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1月份盘锦各地财政收入榜盘山反超大洼双台子依旧垫底
#头条创作挑战赛#
转眼2022年即将过去了。回望近一年来,各地经济在疫情多发复发、增值税留抵退政策落地、国际地缘政治变局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下,承压前行,大多表现预期转弱,进而制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支面临困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1-11月份盘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下降4.5%,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6.5%。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7.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6%,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9.1%;非税收入完成26.7亿元,同比下降34.1%。财政收入增速相比1-10月份仍在动荡下滑,表明全市经济全面快速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同时,不难看出非税收入跌幅过大也是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理想的主导因素。下面,一起来看看各地的具体表现情况吧。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首先回顾一下1-10月份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数据:
辽滨经开区(31.63亿元 自然口径增长 -21.5%下同)、兴隆台区(15.44亿元 -1.6%)、大洼区(7.27亿元 -18.4%)、盘山县(7.10亿元 -55.6%)、双台子区(3.03亿元 -38.9%)。
其次,再看看1-11月份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成绩单":
辽滨经开区(32.5亿元 自然口径增长-29.8%下同)、兴隆台区(16.64亿元 -1.7%)、盘山县(7.92亿元 -52.4%)、大洼区(7.90亿元 -17.0%)、双台子区(3.31亿元 -37.0%)。
从收入总量来看,1-11月份经济实力强劲的辽滨经开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继续领跑各区县;兴隆台区依旧紧随其后,但财政收入仅有16.64亿元,占前者的一半稍多一点点,实力悬殊还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盘山县与大洼区的财政竞争十分焦灼,暗地里比拼已到了近身缠斗的地步。1-11月份分别完成7.92亿元和7.90亿元,盘山县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超过大洼区0.02亿元,排名升至第三,尽管微乎其微,但彰显了两地你追我赶的激烈角逐。
双台子区财政收入完成3.31亿元,较小的财力规模无法与前面地区抗衡,仍旧排名最后一位。
从自然口径增速来看,五地同为延续负增长,但可喜的是有三地跌幅较上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回暖向好的信号逐步释放。具体到各个区县看,盘山县跌幅依旧最大,达52.4%;双台子区次之,为37.0%;辽滨经开区为29.8%;大洼区为17.0%;兴隆台区表现最为出色,仅下跌1.7%,也是唯一一个增速高于全市(-16.5%)平均水平的区县,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大盘稳定。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