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江苏徐州一村民在采石场发现一座千年古墓。专家们用各种现代化设备,挖掘了整整10年,却发现墓室已经洗劫一空。只剩一枚印章。 据悉在2月的一天,徐州龟山脚下采石场炸石建房,轰轰数声后,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露出一条通道。 于是,工人们朝内看去,又黑又深。这可能是个墓,有人喊道,几个人吓得顿时扔了工具,马上上报文物部门。 接到举报后,考古队火速赶到。 于是,考古队长王恺,带着大家来到洞口 经勘察这里的确是个古墓,且应该是个非同寻常的汉代墓葬,为何如此揣测? 因为此墓恰恰是建在一座几乎被挖空的山中,以山为陵,挖岭为穴是汉代墓葬的常用手法,例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就是如此,但是很快考古队员们就遇到了一个十分罕见的难题。 第一、难以进入的墓道 与以往的墓葬不同,这处陵墓一开始就展露了它的与众不同,经过勘察,墓道洞口在龟山的西侧,长56米,高度1.78米,宽1.06米。 而墓道口呈喇叭形状外大内小,且由每块约重6-7吨重的26块巨石分上下两层堵住墓口,但是让人倍觉惊讶之处在于,这封门石与山体极为贴合,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后经专家鉴定,这些巨石并非出于龟山,而是采自他处。 利用现代科技打开门道进入陵墓后,人们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这的确是大手笔啊,一座堂堂的龟山,几乎被掏空了。 但是这堪称奢华陵墓里,竟然几乎没有陪葬品,于是这墓主身份就变得扑朔迷离,究竟是哪位历史人物会如此兴师动众? 第三、古墓施工精确程度让后人为之叹服 之所以龟山汉墓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而它有很多未解之处。 还有很多让人为之惊叹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古墓施工的精确程度,它有两条甬道,甬道长56米,甬道是沿着中缝开凿,最大的误差仅仅只有5毫米,甬道的墙壁上磨得像镜子一样光,这可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这种工程如何做得如此精确的。 再说这个影子,他是在楚王椁室的北面,下方就是楚王的棺椁,这个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壁画,而这个影子就在壁画上还做作揖状,从影子的形态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汉朝的成年男子,身穿汉服,头戴汉帽 第三、墓室内还有点状石包呈不规则排列,有人认为这象征着照明的灯盏,有人觉得这寓意楚襄王刘注上应天星,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四、关于楚王迎宾和考古队的故事应该是人们杜撰的,因为它实际上是墓室对外开放后才逐渐形成的。不过确实是十分清楚和形象的显示着真人大小的影子,做拱手迎宾状。 然而,有人认为这是墓室渗水造成的,也有人说是这块石质跟周边不同,那为什么会这么巧不多不少形成这一影画,而且恰恰出现在刘注的棺室内呢? 第五、 神秘人的神秘形象 当考古学家进入墓穴时,一道闪光,一个人出现在墙上。那人影直接向棺材鞠躬。 但在考古员震惊平息后,他们仔细观察,发现棺材室的北墙上有一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即壁画。画中的男子身穿汉服,头戴峨眉帽,系着宽大腰带,鞠躬欢迎客人。 直到1991年,在此墓南侧,竟然又发现一座规模更加庞大的古墓,而且两座古墓之间还有密道相连,经过考证,第二处发现的墓葬为战国时期第六代楚襄王刘注葬址,而第一处为其正室夫人。 于是传说中的合葬墓出现了,古人甚是迷信,他们坚信死是另一种重生,于是夫妻二人的墓葬之间留下了通道,以便魂魄相通,可是这一不小心,又一个奇迹出现了 原来是发现了一枚印章 经鉴定,这枚章印确实是刘注的,但它不是刘注的官印,而是私印。 章印采用纯银制作,整体长2.1厘米,高1.7厘米,重39克,与其他汉朝王印几乎一致,是典型的西汉武帝时期的铸印特征 而汉武帝时期也正是我国首次制定统一完善的玺印制度,这一时期的汉印不仅传承了先秦时期的古印文化,而又与当下的风格结合一起,形成了新的风格。 更是首次开启了古印端庄大气的总体风格,这一时期的古印美学也成为古时一颗璀璨的星辰。 而在这个时期,官印与私印还是有些许不同,官印大多采用铜制,以白文印为主。 而私印则要广泛得多,如金、印、玉、铜、骨等都可以作为章印的材质。 除此之外,章印上面的字体也与官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面的文字要比官印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得多。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章印代表着主人的身份,而章印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等级的印。 之后,考古学家对这座墓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文物,但毕竟太过稀少 但是历史上对这位楚王的记载甚少,可能也没有太大的丰功伟绩,所以很难发现他的痕迹,倒是他的墓非常的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知道,印章上钮的题材不仅是为了美观,而不同的兽形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根据汉宫仪记载,皇帝用玉玺螭虎钮,诸侯和亲王等用黄金驼钮,丞相、三公和左右将军则用黄金龟钮,余下官员则按等级用银印龟钮或铜印。 刘注是东方大郡的诸侯王,第六代楚王,他的曾祖父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 既然是诸侯王,按照当时制度,他的官印应该是黄金驼钮,为何却是龟钮银印呢? 实际上,这是刘注私人用印,汉代龟有长寿吉祥之意,而且寓意人才杰出,刘注铸造这枚龟印,可能是取长寿之意。 经过盘点后,这次考古收获颇丰,这时,人们又想起了主墓室上了黑影,主墓室发现黑影,实在蹊跷,经验丰富老专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人觉得这就是一座壁画,当盗墓贼进入洞中,火把会不断跳动,黑色的壁画在火光的照耀下就像人鞠躬一样,这么做就是为了吓吓盗墓贼,墓主人不想自己死后还被打扰,结合前面的石板。 可以看出楚襄王刘注很有幽默感,故意为之也说得过去。 但是,专家查看了墙壁后发现,这并非壁画,石头上并没有颜料的痕迹。 于是还有人提出,这黑色的斑块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楚襄王有意弄的。 扬州的汉墓也非常多,但每次都是盗墓者在先,考古者跟后。古墓被盗空了,考古者才去打扫战场。 如今这座汉墓已经修建成一座博物馆,能够直接进到山体墓室参观。 其建筑结构和一些存世的文物很值得一观。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徐州看看,对于了解汉代历史文化非常有帮助。 难怪社会考查专家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龟山归来不看墓。 再看墓室被盗多次,其实也不奇怪。 而汉代社会重视孝道,一直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盛行厚葬。 他们把生者把大量的金银财宝、珍奇宝物带进坟墓,供逝者享用。 这样一来,后世的盗墓者,都把目标瞄准了汉墓,这也才有了考古界常有的一种说法汉墓十室九空。 现在这座石碑名叫:第百上石。 而书写者是汉代的楚王,在石碑上楚王说自己的墓室薄墓,并没有金银玉石,请后世的人不要惦记了。其实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让人看了非常情真意切。 然而,在后世看来,这些话就可以翻译成:我有宝物,过来啊。 现在神秘的龟山汉墓现在是徐州龟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实际上它是为西汉时期是个700平方地下宫殿,活脱脱一个拥有客厅卧房厨房、套间等的豪宅,生活所用的设施非常齐全。 很庆幸古墓的迷宫式设计,所以在帮这个文物遗址挡了灾,让很多重要文物得以保存下来,可以使我们可以透过文物,拥有和古人、古代时空对话的机会。 另外,想想那有意思的哭穷碑、甬道、塞石、影子之谜,还有令人不寒而栗的神秘氛围,不禁想问,如果可以的话,你想不想亲自前往一探究竟呢? 而在以前的汉代以山为陵贵族很多,比如河北保定发现的中山靖王墓,而这座龟山汉墓的规模也不容小觑。 以山为陵建造的陵墓比平地起穴和封土式陵墓要坚固得多,防盗效果也好。毕竟陵墓在山中,且结构复杂,一般的民间小盗或者散兵游盗是不敢轻易进入的。 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墓中的陪葬品实在是太过诱人,身怀绝技的盗墓贼们更是争先恐后,施展绝技,盗 取宝物,享受原本并不属于他们的财宝金银。 如此看来,龟山汉墓的墓志铭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明修建了那么气派的地下陵墓,却说节俭,这话恐怕自己也骗不过 那有没有可能是先把墓在平面上修好,然后在上面垒石头,直接建一座山来压住? 简言之,先修墓后建山。不然,那么笔直的隧道,凿出来有点难。 还有当时有个盗墓贼在甬道内留下一盏油灯也成为文物了,据考证是南北朝时期的灯。这地方最好数伏天去,里面太阴冷潮湿了,甬道内的排水槽一直是满的。 还有我的同事在20多年前去参观过,最惊叹的是进墓走道,即使当今用激光指示仪也笔直的分毫不差,何况2千多年前,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