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乃是人中豪杰,挟秦末天下大乱之势而崛起,攻峣关入关中,降子婴灭秦邦,败项羽安天下,终于开创了中原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大汉王朝。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是个爱恨分明而又快意恩仇的人,他一向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萧何对他有恩,他就用加官晋爵的方式回报,韩信在刘邦走背字的时候趁机要挟他封自己做"假齐王",刘邦就把韩信从楚王的位子上撸了下来,不仅贬为淮阴侯还把他"软禁"在长安,导致韩信被吕后杀害。 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不仅瞧不起刘邦还曾经背叛过他,刘邦也一直对他恨得牙齿痒痒的!可向来喜欢快意恩仇的刘邦不仅没杀他,反而还让他做了"什方侯"!这是怎么回事? 雍齿非别人也!他和刘邦一样都是沛县丰邑人,也算得上是刘邦的同乡啦!可雍齿却打心底里瞧不起刘邦! 为啥?因为没有发迹之前的刘邦只是个小小的"亭长",不仅官小而且还放浪不羁,经常搞些恶作剧,不是捉弄捉弄这个,就是戏耍戏耍那个,所以刘邦在家乡就有了个"无赖"之名。你想啊,刘邦背着个"无赖"的名号,雍齿能瞧得起他吗?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拉开了"大泽乡起义"的序幕,天下人群起而应之,秦朝的天下说乱就乱了。尤其是楚国故地的人,几千人一伙,几千人一伙的起义队伍数不胜数。趁着这股热乎劲儿,刘邦也拉起了一支规模不算太大的队伍,加入了反抗暴秦的洪流! 刘邦这支小队伍势头很猛,他们以丰邑为根据地四面出击攻城掠地。由于刘邦经常需要亲自带兵,就把镇守丰邑的担子交给了雍齿。 看得出来,当时刘邦是很信任雍齿的! 要不然,刘邦也不会让他替自己"看家"! 可雍齿是怎样做的呢?雍齿却背叛了刘邦!天下大乱之后,各路枭雄都在抢地盘。 这一天,魏人周市带兵打到了丰邑。周市声称:丰邑本来就是魏国的地盘,要求雍齿乖乖投降,更不然就血洗丰邑鸡犬不留!雍齿稍微犹豫了一下,就下了投降的决心。 刘邦听到老巢失守的消息后,连忙带领人马返回丰邑!不是有那么句话吗: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再说了,这个时候周市已经带兵走了,雍齿应该回归刘邦阵营才对嘛!可人家雍齿偏不!在雍齿顽强不屈的抵抗下,刘邦硬是没能夺回丰邑,把个刘邦气得差点没了吐血! 不过,从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6年那几年实在是太乱了。管他什么阿猫阿狗,只要能拉起一票人马,就能当他个"草头王"!大浪淘沙,后来啊雍齿又回到了刘邦阵营。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向快意恩仇的刘邦非但没有报复雍齿,反而收留了他。打这起,雍齿就留在刘邦手下工作了,还立过不少功劳呢! 可是,雍齿毕竟得罪过刘邦,刘邦心里也一直藏着这个"梗"!因此,公元前202年消灭项羽统一天下之后,该当封赏功臣的时候,刘邦抢先封赏的都是萧何等平时就讨自己喜欢的人!其他功臣呢?要不就是还没有来得及封赏,要不就是让刘邦讨厌的人! 至于雍齿吗?嘿嘿,刘邦不但不想封赏他,还想收拾他哩! 封赏功臣的事儿就这么紧三天、慢三天的慢条斯理的进行着。可刘邦没有料到,一场危机正在潜滋暗长…… 有一天,刘邦和张良正在商量着什么事儿,他二人在洛阳南宫的天桥上边走边聊。就在这么个时候,刘邦猛然发现皇宫外的沙地上,仨一群,俩一伙的聚着好些个武将,正在叽叽喳喳的商量着什么…… 刘邦纳闷啊?连忙询问张良这是怎么回事?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呢?他们这正在阴谋造反哪!"刘邦大吃一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他们怎么又要造反啊?"张良说:"陛下封赏的都是平时喜欢的人,收拾的都是平时讨厌的人,他们既担心功臣太多皇上封不过来,又害怕以前得罪过您,您会报复他们,因此才想造反。"刘邦听后皱了眉头:"那怎么办哪?"张良说:"陛下平时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脱口而出:"那还用说?当然是雍齿这个家伙!我一直想收拾他,只是他的功劳也不小,才强忍着没有杀他!" 张良说:"那就应该先封赏雍齿!"刘邦说:"为什么?"张良说:"大家都知道雍齿背叛过您,您也最恨雍齿,如果连他都得到封赏了,大家自然也就不会疑神疑鬼啦!"刘邦恍然大悟:"好!就这么办!"于是,刘邦就在皇宫大摆筵宴招待功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邦就当众封雍齿做了"什方侯"。这个决定真可谓石破天惊,因为大伙儿谁也没有料到,雍齿更是喜出望外!他们说:"连雍齿都得到了封赏,还能少得了我们的份嘛!"于是一个个疑心尽去,无不笑逐颜开,一场危机就此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