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财经新势力#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追讨325亿,恒大和盛京银行刚"分手",就闹上了法庭 恒大又被告了,这次原告竟然是恒大曾经控股的盛京银行,起诉理由是盛京银行借给恒大子公司的325亿元资金到期无法偿还,究竟恒大和盛京银行是什么关系呢?借出去的325亿元还能不能要得回来呢?关注保德全,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一场诉讼案背后的真相。 盛京银行,在北方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总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前身是沈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更名为盛京银行,从性质来说,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同时,盛京银行也是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就在香港联交所完成了上市。 在盛京银行上市后不久,恒大就大手笔收购了5名股东的股份,合计10.02亿股,正式成为了盛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到了2019年,恒大又增持了股份,合计持有的银行股份达到了32亿股,占比超过35%,真正成了盛京银行的控股股东。 当时的许老板还是中国第一首富,恒大控股一家商业银行,也在情理之中,背后真正的原因,估计大家都能猜到了。盛京银行作为一家商业银行,自然可以向储户吸收存款,而以地产为主业的恒大集团,想要买地开发楼盘,最缺的又是资金,这样一来,盛京银行通过恒大子公司向其输血,也就顺理成章了。 恒大爆雷之后,盛京银行借给子公司的资金,自然就成了烂摊子,到现在为止,盛京银行的亏空仍然高达325个亿。 325亿是个什么概念呢? 盛京银行在港股的总市值,差不多是528亿,借给恒大集团的资金,超过了银行本身总市值的一半。 根据盛京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4亿元,乐观预计盛京银行今年能赚20个亿的话,325亿元,等于至少要干16年。 可即便这么多钱,在恒大集团的对外负债当中,也只能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在恒大债务危机曝光之后,他持有的盛京银行股份成了最容易处置变现的资产之一。2021年8月,恒大出售盛京银行合计约1.67亿股股份,迅速实现了回款,两个月之后,恒大又向盛京金控转让了17.53亿股股份,作价99.93亿元。今年9月,恒大继续卖出了12.82亿股股份,回血73.07亿元,自此之后,恒大集团彻底从盛京银行的股东名单中消失了,而持股最多的盛京金控就成了盛京银行的控股股东,背后站的是沈阳国资委。 彻底退出盛京银行之后,两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比较清楚了,这一次盛京将恒大子公司告上法庭,说明两方之间很可能已经没了谈判的空间,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 盛京告恒大,大概率是能胜诉的,可问题是,胜诉了之后,恒大有能力偿还负债吗? 在公告当中,还透露了恒大子公司一块不错的资产,那就是其持有的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40.96%的股权,恒大是它的第二大股东。这家公司投资了不少不错的资产,涵盖商贸物流、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就算用他的注册资本来折算他的股权价值,恒大集团持有的股份对应的价值也超过了20亿元,2020年11月,根据媒体披露,恒大曾计划出售全部广汇集团的股权,作价148亿元,但这件事过了两年了,也没有实质进展。 当然,广汇集团并不是上市公司,他的股份处置可不像盛京银行的股份一样那么简单,至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接盘人,就要看市场给不给面子了。 从表面上来看,大股东易主之后,盛京银行算是彻底甩开了恒大集团的包袱,但巨额资金难追回、资产质量下降、净利润下滑等难题,也都一个个都摆在了面前。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是,追不回来的恒大的借款,最后该由谁来买单呢? 买单的不会是储户,因为这是盛京银行正常经营的生命线,但问题要彻底解决,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一方面,盛京银行要尽快回归正常业务发展,放弃原来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和恒大的历史问题该解决的解决,该追讨的追讨,该处置资产的尽快处置,虽然股权上已经没有了关联,但因为巨额债务仍然存在,恒大和盛京银行仍然是一条藤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