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费财研社 素 有 "牙茅" 之称的 通策医疗 ,近两年来日子不太平。 在历经 1个多月的立案调查 后 , 证 监会对通策医疗实控人、董事长吕建明信披违法违规的处罚 终于 落定。 处罚 详情 显示, 吕建明因涉及关联交易未披露事项,将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 新消费财研社了解到,作为 民营口腔医疗服务龙头, 通策医疗 的 股价 经历了"大起大落"。 其 股价从不 到 百元 上 涨 至421元 仅用了一 年多 的 时间 , 也 因此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 只不过,通策医疗的"高光时刻"并没有维持太久,在利 润 增长不及预期 、被监管部门处罚 以及 集采传闻等 不利 因素的 影响 下 ,公司股价一路 狂泄 ,在今年9月跌至 低点 110元 /股 ,距历史最高价跌去七成 。如今股价回升至1 50 元左右一股,市值仅剩4 80 亿。 风波不断之下,通策医疗 隐 有走下"神坛" 之势 。 "信披"风波 : 吕建明1.4亿巨款腾挪之谜 12月23日,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吕建明今日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罚原因涉及关联交易未披露事项。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吕建明系通策医疗实际控制人,而吕建明控制的其他主体为通策医疗的关联人,通策医疗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构成关联交易 , 浙江证监局将依法对吕建明处以100万元罚款。 此事可以追溯至 2021年9月,通策医疗 拟 以全资子公司通策妇幼全部股权,参与通策壹号基金的投资,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为 吕建明。 经评估,通策妇幼作价1.43亿元,获得通策壹号基金28.6536%出资比例。 2021年10月19日,通策医疗按约定向壹号基金支付了1.43亿投资款,通策医疗方面强调,公司向壹号基金的出资符合相关协议约定,且公司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流程。 但是在 同日,壹号基金将两笔款项分别打给了早已被壹号资金收购的股权出让方上海存济医院有限公司和西安存济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 实际控制人正是吕建明 ,且经营状况惨淡。 而 这 笔 钱, 在 经过多次转账后,最终被用于偿还 这两家公司的 银行借款。直到12月30日,通策壹号基金才向上市公司支付了通策妇幼的股权收购款。 也就是说,这 1.43亿元被 吕建明 腾挪了一番, 去给自己实控的另外两个公司救了个"火"。吕建明 非 经营性占用 了这笔公款 ,且未履行相关流程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信披违法违规。 这番操作,埋下了 公司实控人占用资金的隐患, 可能会损害 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 对此, 有 媒体 曝出 吕建明朋友圈 的一则回应: "上市公司出资1.43亿元到壹号基金,壹号基金又以1.43亿元收购上市公司妇幼资产,资金回到上市公司,并实现了妇幼资产剥离的目的。 这次对我个人信息披露问题的处理,不会影响公司 。 " 但是 ,这则 不痛不痒的回应显然不 足以 让人信服 , 吕建明被处罚的"靴子"终究还是落地了 。 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在调查中还发现,通策医疗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以及独立性欠缺等一系列内控问题。 上交所问询函直击企业 内控 问题 早在今年8月22日, 通策医疗 就收到 了上交所的一份问询函,三个问题直击灵魂。 问询函 显示, 通策医疗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财务资助及投资出资情况披露不准确、上市公司独立性欠缺三大问题。 上交所认为, 公司 投资壹号基金的公告中称"货币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资",但公司出资时间早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吕建明和其他方,且其他方至今尚有 5000 万元出资款未到位,其他方出资实际情况与公告披露不符。 对此,8月25日,通策医疗回复上交所问询函表示,"基金管理人并未将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最晚出资日期和全体合伙人应缴的出资日期解释清楚,导致其他合伙人出资时间晚于公司。" 而对于吕建明出资晚于上市公司,通策医疗方面进一步解释称,"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对出资过程中的认定口径、出资时间差的问题认识不足,未能做到完全同步出资。 " 此外, 上交所还指出 通策医疗 独立性欠缺,印章管理、人员、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均未独立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 具体而言, 浙江通策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壹号基金设立后按照基金成立目的收购了上海存济妇幼医院以及西安存济妇幼医院。其并没有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并且基金的管理没有完全按照基金合伙协议约定履行投委会的管理职责,对上述项目的收购中均缺少投资决策程序。 对此通策医疗方面表示,后续公司将严格督促壹号基金完善决策流程,并非故意隐瞒。 壹号基金作为妇幼事业平台。后续还将进一步通过增资扩股募集资金,持续收购妇幼医院相关的项目。 而 针对上交所的问询 , 通策医疗 发布 公告表示会采取实际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其中, 针对"货币形式逐期同比例出资"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问题,通策医疗已通过收取违约金、规范管理等方式进行整改。 吕建明已向壹号基金支付546.24万元作为滞后出资的违约款。 针对于上市公司独立性不够的问题, 通策医疗表示 也 将 积极整改,将自身所使用 OA 办公系统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方分开。 "牙茅" 前路未知 " 蒲公英计划 "能助吕建明重回巅峰吗? 对于通策医疗 和吕建明而言,近两年来无论是股价还是经营 状况 ,都经历了从高峰向低谷的转折。 首先,同策医疗 股价大幅下降 。 市值相较于2021年6月底股价最高点 的 1353亿元 ,跌落至如今不足5 00 亿元, 市值 蒸发超800亿元 。 从 今年前三季度 业绩看 ,通策医疗 表现并不理想。 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14%,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6.92%。 虽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21亿元,略微增长了0.29%。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8.47%,仅为2.2亿元。 通策医疗的主要业务主要集中于口腔医疗领域。近年来,其发展模式主要为区域模式集团化,不断向外扩张。 这 一 战略被通策医疗称为"蒲公英计划"。 由 通策医疗 与杭州口腔医院集团联合发起 , 目标为3-5年在浙江省内建设100家分院。 "蒲公英计划"早在2019年提出,且被公司视为"未来五年重要的发展计划"。但截至目前 来看 , " 蒲公英计划 " 对于公司 业绩并未起到太大的提振作用。 财报显示, 2022年上半年蒲公英分院贡献收入1.71亿元,净利润率5.5%;前三季度贡献收入2.98亿元,新增蒲公英分院净利率8.5%,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 都 有 待提高。 通策医疗 表示, 公司处于扩张期, 由于 大力 落实 蒲公英计划,人力成本有所上升。且 蒲公英计划 目前仍处于培育期,公司为支持其发展主动选择降存,生产力尚未充分释放,所以新增蒲公英分院净利率仅8.5% , 2023年蒲公英医院成熟将带动业绩增长。 除了蒲公英计划效果不利, 种植牙集采 和 疫情 因素也为 通策医疗 未来 发展 埋下隐患。 对于投资者 关心的集采 是否会对通策医疗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等疑问 , 通策医疗也做出回应称 , 集采确实导致了咨询种植牙的人变多 、 行动的人 却变少 的情况发生,但观望情绪有望在后续放量 。 针对此次实控人被 罚 事件,通策医疗回应 表示该事件 与上市公司无关,并不会实际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 , 上市公司的财产原则上也并未受到损失。但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实控人受 处罚 一定会对 上市公司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还可能会导致 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短期内再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