,真的满满是羊羊羊的声音。我先是同情心油然而生,慢慢地,慢慢地,越来越多了,说实话真是有点烦的感觉。不是我不怜香惜玉,而是,而是,而是我们真的没有到那个世界末日的时
灵魂该是自己会呼吸的谁能算出自己灵魂的轨迹呢?早晨拜读了一篇文章,是感慨窦唯的,说曾经让王菲甘愿伺候的窦唯如今无比潦倒胡子拉碴不努力的人生,天才也会一事无成。我给他回复说窦仙好着呢,只不过不再做大众化
要想正齐身,必先正其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于自然,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长久生在中国,也应该遵循中国的法律,方能行稳致远。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身正不怕影子斜。从小到大,
我在春风里遇见了你!四月四号,阳光明媚的一天。春风正好,暖而不烈,凉却不寒,悄悄地拂过我的窗棂。那只小麻雀站在我窗外的栏杆上,当春风抚摸它的脸的时候,它眨了眨它绿豆一般大的小眼睛,亮亮的,格外有神。可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广大青年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勤勤恳恳做事,勇于担当重任,才能努力答好时代问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走上新
夜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还是发了一个很早就想发的朋友圈尽管圈里都是朋友,我还是把想说的话说出了口,也许并没有任何意义。被人欺负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只是想想很失望,我全心全意付出的事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我们把利益分配的权力交给
如果一辈子只买一次学习桌,就选乐歌智能学习桌每个人都曾幻想过家是什么样子,理想中的家,清晨会有和煦的阳光照进客厅,光影勾勒出家里的一桌一椅理想中的家,傍晚会从厨房传来吵吵闹闹的声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日常。理想的家也会有这
积极构建人工智能学科群川外宣布开启第三次创业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受访单位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秦思思)我们要继续创业再出征。12月22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该校党委书记邹渝在会上作题为
邵东今朝更好看,奋力谱写文旅发展新篇章!2021年以来,邵东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有序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促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在邵东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完成了贺绿汀故居陈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